土豆滷豬腳 wrote:
不知道各位的年紀如何?

最近和爸媽聊到他們小時候玩神摸?

爸爸說他家住山上,家裡窮,都用竹子切片來充當衛生紙,時不時到河裡抓魚,

但他小時候的娛樂聽了令我頭皮發毛,

據說是當時蜻蜓很多,他們都抓住活生生的蜻蜓,

然後把他們屁股拔掉,插上樹枝,這時蜻蜓們就失去方向亂亂飛

而媽媽的比較正常一點,他說小時候兄弟姐妹多,都要分配每個人要做的工作

為了解決紛爭,他們玩一種叫神麼老虎鬚的遊戲(全名忘了),據媽媽說他都被分配到撿牛糞的工作


不好意思 看了不舒服

糾正一下選字

"什麼"

土豆滷豬腳 wrote:
不知道各位的年紀如何...(恕刪)


發揮考古的精神,如附圖,去台大圖書館找到日本人考察你問的"拔虎鬚"的資料 (版大要如何犒賞阿?):




《拔虎鬚》、《放紙虎》取材自「伊能嘉矩手稿 」

伊能嘉矩(1867-1925)為臺灣研究的先驅學者。1895年日本領台之初,伊能嘉矩即受命來臺,從事臺灣的人類學調查研究。他首次提出全面性的臺灣原住民分類,並且到臺灣各地進行實地調查、收集材料,留下為數眾多的田野筆記與研究資料。此外,伊能嘉矩亦投入心力於臺灣漢人歷史、民俗研究、調查,整理臺灣的歷史、舊慣,並且參與總督府的臺灣史編纂工作。終其一生,伊能嘉矩在臺灣的歷史民俗研究與原住民研究兩方面,都留下輝煌的業績。

館藏地:總圖5樓伊能文庫

《伊能嘉矩手稿資料庫》http://dtrap.lib.ntu.edu.tw/
好酷喔~看那張紙還是看不懂!

jmgreat wrote:
發揮考古的精神,如附...(恕刪)
挖~好厲害 連這種東西都有
果然高手在民間~~

jmgreat wrote:
發揮考古的精神,如附...(恕刪)

jmgreat wrote:
發揮考古的精神,如附...(恕刪)



.....大大太威了
本來就是一場戲,咱們繼續看下去。
懷念還沒有手機平板的時候
人與人的接觸而不是與螢幕的接觸=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