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0 wrote:
不過工程師朋友們只要願意努力至少有高報酬的機會不是嗎?


我稍微可以體會為什麼前頭會有人回覆
「園區是開放的,想來的都可以來」那段話的意思....
如您所言,哪邊機會大,大家就往哪邊去,
而高報酬的行業,或至少高報酬的機會,
都是很長一段時間努力來的,
在這段路上,
因為很辛苦,所以抱怨一番,卻是無可厚非,
您上來講知福惜福,
聽在耳裡卻是很酸(很辛酸)的感覺

說真的,做一行怨一行是司空見慣,
我朋友們都羨慕賣雞排的,
免繳稅,工作自由,賺得還不見得少,
當然他辛苦的一面我們看不到....
工程師....同理可證.....

至於促產條例啥子的,
我想受益最大的是企業的擁有人,
基層員工分得有限....
再說國家整體消費力、內需提升上來,
對於各個產業都是正面的。

話說回來,
同樣是工程師,
我們公司國外據點的那些荷蘭人,
一年放假一個月,九點上班五點消失,
每天動動嘴巴拉拉schedule指揮台灣的團隊,
領了我們數倍的薪水,
看在眼裡還真覺得我們平常那麼辛苦,錢卻給別人賺去.....
anyway, 人都是往上比,
比工程師更賺錢的行業還有得是,
工程師沒賺錢的比比皆是,
彼此彼此啦....
分紅費用化以後很多園區的高科技公司瞬間都變成傳產啦!!
上班的心態當然也要跟著轉變啦!!
沒賺那麼多,早點下班回家跟小狗玩卡贏...
關掉電腦,跟老闆說bye bye....
高級黑手;黑手很高級!!
講句公道話...一堆狀況外的人完全不知到竹科人的悲哀...
竹科上千家公司...賺錢的用手指頭數都數的出來...
七八成的工程師是拿著很低的薪水在賣命的...更多的是做到腎臟病一堆的產線女工...
黃金歲月早在十幾年前就過去了...怎麼還有人還在提竹科新貴這種可笑的名詞?
當然傳統產業的勞工朋友們也是很辛苦的...只能說台灣的產業環境越來越淒涼...
以往有機會拿高報酬的金融服務業也好不到那邊去...收入一年不如一年...

ddcatt wrote:


我稍微可以體會為...(恕刪)


這樣說好了"園區是開放的,誰要來就可以來"這句話是不存在的

會有園區公司用一個台大土木研究所畢業,就算他能力再好?

而這個門檻的形成,是我對於+1網友所言讓我覺得酸溜溜的言論

工程師朋友們很辛苦,因為我有工程師多年好朋友,所以我很瞭解

重點在"抱怨",請看板上另一討論串,大家多半認為現今大學起薪有23000真的就要偷笑時

對照樓主發言(大學起薪基本三萬三)

難道不能說是知福惜福

我認識的多少非園區工程師朋友們,加班時數1.200小時卻沒有任何加班費

我也不見他們抱怨

每個人都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工作,像"我們工作很辛苦,外人不能瞭解云云"

聽在非園區工程師朋友耳裡,又會是如何?
alex0 wrote:
會有園區公司用一個台大土木研究所畢業,就算他能力再好?
重點在"抱怨",請看板上另一討論串,大家多半認為現今大學起薪有23000真的就要偷笑時
我認識的多少非園區工程師朋友們,加班時數1.200小時卻沒有任何加班費
我也不見他們抱怨


說到土木所,
我之前實驗室兩位進來的學弟都是土木系畢業,
他們也是花了一番功夫考上電子所,然後畢業進入園區,
賺多少錢我不清楚,
但至少進園區不是絕無途徑....
我還有更多氣象系、機械系、商管、電腦、環境工程等等
不是電子電機材料科系的同學學長學弟,
目前都在園區.....
園區也需要人資、行政、廠務、土木機械(建廠蓋廠)、管理等等的人,
講難聽一點,如果真的認為電機系出路這麼好,
那為何當初要念土木?
為何看相關園區工程師抱怨卻感到不公平?
這是在下十分納悶的....

大學起薪23000偷笑是整個國家的悲哀,
和工程師又何相關?我們要背負什麼責任?
整個園區都是碩博士,領個三到五萬起薪,
比起國家公務員,我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值得抱怨的地方....
就像我之前講的,
做一行怨一行罷了....
何況明明沒賺那麼多,
媒體卻老是製造「科技新貴」造成的刻板印象,
那黃金時代早已過去,
多少人學校將畢業加入園區,
賣命賣肝做了三五年掛個資深工程師,
才知道園區神話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這時候想重新轉行也許太遲,
外人卻說「你在園區很賺錢喔」,
此時若不抱怨,恐怕也只能苦笑以對....

最後,
園區加班是沒有加班費的.....
為了沒加班費而抱怨?
別傻了.......


discoby wrote:
七八成的工程師是拿著很低的薪水在賣命的...更多的是做到腎臟病一堆的產線女工...
黃金歲月早在十幾年前就過去了...怎麼還有人還在提竹科新貴這種可笑的名詞?
)

我不覺得很悲哀啊!因為你只看到表象,菜鳥都會變老,也會升等,升職.....
整天想著薪水,當然會覺得薪水少.
黃金歲月過去?我覺得也還好啊.十幾年前我就在這一行了.這十幾年來我的本薪增加了三倍,年薪多了六倍,如果再加上多出來的錢去投資的,那就更多了........至於新貴不新貴,真的是不重要,我最好希望別人不知道我有多少錢
paulpwu001 wrote:
我最好希望別人不知道我有多少錢


看這位前輩的口氣,
倒是很希望別人知道您有多少錢的感覺....
ddcatt wrote:
看這位前輩的口氣,
倒是很希望別人知道您有多少錢的感覺....

您誤會了,我只是希望年輕人瞭解,報酬大體是反應你的專業,-而非這個行業的黃金時期問題
是呀,還是老話一句
別有錢沒命花啦
歡迎大家來坐坐 http://blog.pixnet.net/willie7958
怎麼覺得大家回應問題都有點離題
我覺得版主跟同學相處的問題應該不是因為你在竹科的問題吧?
當初我沒工作賺錢,我同學是電子新貴,
我也是跟他們一樣好
我覺得有些事可能要想一下自己是不是有那些地方做不好
這應該是人際關係的問題
至於工作辛不辛苦,我想自己”歡喜做,甘願受”
跟竹科或是矽谷或是其他,我想這關連不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