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n4434 wrote:
請教佛教的修行如何讓人免於生、老、病、死之苦? 如何讓人脫離六道輪迴之苦? 因為即使進入天道, 仍要在六道之中來來去去, 痛苦永無止盡? 真有人能達到「無餘涅槃」的境界嗎? 請開示, 如何渡過這生死之河??
道家說逍遙,佛家講自在,大夥兒都在找離苦得樂的法門。
找到了沒有?不知道!因為這問題問錯了!
你的苦,未必是別人的苦;你的樂,不一定是別人的樂。
苦與樂並沒有絕對的標準!
因此,沒有絕對的苦;也沒有絕對的樂。
要離苦,先要檢視自己身上的苦;
要得樂,先要檢視自己追求的樂!
唐玄奘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你的苦樂只有自己知道,別人做不了主、幫不上忙。
所以,離苦了沒有?得樂了沒有?要問自己,無關他人。
因此,六祖才說答案在你那邊,離開你自己,啥都沒意義了!
佛在經中說了一些樂土,讓俗人有個目標,
但是那只是「黃葉止啼」、只是「權巧方便」。
結果愚癡之士視之為絕對的樂土,紛紛貪求往生。
這種貪,可犯了大貪戒啊!
未登樂土,先犯大戒!其情可憫,其愚不可及!
那個地方是極樂嗎?當然未必!
至少我就不願到那兒去!
試想,黃金鋪地你喜歡嗎?
樹上小鳥不斷念經,那多可怕啊?
那兒頂多只是阿彌陀佛開的成佛補習班,
由阿彌陀佛親自授課,成佛快一點罷了!
其他還有無量萬億諸佛世界,讓你往生,
何必自限一地?自困一處?
所以,我不往如來行處行,
生不愛天堂,死不怕地獄!
這才是自在,這才是解脫,這才是逍遙!
有煩惱嗎?
迷人以煩惱生煩惱;悟者視煩惱為菩提!
同樣是煩惱,在迷悟之間,卻何其不同?
轉煩惱為清涼菩提的過程,就是修行。
以「戒」來縮小欲望,不要「貪」;
以「定」來熄滅怒火,不要「嗔」;
以「慧」來遠離蠢愚,不要「癡」。
檢驗真理最好的方法就是實踐,
所以,在生活上時時提醒自己,處處檢視自己。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這就是最好的修行!
遠勝那些滿口佛言、渾身佛氣的傢伙!
就是所謂的吃苦了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