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的問 這專題內文講的正確嗎?廢核導致肺癌人數上升


roward wrote:
只要再回推30年,民國75年,肺癌死亡人數是2908人。民國85年,5429人。民國95年,7479人。民國105年,9372人。這個趨勢夠清楚,平均每年增加約200人。再三年,肺癌死亡破萬一點都不誇張。


有時候很討厭這種為了強化自己的訴求
就特意用一些數據來誤導大家的作法

先不論空汙與肺癌的關聯性有多大
我就以歷年的死亡資料來看,
歷年死於惡性腫瘤者
民國75年 16,559人
民國85年 27,961人
民國95年 37,998人
民國105年 47,760人
也就是說死於肺癌的人數增長情形並未高於其他癌症多少
許多癌症死因甚至成長更為迅速,
如攝護腺癌,民國75年是75人,105年是1,207人,為16倍

至於為何死於癌症的人數節節升高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國人的平均年齡越來越高
也就是說年紀越大,罹癌機率越大,死於癌症的機率也越大
就以肺癌來說, 民國75年死於肺癌的平均年齡是64歲
到了民國96年, 提高到70.5歲
因此對於大多數的癌症,最大的敵人是年齡而非其他

會發這個文並非反對減少空汙以降低肺癌的罹患率的作法
而只是不喜歡一些人士帶方向的作法
肺癌

醫學研究表示多數人都有吸菸習慣

當然環境原因也是其中之一(工作環境等)

但是把這個來打推行核能

真的顯示手法太摟
手段太不高明顯得粗糙,感覺只是找不到大的標的物來發揮
跳出來亂的

如果真心想要減少肺癌死亡人數
應該推行禁菸還比較實在

問題是,他的出發點是這樣嗎
會不會死人根本不是他在關心的
真的很棒棒

過客4112 wrote:
有時候很討厭這種為...(恕刪)


1. 其實就您提供的罹癌數據並無法看出和國人平均壽命增長的關係..
2. 另外這份數據也完全無法表示, 各類癌症死因中, 其原位癌為肺癌/肺腺癌的比例為何~
3. 最後, 細懸浮微粒空氣污染對於肺部健康的確切影響也無法被證明,
因為小分子是透過肺部進入血液, 血液是流遍全身的 ,
也就是說”因為 pm2.5 而導致肺癌”是很奇怪的結論, 因為這些分子並不會停留在肺部啊

但小弟和您一樣, 也不認同片面解讀數據的論證方式 ^^

ch929 wrote:
1. 其實就您提供的罹癌數據並無法看出和國人平均壽命增長的關係..


我是在下面這邊提出我的推論
"就以肺癌來說, 民國75年死於肺癌的平均年齡是64歲,到了民國96年, 提高到70.5歲"

而民國75年的國人男性的平均餘年是70.97
也就是說在民國75年很多人活不到70.5歲就因為其他原因走了

其實從另外一個表格(歷年惡性腫瘤死亡、死亡率 - 按5歲年齡組分)可以更清楚呈現
民國75年,超過70歲死於癌症的人數為4,768人,而到了民國98年已經成長到19,726人

下面這張圖可以更明顯看出不同年齡的成長趨勢




ch929 wrote:
小弟不巧剛好住台中, 住過兩年西屯, 受不了搬家了.. 現在住南區, 每天通勤台北上班...(恕刪)

怎不乾脆在台北租房子生活?
過客4112 wrote:
我是在下面這邊提出...(恕刪)


抱歉, 您的推論應該是可以接受的~

依據”衛福部統計處"網頁上提供的統計資料表:表14 歷年惡性腫瘤死亡人數、死亡率- 按5歲年齡組分, 以歷年的"每十萬人口死亡數"簡單製作了一份圖表 (資料表似乎只更新到民國98年)~



從統計結果可以發現, 民國 85 年前後的數據有明顯落差, 可能是資料收集方式、來源有所變化,
除此之外, 各年齡層的死亡率是沒有顯著變化的~ 甚至有下降...


橘子顏色 wrote:
怎不乾脆在台北租房...(恕刪)


因為台北生活開支較高, 一家老小也都在台中生活
台中環境的變化也是這 5 年左右才有明顯的差異..

ch929 wrote:
台中環境的變化也是這 5 年左右才有明顯的差異..

真的...記得以前都聽說台中好天氣,適合居住,
沒想到現在變這樣

ch929 wrote:
除此之外, 各年齡層的死亡率是沒有顯著變化的~ 甚至有下降...


恩,死亡率是有下降
可是高齡人口數增加太多
因此高齡的死亡人數還是持續攀高
等林口火力電廠與桃園大潭火力電廠全力發電,再加上原有汽機車,大台北地區嚴重空污與高肺癌數據,指日可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