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道路修整水準]京都左京區

日本的路面,有些看起來也是有挖挖補補的痕跡,可是平整度還是很好。
之前去日本的時候感觸良多,想到自己家附近的馬路到處都是坑坑洞洞,挖了填完過一陣子又挖,真是搞不懂耶?
我後面路一年要鋪十次左右~~
國外的黑幫 喜歡搞毒品 軍火
台灣的黑幫 喜歡搞公共工程圍標
挖馬路的情況,在選舉前特別嚴重,我舉例:這次立委選舉前萬芳醫院站前就在挖了..屢試不爽..壞習慣什麼時候改掉?
台灣如果把道路施工得太好,發包工程透明,那些鋪路工人和黑道不就都失業的嗎?失業率再攀升,應該政府也不樂見,所以就讓他爛下去吧,這樣也可創造就業率喔!
台灣的道路品質以經不是技術層面了..

而是政治層面了..
每年繳了不少的稅金

鋪出來的路 只能用"慘不忍睹"這四個字形容

鋪好了又挖 挖了又鋪 填填補補 這樣的品質能好到那裡去

等到出事了 各家又開始推責任 搞到最後國賠

花的又是我們的錢

「點仔膠」公會理事長是縱橫黑白兩道、藍綠政客爭相去拉攏的冬瓜標,
能對柏油路面品質有多大的期待?
回收料少摻一點就偷笑了。
當然,道路品質比不上日本不可能只和瀝青品質有關,
我認為以下幾點也是道路品質不佳的原因:
一、地下管線的規劃管制不良(人孔手孔實在太多、未能有效管制挖掘以致經常修修補補)。
二、公家機關迫於預算執行的壓力,睜一眼閉一眼讓廠商輕鬆過關。
三、負責監工的公務員怕得罪黑(營造廠大都有黑道背景)、白(民代及長官)兩道,而且驗收合格一切沒事,驗收不合格不但影響機關的預算執行率、得罪廠商, 而且增加一堆後續的行政作業要處理,有誰會笨到給自己找麻煩?
四、臺灣廠商及施工人員的專業意識不足,對品質及自我的要求不高,加上監工不敢嚴格要求。
五、官商勾結(前兩年臺北市的案件就是一例)。

順帶一提

柏油到目前為止

漲了一倍

以後的工程品質.....自己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