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的
看看做官忙跟不忙的哪個比較行?
telecatw wrote:
1. 氣候,長期欠...(恕刪)
其實會用明亡原因之一有江南財團來代替東林黨這個名詞,是最近幾年的事. 人人都知道明朝黨爭複雜. 但是複雜的黨爭掩飾不了財團攪亂政局的真正用意, 其實不難懂的, 用錢錢的角度看就容易懂了. 以個人過去幾年在廣東一帶商業活動的感受來說.會用江南財團這四個字來說明亡. 其用意代表的是北京的利益. 畢竟歷史是勝利的人寫出來的. 這個說法是要強調明亡是亡於資本主義的基本主張,
就拿2015~2016全世界最大地產商股權之爭那個大事件來說, 就是最典型北京跟江南集團利益與意識型態之爭. 其背後代表的意義是歷史等級的, 其蝴蝶效應影響到修憲層級, 沒有那個事件, 後面的修憲歷史事件可能有變數.
我曾跟叉能叉海某人私下聊天聊到明亡歷史. 代表資本主義的南方財團果然是展現跟東林黨一模一樣的態度. 同時間與代表北京利益意識型態的人聊, 看法就會站在崇禎,戚繼光,張居正,魏忠賢這一邊. 其實我當時也學到了張居正會死後被鞭屍, 絕對與斷了江南財團與北方民族合謀的財路有關..關鍵字就是長城. 所以看到戚繼光會賄賂張居正這種粺官野史就不難知道是誰放的謠言了.
所以總結為什麼明史及明亡解釋會眾說紛紜的原因就不難理解了. 原因就是看站在誰立場,誰的利益問題而已. 用經濟來看歷史永遠會讓事情變的更簡單. 至於我個人立場, 我只是一個外人. 我也引用江南財團這四個字. 只是因為新. 所以拿出來用. 看看現在的大陸跟台灣. 資本主義衍生存亡的問題. 歷史長河永遠是一面鏡子. 看的不止是過去, 也能看未來.
上一篇文章後,有人有共鳴,想必也是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