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9821 wrote:
對,就是這部,不長,不過沒白話,看得頭昏腦脹。
沒幾秒就投降了。
還是大師推薦的淨土與禪,阿含解脫道次第,雜阿含精選集,比較適合我,
觀念也差不多,人天福報是一切的基礎,
這是我看阿含經的體會。
先求生上三道,再求成佛。
《入法界體性經》的白話嗎?🤔
有一次,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當時僧團是 500 多人。
有一天,時文殊師利童子,在晚上 6 點左右,到訪佛在的地方。
到的時候,站在門外,因為當時,佛正在入三昧定。
佛從三昧起身,看見文殊師利童子站在門外,說
進來進來,別站在門外了吧。
文殊師利童子,聽佛這麼一說,回答,好的。
進屋作禮之後,站在房內一個邊上。
佛請文殊師利童子就座,文殊師利童子答︰「唯然受教」
然後,文殊師利童子就問了 - -
佛啊,剛剛您是進入了哪個三昧呢?
佛說,是名字叫做「寶積」的三昧。
為什麼叫做「寶積」呢?
佛用舉例回答︰
就像是一個摩尼寶珠,擦得波(兒)亮,置放在一個清淨的地方。
而這摩尼寶珠所在之處,會引來,各種珍寶,都聚集在這。
文殊師利啊,我剛剛進入的「寶積」三昧
可以看見,東南西北、上下十方,無邊無際的世界。
所有覺悟的人,都能進入此種三昧,向大眾說法。
文殊師利。我住此三昧。不見一法然非法界。
沒有什麼不是「法界」。
文殊師利,又此三昧。名〔實際印〕。
若有純直男子女人。行此印者辯才不斷。
文殊師利說了,啊,我知道什麼叫做「辯才」。
佛:那,你來說說看,什麼是「辯才」。
( 未完待續 )
後面很有趣的唷 ( 笑 )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