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母暗沙、江西省會… 來聊聊還記得多少吧!

以民國34年抗戰勝利至38年國共內戰失利這段期間, 大陸的行政區大至區分為35省, 14直轄市, 2個地方及1個特別行政區, 35省如下:
1. 南部地方(華南): 台灣省(台)-台北, 福建省(閩)-福州, 廣東省(粵)-廣州, 廣西省(桂)-桂林, 貴州省(黔)-貴陽, 雲南省(滇)-昆明, 海南特別行政區(瓊)-海口
2. 中部地方(華中): 江蘇省(蘇)-鎮江, 浙江省(浙)-杭州, 安徽省(皖)-合肥, 江西省(贛)-南昌, 湖南省(湘)-長沙, 湖北省(鄂)-武昌, 四川省(川)-成都
3. 北部地方(華北): 山東省(魯)-濟南, 河北省(冀)-清苑, 河南省(豫)-開封, 山西省(晉)-太原, 陜西省(陜)-西安, 甘肅省(隴)-蘭州
4. 東北地方: 遼寧省(遼)-瀋陽, 安東省(安)-通化, 遼北省(洮)-遼源, 吉林省(吉)-吉林, 松江省(松)-牡丹江, 合江省(合)-佳木斯, 黑龍江省(黑)-北安, 嫩江省(嫩)-齊齊哈爾, 興安省(興)-海拉爾
5. 塞北地方: 熱河省(熱)-承德, 綏遠省(綏)-歸綏, 察哈爾省(察)-張垣, 寧夏省(寧)-銀川, 蒙古地方(蒙)-庫倫
6. 西部地方: 新疆省(新)-迪化, 青海省(青)-西寧, 西康省(康)-康定, 西藏地方(藏)-拉薩

14直轄市:
台北市, 高雄市, 廣州市, 南京市, 上海市, 漢口市, 重慶市, 青島市, 天津市, 北平市, 西安市, 瀋陽市, 大連市, 哈爾濱市







台北市 1967 年升等, 高雄市 1978 年升等,
所以樓上的資訊是錯的.

另外 1945 - 1949, 雖然中國東北分成九省,
但是實際上並沒有實施, 因為當時內戰.

內蒙古四省也是如此.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套用相聲段子裡的一句
"你們學的地理都變歷史了"

那當初學的歷史現在變什麼了?
vick yang wrote:
要記台灣各縣市用3字訣很好記,

基北北
桃竹苗
中彰投
雲嘉南
高高屏
宜花東

很多地方或公司台灣分區都用上述的方式分小區域的....(恕刪)



澎湖、金門、連江總是屬於被遺忘的一群...
金門、連江也就算了,但澎湖可是屬於台灣的一個縣。
silence1975 wrote:
幫你更正一下:唐堯虞...最難背的是十國....(恕刪)


背那個其實有技巧的, 以前我們歷史老師教過,
只是現在忘記了...

不過我還記得五胡十六國的背法

二趙三秦四燕五涼夏成漢

雙數分前後南北順序排列,如果是奇數則多一個西

例如:
二趙就是前後
三秦就是前後,因為奇數,所以加上西
四燕就是前後南北
五涼就是前後南北,因為奇數,所以有西
然後夏、成漢

所以五胡十六國就是
前趙、後趙
前秦、後秦、西秦
前燕、後燕、南燕、北燕
前涼、後涼、南涼、北涼、西涼
夏、成漢
我覺得歷史地理很有趣啊, 我國中高中都很喜歡念歷史地理的說
為何這麼多人對這兩個這麼重要的人文學科這麼反感呢
歷史是時間的旅行, 地理是空間的延伸,
我以前還會把中國史跟西洋史攤開來一起念
看中國的哪個朝代哪件事的發生時間相當於外國發生什麼事
這樣又更有趣了....

至於有很多大大們說什麼, 念那麼多沒用的東西, 台灣東西南北都搞不清楚, 火車都不會搭....
我真搞不懂這樣的邏輯哪裡來的....
我歷史地理唸得不錯, 但台灣的各縣市我也不會搞不清楚啊
會搞不清楚的或不會搭火車的, 這叫做"沒有常識"吧
跟他會不會唸歷史地理一點關係都沒有....
"沒有常識"的人也有可能是念理工科的或是各樣學科的人, 或是根本不唸書的人....
我覺得不需要一味的否定教科書上的內容, 裡面也是有很好的知識的....

我到認為史地都該了解,但不應該偏重某個國家,該不會認為那個國家還是自己的領土吧!
全方面了解才是世界觀。
個人為五年級生,幼時的反共抗俄課程佔了人生學習的大部分時間
,如果當時能把這些時間應用於衛生教育,品德教育、甚至體能鍛鍊
我想台灣社會不會有今天的病態!
tamaki872 wrote:
我覺得歷史地理很有趣...(恕刪)


歷史地理是真得很有趣
只是以前的課本資訊有點落伍
中學生學到6年錯誤地裡
Hugo0211 wrote:
以民國34年抗戰勝利...(恕刪)


現在很多省的省會都改了
以前那麼用功背地理
現在好像都沒什麼用
silence1975 wrote:
幫你更正一下:
唐堯虞舜夏商周...(恕刪)


感謝更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