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你印象最深刻的國文課文是什麼?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至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腦中馬上浮現雅量的綠豆糕
大部分印象都很模糊了
不過只要有人點一下 就有點印象了

國歌歌詞 能算是國文課文嗎
國一上學期 有學這個沒錯吧
這個應該是最最有印象的
以上諸公發言 字字珠璣
堪比 諸葛丞相 出師表最末一句

其實有關國文課 個人的經驗是
大概我只要上課有用心聽的 就滿有印象的

但說實在的 在課文的部分上 雖然文字優美 意涵深刻
對個人內心的共鳴卻不大 反不如一些惡搞詩詞來的有趣

大江東去 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
⋯⋯⋯⋯
亂石穿空 驚濤拍岸 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 一時多少豪傑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嗯~ 好詩~

又例如 長恨歌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
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鐵杵磨成繡花針。

他朝若能同淋雪 此生也曾共白頭 白頭若是雪可替 世間哪有負心漢
f02104 wrote: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唧唧復唧唧 , 木蘭當馬騎 . 不聞雞柱聲 , 惟聞女喘息.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
風中之塵 wrote:

golihi
這是國語課文,不是國文課文
2022-03-21 22:56

+1
ace0156bbb wrote:
請問你印象最深刻的國(恕刪)
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慆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釋之為廷尉。上行出中渭橋,有一人從橋下走出,乘輿馬驚。
於是使騎捕,屬之廷尉。釋之治問。
曰:「縣人來,聞蹕,匿橋下。久之,以為行已過,即出,見乘輿車騎即走。」
廷尉奏當,一人犯蹕,當罰金。
文帝怒曰:「此人親驚吾馬;吾馬賴柔和,令他馬,固不敗傷我乎?而廷尉乃當之罰金。」
釋之曰:「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於民也。且方其時,上使立誅之則已。
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傾而天下用法皆為輕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唯陛下察之。」
良久,上曰:「廷尉當是也。」
--------------------------------
古文太多好文章可省身
例如"張釋之執法"這篇文章, 點出法治的核心精神, 那就是:
"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於民也"
以及:
"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傾而天下用法皆為輕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漢文帝不愧是一代明君, 容得下官員的犯顏直諫. 文帝察覺到自己在情緒失控下所犯的錯誤後, 尊重並採取官員的專業意見.
當政者與司法從業人員, 宜以此文隨時警惕, 切勿以權勢或政治立場玩弄法律, 使得法律尊嚴蕩然無存, 而淪落至"法不信於民"
我的印象也是木蘭詩
《舊唐書·魏徵傳》:“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隨便取一段文,很容易從以前人學到智慧的結晶

錯就錯在現今考試,針對國中小學生,非常強調文法修辭字義字形...對於文章內容意義智慧...佔分很少,直到這兩年才漸做改變

也難怪某些人覺得國文很枯燥死背無意義

外國人好像沒在學文法的,除非你高中以上選文組或大學語文學系...
merry go round
再來的綠色黨,又加深了台灣史的範圍,同學的讀書壓力增大對社會這科目興趣驟減,分數不及格的人日趨增多或低空飛過,往往整間學校社會科平均分數低於其他科目非常多,非常難看
merry go round
不管選太藍的還是太綠的,求學中的年輕人只會學習興趣降低,壓力更大,父母要噴更多錢給外面的補習班家教和出版社....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