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把大學文憑當作薪資保證書的人,請問你們真有實力還需要文憑作保嗎?
每個人想念大學的理由不一,有人就是喜歡那個文憑,台灣沒有,他也會去國外弄個野雞大學
為什麼台灣就不能有野雞大學?這不也是一種經濟活動?
你又怎麼知道念野雞大學的人心裡沒有覺悟呢?
看看那些老一點的立委民代,很多都是甚麼蝦尾夷還是鳩金山碗糕大學的
去跟他用英語哈拉兩句,馬上就破功
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有那種大學畢業就多少起薪的怪念頭
為什麼許多人還是攻擊廣設大學的政策?說穿了就是既得利益心態
我考上了,玩四年還是個「大學士」,只有30趴的情況下,是我挑工作而不是工作挑我
一旦廣設大學,這下大家真槍實彈上場硬幹了,幾斤幾兩馬上現出原形啦!
回到主題,依我個人的看法,第一份工作要講究的,不是薪資,而是能夠得到發展的關鍵
也就是說,這份工作,也許能讓你進入一個高度發展的企業體系,這樣你有足夠的空間與機會升遷
或者是能讓你學到進入另一個職場所需要的經驗和技術
甚至是紮根你的人脈等等,只要是能對未來有幫助的都行
如果22K薪水太低,25K?30K?差很多嗎?
舉個例子,35K起薪請你顧雜貨店,簽5年,每年調薪,你幹不幹?
符合工作輕鬆錢又多的精神,但只要有點底子的就了解它的代價是交出五年慘澹的工作經歷
出社會的人就知道這五年的珍貴
想想看,如果你的眼界老在這幾千塊裡面打轉,那顯然你的大學生涯並沒能為你開拓眼界
也就是說,你的文憑就算是台清交的,也是白搭。想想看,什麼才是找工作最要緊的條件吧!
chkconfig wrote:
這個能成立的唯一條件...(恕刪)
沒錯,所以22K的工作幹不幹,其實不是重點
而是你需要一個舞台開展你的才能,不管這第一個舞台有多小,多寒酸
我一個父執輩的女兒,台大法律系畢,賓州大學經濟學博士
回台灣來連一個教職也找不到,後來她把博士收起來
直接用大學文憑去應徵,找到一個銀行的工作
過不了幾年,她已經擔任主管職了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說「先求有,再求好」的道理
你有看過「窮爸爸富爸爸」嗎?我就是一個雇主
手下也有像是顧雜貨店類型的職缺啊!
基本上這種缺我的起薪會比一般平均薪資高一點,因為要減少流動性
當然不到35k,但也比22k好上一些,加上不在北部,幾乎相當於台北32k以上的水準了
那又怎樣?這像是無頭釘的職缺,沒有升遷沒有出路,正常有能力的新鮮人
都不該選這條路,因為那等於承認你的能力到此為止了
為什麼我會說簽五年,意思就是把「度小月」「騎驢找馬」排除在外
告訴你,在我這裡做的,幾乎都超過7年了
只要高一點點的薪水,就可以把一個人醃在裡面出不來
剛出社會領28-35k很爽?5年10年後你就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