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一流 wrote:我覺得花這麼多錢和時間 最後成功了但是地球也沒有了.... 錢根本不是重點,錢只是因為人類的科技太落後,創造出來分配資源與奴役人類勞動的工具罷了.可以去看看時代精神附錄這部影片,有很精闢的解析.說實在的要是一旦可以取得無限的能源,錢這種東西就可以消失了.靠著無限的能源跟高度的科技,人人都可以滿足自己所有的需求,還需要錢幹什麼?到那時大家可以多花點時間在提升自己的知識跟精神的滿足上,不需要為了賺那幾個錢而浪費生命.那還真像是Star trek裡面的世界啊!
誰說核融合不會造成生態污染...光是用低廉的能源這一點就會造成全人類毫無節制地使用能源,導致開燈開不用錢,交通工具隨便你開,有可能會出現日不落城市(黑夜跟白天一樣的城市),甚至很多因為耗電過大不實用的懶人工具再次被大家提出來使用...等,只要是使用會發熱的能源...就會造成生態污染...這也是一種對生態的蝴蝶效應,全球暖化要靠大家去解決問題...
節錄時代精神附錄第四段的台詞如下,發人深省~"他們不知道該選誰,他們覺得民主不可能存在金錢機制下的社會,如果你有錢來宣傳自己,你希望得到的政府官位,這根本不是民主都是基於特定的好處,所以是有錢的優秀人才的獨裁主義。“在這個國家中我們可以有自由主義,少數人手中集聚財富,但是兩者可以兼具嗎?”——高級法庭公正路易•布蘭德斯。非常有趣的觀察到很多少為人知的性格在總統候選人身上呈現,在你知道之前你需要從一小群理念類似非常有錢的人中選出人選,顯然是個笑話,侯選的人們,因為他們早已由幕後操縱的財閥內定了。但清楚這政治幻想內幕的人總認為,只要讓可靠有道德的政治家當權就萬事大吉,這種想法看似符合我們固有的世界觀,但可惜那只是又一個謬論,在重大事件上,那些政府機構和政客們與構築我們世界與社會功能的事物並無實際聯繫。政治家不能解決問題,他們沒有技術力量,他們不會解決問題,即使他們真誠不欺,也不會解決問題。工程師建造了海水淡化廠,工程師提供電力,設計汽車,給房屋供暖,為炎夏送爽,科技解決問題,而非政治,因為政治並非為解決問題存在的。現今極少數人會停下思考,究竟是什麼改善了生活?是金錢嗎?顯然不是,金錢不能果腹,不能給汽車提供動力。是政治嗎?政治家能做的就是立法,設立財政,對外宣戰。是宗教嗎?當然不是,除去給信徒無形的情感安慰,宗教不能創造任何事物。真正一力承擔為人們改善生活大任的是科技,什麼是科技?科技是一隻鉛筆,讓我們將構思描繪在紙上予以探討,科技是一輛汽車,帶我們更快到達目的地,科技是一副眼鏡,讓我們的視野更加清晰。應用科技是人類特性的延伸,能夠減少人力,把人從瑣碎的工作中解放出來。試想象,居家生活沒有電話,沒有烤箱,沒有電腦,沒有飛機,沒有應有的一切物品,會如何?就連門鈴,桌子和洗碗機都是科技的產物,是人類工程師科技創意的產物,無需金錢,無需政治,無需宗教,那些都是錯誤的。寫信給參議員這種事是空想,那些人說想解決問題就寫信給議員,在華盛頓的應該是身處科技最前沿的人,那些直面人類教育直面犯罪的人,所有塑造人類行為的因素,無需給議員寫信。什麼樣的人會被任命做那樣的工作?未來會有重大的困境。政治家們提出的問題是,一個專案要花多少錢?但問題不在於專案的花費,而是,我們有資源嗎?今天我們足以讓每個人安居樂戶,能在全世界建設醫院,建設學校,給實驗室配備最好的設備,用於教學和醫學研究,我們擁有一切但卻身處在貨幣體系中,貨幣體系中存在利益。何種基本機制令利益體系遠離利已主義?競爭優勢的核心究竟是什麼?是高效性和耐久性嗎?不!競爭優勢中並不包含這些,我們的社會利益沒有一項是建立在耐久性或高效率上的,如果有的話,那麼每年就不會有數百萬美元投入汽車製造工業,電子器材的平均壽命也不會短於3個月遠遠不到報廢期。資源富足嗎?絕對不是!建立在供求關係上的富足是消極的。假設鑽石公司在鑽礦中找到了10陪于普通數量的鑽石就意味著供應增長,每顆鑽石的成本和利潤就下降。事實上高效性,耐久性和富餘是利益的敵人,一言概之——物以稀為貴。稀缺是建立在維護產品價值的基礎上的,減緩石油產量提高價格,維持鑽石稀少令價格居高不下,金伯利鑽礦的人焚燒鑽石,鑽石的成分是碳,令價格居高不下。那麼稀缺對社會意味著什麼,是通過自然生產或操縱形成對工業有利的環境嗎?那意味著耐久性和富餘永遠不可能出現在利益體系中,因為那有違體系的本質。因此戰爭和貧窮是不可能消滅的,不斷推進技術使生產效能最大化也是不可能的,更戲劇化的是,期待人類的行為真正道德體面也是不可能的。人的本性還是人類行為?人們使用本能一詞是因為他們無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他們不採取行動,用自己不足的知識衡量價值,他們會說,本性難移。貪婪是人之本性,即使他們蠅營狗苟多年也沒什麼比穿衣服更加自然了。我們要做的是消除問題的根源,消除貪婪,偏執和成見的成因,消除相互利用,精英主義,消除監獄和福利的需求。我們之所以擁有這些問題是因為我們生活在物質稀缺和以物易物中,貨幣體系製造稀缺。如果根除產生所謂的社會攻擊性行為的環境,那是不存在的。有人說:“聽著,他們在形成中”那不對!沒有什麼人類本性,只有人類行為,人類行為隨著歷史進程改變,人並非生來就盲從,貪婪,腐敗和仇恨的,那是在社會中形成的。戰爭,貧窮,腐敗,饑荒,窮困,人類的苦難在貨幣體系中是不會改變的,換而言之具重大意義的改變是非常少的,那將使我們的文化和價值觀改頭換面,那也將聯繫到地球的承載能力,世界的發展將不因人類見解或政客觀念來決定,也不會由宗教觀念來引導人類事務,那既是“維納斯計畫”的內容(佛羅里達州維納斯研究中心進行的離陸居所研究)。我們談論的這個社會中消除了一切的陳規,監禁,牢獄,國家暴力機關和法律,所有的法律都將消失,下述職業也將不復存在——股票經紀人,銀行家,廣告人,永遠消失!因為他們不起作用。當我們明白社會是由科技驅動的,那就與上述事物再無聯繫,科技能解放人性提高生活品質,人們將明白我們聚焦的重點是,智慧管理地球上的資源,因為人類持續繁榮所需的材料源於自然資源。弄清這點我們就會明白,金錢的根本存在就是資源的阻礙,導致所有東西有了金融成本,為何要用錢換取資源?因為有真真假假的稀缺存在。我們不需要為空氣和水付款,因為他們四處氾濫,買賣它們沒有意義,按邏輯說,如果資源和技術能夠構造社會中的一切,譬如房屋,城市和交通,都有富餘,那麼交易就不存在了。同樣的如果機械自動化先進到一定程度能夠解放人力勞動,個人工作就沒有意義了,那將由社會方面來承擔,擁有金錢也沒有意義。我們在地球上擁有足夠的資源和技術力量去創造一個富足的社會,現金所有無需標價即可流通,人們也不需屈從在雇傭關係中,確實如此。我們擁有將這些最小化的資源和技術,也擁有提高生活水準的能力,未來的人們回首今日文明,會為這個社會的原始落後而瞠目結舌。維納斯計畫打算創造一個完全不同的體系,那將更新到現代知識。我們不會讓科學家解決以下問題:如何設計一下沒有單調枯燥勞作的社會,如何設計一個沒有交通意外的社會,那將使人們擁有高水準的生活,那將消除食物中毒,賦予我們更多清潔高效的能源,我們可以做到。資源基礎經濟——資源基礎體系和貨幣體系的區別是——資源基礎經濟是以人為本的,給人以幸福康樂的,但貨幣體系是歪曲的,如果其中有對人的關懷的話那也是次要的,能賺取多少利益,如果社會存在問題,你又不能通過解決問題賺錢的話,問題就會被擱置。資源基礎經濟是前所未有的,集合現今所有的科技我們可以創造富足,可以為每個人改善生活,適當的使用科技可以為全世界帶來富足,同時保護環境。這是個截然不同的體系,很難闡述明白,因為公眾缺乏科技領域的知識。能源——現今我們無需燃燒化石燃料,無需使用任何會毒害環境的東西,能利用的資源有很多。譬如氫氣,生物能源和核能是遠遠不夠的危險的,它們的存在僅僅是為了維護工業生產的利潤結構。避開能源企業的宣傳和自私的解決方案不談,我們可以找到一系列乾淨充足的可再生能源。太陽能和風能已為公眾熟知,但它們真正的潛力尚未公佈,太陽能來源充足,中午1小時陽光蘊含的能量比全世界一年消耗的還多,如果我們能獲取這些能量的百分之一,全世界都不需使用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問題不在於是否可行,而在於利用能源的技術,現今還有更多先進的能源,如果不需與現存的能源結構爭搶市場份額的話他們早已完善。風能——風能一直被譴責為微弱的能源,認為具有地區局限性不切實際,這都是假像,我們的能源部門在2007年承認,只要在3個州內充分利用風能就足以為全國供應電力。還有未知的潮汐能源,潮汐能源來自海岸的潮汐漲落,利用渦輪轉化能量。在英國有42個地方可以安裝潮汐發電機,預計單靠潮汐發電就能滿足英國34%的電力需求。海浪能源——是由海洋的表面活動產生的,預計全球蘊藏著8萬千瓦/小時的動力,那意味著全球50%的電力都可以由海浪產生。現在很有必要指出,潮汐能,海浪能,太陽能和風能不需要初始能源來產生動力,不像煤,石油,天然氣,生物能,氫氣或其他能源,單單集合這四種能源有效利用就能給全世界供源。也就是說恰好有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可以取代傳統的能源——地熱能。利用地熱能所謂的“熱礦”其過程只需要水就可以產生大量的清潔能源,2006年麻省理工學院發表了一篇關於地熱的報告,有1萬3千ZJ的地熱能蘊藏在地底,其中有2000ZJ的熱能利用先進的科技即可獲取,全球所有國家每年大約消耗0.5ZJ能源,這意味著單靠地熱能就可以給地球供源4000年,地球的熱能會不斷更新,地熱能源源不絕是一種永久性的能源。這些能源僅僅是可再生清潔能源中的一小部分,隨著時間推移我們會明白,最具重要意義的是能完全實現能源富足,排除浪費,傳統養護或者價格需求。至於交通會怎樣呢?我們社會最盛行的交通方式是汽車和飛機,它們都需要化石燃料驅動,對於汽車來說利用電池技術,每塊電池一次充電能使電動汽車以100公里/小時的速度行駛200公里,電池壽命很長。然而石油工業控制了電池的專利權,減弱了電池的效能以確保市場份額,政治壓力連同能源工業,限制了這項技術的可行性和應用性,除了腐敗和利潤,沒有絕對的理由妨礙汽車完全脫離汽油動力,使用絕對清潔的電能。至於飛機我們是時候瞭解到這種旅行方式是無效率的麻煩而緩慢同時製造大量污染的——這是磁懸浮列車,利用磁力推動懸浮在磁場中,它只需用飛機2%的能源,這種列車沒有輪子,所以不會磨損,現在日本應用的這種技術最大速度是每小時361公里,然而這種技術已經過時,一個叫ET3的機構與維納斯計畫取得了聯繫,它們建造出雙基底磁懸浮列車,速度達到每小時4000公里,列車在光滑密閉的管道中行駛可水陸兩用,設想利用午休時間就可以從洛衫嘰到紐約市或者兩小時內從華盛頓到北京兜個圈。這就是未來陸陸旅行和洲際旅行的樣子——快速,無污染,只消耗現有運輸燃料的極少部分。實際上擁有了磁懸浮技術以及蓄電池和地熱能利用沒有理由再使用化工燃料,我們現在就可以實現,前提是克服固有的利益框架。"
這東西成功的話......代表的是再也用不玩的能源......而且是完全無汙染的能源石油不再用來"燃燒"汽車通通拿去填海 改用電引擎....變成過去式....馬達變成王道熱水器也不用瓦斯了....因為用電更便宜的多家家不用瓦斯爐改用電爐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問題完全被大家忘記 XD反正電用不完 為啥要用內燃機~?如果成功的話這個世界應該會變成另一種樣子 :P感覺起來是變得更好啦不過還沒發生的事很難說說不定會變成只有一個超級集權的世界政府因為只有他能夠產生超便宜又乾淨的能源 and 大家都需要那樣的日子也不一定比現在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