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0226 wrote:
對了日本己決定福島核電廠檢測完.重啟全國核電廠.可以還會有新電廠的建案...(恕刪)
太好了,日本核工業有救,不會來台灣搶生意了,
但是請問何謂"福島核電廠檢測完"? 事關我生存,請告知消息連結在哪?
yinhell wrote:
這是我查道的
http://www.iner.gov.tw/siteiner/wSite/ct?xItem=3632&ctNode=298&mp=INER
內文中的一句
自1980年代開始,電漿岩化技術應用於有害事業廢棄物及放射性廢棄物之處理日益受到重視
沒有特別提到高低階......(恕刪)
lkk77 wrote:
1980年代開始?,我想如果能用,還會有核廢料放蘭嶼問題嗎?這邏輯應該很容易了解
台電,原能會,這些人都是高考進入,居然讓這技術閒蕩32年,我想
電漿岩化技術可能只是一種猜想,經過32年,問題點還沒辦法克服,也就是無法處理,否則就是處理費用
是.....天價(無法用現在的電腦算出來成本費用
所以可歸類,只是構想階段
yinhell wrote:
再一次去找了資料
http://ebooks.lib.ntu.edu.tw/1_file/moeaidb/012840/2004071304.pdf
第17頁 內容
第一階段--民國82-83年,核研所研製第一件非傳輸型直流電漿火炬,可輸出100kW熱能。
第二階段--民國83-86年,完成一座坩堝型的電漿熔融爐及一座實驗室規模容量10kg/hr的電漿焚化熔融
爐,用以從事模擬廢料之電漿焚化熔融處理試驗研究。最大操作溫度分別為1,700℃及1,650℃。
第三階段--民國86-90年,完成1,200kW傳輸型直流電漿火炬及非放射性先導型電漿爐之研製,進行55加侖桶裝模擬廢料處理程序之研究(處理量約250kg/hr)。
第四階段--民國87-93年,完成放射性廢料電漿焚化熔融處理廠之建立與測試,預計民國94年開始處理台灣因同位素應用所產生之低放射性廢料。
第五階段--民國93-94年,發展3MW直流電漿火炬系統/開發廢棄物電漿資源化處理程序/建構產業化應用平台。
第18頁 有處理的量/H
單純以化學的角度來看,人類丟棄的垃圾都可以100%回收.
但是我不會因為有垃圾掩埋場,就說資源回收是假的.這一類的邏輯...
胡適說:大膽假設 小心求證..(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