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這麼小氣嗎?(客倌也請po圖)🤣

qena wrote:
我有跟老婆提案,不然她開我的車送小朋友,

我改坐捷運,她覺得車多危險不想開。

晚上回去問她能不能坐公車送小朋友上課。

我們基隆這邊的人開車算是還蠻和平的
我去台北如果路不熟 很快就被叭叭叭

現在不管了 臉皮厚一點就好
Shirley6790 wrote:
這算是他們父子倆
感情最好的時候了


那我們家兒子,大概一輩子只會和姐姐感情好了吧

姐姐和他小學報到那一天,學校對面的安親班剛開門營業,老婆接他們下課,剛好看到就替他們兩個去報名

結果他們兩個就成了安親班天字一號二號學生

安親班在中年級時有開一個玩樂高積木的課程,老師覺得兒子玩了一年之後,成效還不錯,有這方面的發展性,建議我們繼續去上高級班,但高級班上課地點在天母.....

那時候我們只問兒子,是不是真的有想去上,願意跑那麼遠也沒關係

他是說好,很想去上課...... 然後,他就每個週末自己搭著公車,從家裏坐去天母的教室上課,上了一年

至於鹽酥雞,我們都是和他說,下課回來順便去買了帶回來,大家可以吃。不曉得這樣的日子在他心裏,是很陽光,還是有陰影
Shirley6790 wrote:
看到我的小孩和我姐姐的小孩
都穿和我們一樣國小國中的制服


那有遇到過一樣的老師嗎

國中的時候,有一件印象深刻的故事,我到現在都還沒忘

那時的訓導主任(反正就是對學生最兇的那一個),在我國三的那一年退下來接了體育老師

有一次體育課要跑操場不知多半圈,反正累的要死,而那個前訓導主任正好在操場邊拿水管澆花

他看我們大熱天跑的怨聲載道,就用水管往天上射水,弄一個人造雨區域,一堆同學就衝過去「淋雨」

然後過沒多久,這件事就登上了報紙.....

台北xx國中某前訓導主任發瘋,用水潑灑在操場活動的同學

從那次起,我就深深的體會,什麼叫記者,什麼是報紙,什麼為新聞
Shirley6790 wrote:
以前天秤唸書的時候一...(恕刪)


我以前唸的小學,也是走路就會到,印象中小一就可以自己走路去上學。

放學還會分好幾個路隊,那個年代的小朋友人數真的很多。

bernie_w39 wrote:
那我們家兒子,大概一輩子只會和姐姐感情好了吧

與其看到兄弟鬩牆 那 和姐姐感情好 應該算不錯
今天模擬考兒子又受到重挫
說是放學後要去請教高人 叫姐姐替他拿晚餐回樓上
他們兩個最近洗碗都要猜拳 很好笑
bernie_w39 wrote:
姐姐和他小學報到那一天,學校對面的安親班剛開門營業,老婆接他們下課,剛好看到就替他們兩個去報名

結果他們兩個就成了安親班天字一號二號學生

伯尼大的小孩小時候好可愛
我們看見雙胞胎
都會很喜歡問他們一些笨問題

雖然我兩個小孩差四歲
但是他們英文課是上同一班
以前台北一年級就教英文
我們基隆是三年級

我兒子說台北的同學就算英文考不好
但是聽力和說話都沒問題
我女兒說這就是城鄉差距
Shirley6790 wrote:
以前兒子念一二年級的...(恕刪)


聽說父子的感情要一直很好比較難,

如果是父女的感情很好比較容易。

天秤會比較疼女兒嗎?

qena wrote:
放學還會分好幾個路隊,那個年代的小朋友人數真的很多。

對啊 不像現在放學後...

bernie_w39 wrote:
安親班在中年級時有開一個玩樂高積木的課程,老師覺得兒子玩了一年之後,成效還不錯,有這方面的發展性,建議我們繼續去上高級班,但高級班上課地點在天母.....

那時候我們只問兒子,是不是真的有想去上,願意跑那麼遠也沒關係

他是說好,很想去上課...... 然後,他就每個週末自己搭著公車,從家裏坐地天母的教室上課,上了一年

台北的小孩就是不一樣
伯尼大和老婆教的真好

小孩自己想要的 比我們希望他去參加的
總是更能成就👍
qena wrote:
天秤會比較疼女兒嗎?

我以前在別的樓曾經分享過
就去年吧
兒子女兒和我們一起談論小時候的事情
女兒還哭了呢

可能是我的原因吧
他不怎麼疼兩個小孩
Shirley6790 wrote:
今天早上我超驚險 差...(恕刪)


雪莉要小心啊,凡事安全第一....
弱弱的問一下...








遲到5分鐘會怎麼樣嗎?
又追完一部電視劇-理想之城
一部職場劇,但小說我沒看過,不知道是不是原著小說就寫得好還是編劇改得好
但基本上算是相當不錯,豆瓣評分也相當高

覺得有不少突破之處
1.沒了那種職場劇外皮,整個內容都是情情愛愛的超無聊架構,寫實度相當不錯
2.不是靠主演吸引觀眾,大約10個左右的核心演員其實演技都不錯,女主角反而演的不怎麼樣
3.不是那種完全不合理的大爆發之類,劇情的前進高低不是那樣大,但跟現實比較貼
4.有不錯的細膩度,一些對話質感不錯
5.前面幾集屬於佈局,看得有點無聊,但中後段設計不錯
6.跟實際職場會遇到的狀況與管理解決方法真實度算很突出了,例如:企業在競爭下利潤下降,但對數字管理和獎金式的節約成本的確是企業從粗放走向管理初期實際作為。
職場中升官的到底是聽話而資歷到的還是有能力的能升官(當然劇情需要得是有能力的,但現實當然大多不是這樣)
比較大型企業中母公司與子公司的利益糾葛也算符合現實
沒有誇大要進行IPO的那種太誇大的劇情

有過企業管理背景的人可能比較能體驗到那種工作事實比較貼的感覺
居然中國戲劇能有這樣的質感,應該是有這樣的第一部吧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48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