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無量壽經》中說:「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又說:「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藏經》中也說:「若有臨命終人,家人眷屬乃至一人,為是病人高聲念一佛名,是命終人,除五無間罪,餘業報等悉得消滅。」

無量功德滅無量罪

這是釋迦牟尼佛親口所宣說,佛教史上眾多祖師大德對此也多有闡述,如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就說:「是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種種罪。複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能度眾生。」三論宗祖師吉藏大師也說:「佛有無量功德,念佛無量功德,故得滅無量罪。」因此,我們應該相信,念佛確實可以消除業障。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other/mqk39z2.html
念佛可以消舊業。
沒有相當證悟的人,
自己做的想的對或錯,
自己也不知道,
為人處事也不圓融,
也不知因果,
有沒有智慧趨吉避凶,
還是要小心謹慎。
有念即是妄無念始為真
無念:
(一)為唐代淨眾寺無相、保唐寺無住所舉揚禪宗重要教義之一。即無妄念之意,指意識未存世俗之憶想分別,而符於真如之念。被視為八正道中之正念。
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二載,覺諸相空,心自無念,念起即覺,覺之即無,此即修行之妙法,故雖備修萬行,唯以無念為宗。傳心法要亦謂,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華果,即心便是靈智。此外,俗稱失策、遺恨為無念,此無念則為無正念之意。〔六祖壇經、出曜經卷七、頓悟入道要門論、曆代法寶記無住章〕
(二)為真如之別稱。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二載,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捨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故一切法本即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達畢竟平等,而無變異,不可破壞,唯係一心,故稱真如。由於妄念,遂有世俗世界之形成,故無妄念即為真如,此種真如亦稱無念真如。(參閱「有念」3053)p6410-佛光大藏經
http://etext.fgs.org.tw/search02.aspx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釋迦如來) -wufa-
min9821 wrote:
《觀無量壽經》中說:...(恕刪)

這是後期大乘的經典,不是佛陀親說。
大乘經典是佛陀親說,
文殊菩薩跟阿難集結大乘部。
min9821 wrote:
大乘經典是佛陀親說...(恕刪)


阿難是歷史人物, 文殊菩薩是神話人物!! 大乘是佛意, 是各宗祖師的發揮, 有些更早已偏離原意!!
《長阿含經》卷3[0021a02] 爾時,世尊入拘尸城,向本生處末羅雙樹間,告阿難曰:「汝為如來於雙樹間敷置牀座,使頭北首,面向西方。所以然者?吾法流布,當久住北方。」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01_003

佛入滅前早已預記, 佛陀所弘傳的如來正法,將會北傳;
所以南傳佛法並非是勝妙具足之佛法,北傳佛法方是究竟勝妙具足之佛法也。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21000010KK05670

北傳佛法是佛說。
min9821 wrote:
《長阿含經》卷3[0021a02...(恕刪)


那都是後人穿鑿附會!! 北傳是眾祖師大德的思想發揮, 有些已落入婆羅門教義中而不自知!!
北傳經典為佛說,
入楞伽經》的經文:佛告大慧菩薩:「大慧你應當知道,如來入涅槃之後,在未來世將有能奉持我甚深佛法的人,此人是南印度國中,有大威名大德行的比丘,其名號為『龍樹』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221000010KK05670
跟現在人的言論比起來,
當然是北傳大乘經典比較可信。
胡適考證《壇經》是偽經無疑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38mzxbo.html


又偏偏,現代的那些和尚喜歡有神通的"壇經"(包括六祖的預言)
對敦煌本反而沒興趣
所以,六祖也會神通了
(我是不信啦!)

世尊曾帶阿難去龍宮,天宮 你信嗎?
我是把這種的當封神演義看啦!
跟婆羅門教的眾神打架差不多啦!

連文化鼎盛的唐朝都可能有假經(壇經)
更何況是那個以頌唱為記錄的佛陀時代
要是有人夢到佛陀,一覺醒來他也如是我聞一下。。。。
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7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