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事件-學歷甄試的秘辛

swiftboy wrote:
不會的~本人住加州歐...(恕刪)


這樣一來,大致就很清楚了。

為了因應波蘭學歷暴增(或是未來其他地區),總不能在考試制度還沒改成像USMLE之前都不能限制考執照人數吧?

1. 在制度改成像USMLE之前,目前台灣的醫師執照考試仍然只是一種"資格認定考試"(筆試及格就好),並不是"鑑定考試'(口試+筆試+實際操作),而資格認定的最重要條件之一就是:必須就讀過國內符合"教學評鑑"的醫學系 ,其中當然包含實習;所以國外回來的學生應該參加"學歷認證"考試,才能確定在"學歷程度"上符合國內資格認定的標準。

2. 像台灣這樣"學歷通膨"的社會,在目前醫師證書還算是少數擁有就業保障的證書的情況下,會暴增這些外國學歷並不令人驚訝,但是"先保護本土學院的學生"應該不算過分吧?再說,有許多的教學醫院都還是某某大學的附設醫院呢,所以:先限制實習醫師人數(也就是所謂去年9月份就開始實施的)-->然後畢業後教學醫院還可以管制申請住院醫師的人數。
swiftboy wrote:
台灣所有教學醫院外~內~婦~兒科招不到人是事實~連台大外科都招不滿~要是不開放外國醫學生~那你有好方法能解決嗎?...(恕刪)


很多人沒有站在第一線了解實情。

內外婦兒的"主治醫師"早已趨向飽和,近年來再加上醫院評鑑,造成了等級還不到醫學中心的教學醫院裡的四大科臨床主治醫師都要考慮回校園去念碩博士,以便提升同行競爭力;訓練那麼多住院醫師拿到專科醫師執照卻沒有主治醫師缺額,那要幹什麼?各教學醫院哭窮的只是缺少"住院醫師"的人力,況且四大科當中如果有某個科是某教學醫院的特長,那幾乎還是每年都招滿住院醫師的。至少我待的醫學中心近幾年都是如此。

唉.....事實上,就算波蘭醫學生最後沒選四大科,我們也不必苛責啦.....,因為訓練過程本來就較為艱苦而且不保證有主治醫師缺額,更不用特別指望那少之又少的人還會繼續留在醫學中心教育下一代;反正按照台灣的規定,只要在教學醫院訓練2年就可以開"一般科"的診所了,到時候"做生意"各憑本事,連專科執照都不用。
jjenglin wrote:
這樣一來,大致就很清...(恕刪)


抱歉歐

我不認同

畢竟醫學關忽民眾健康~刻意保護本土醫學生~或是刻意限制外國醫學生~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因為那只會流於白色巨塔內鬥的意氣之爭~

台灣醫師執照考試要加考實作~應該明後年就會開始了~請你放心~

至於目前的醫師執照考試~不應該為了保護本土醫學生刻意放水~應該在還未實施醫師執照考試要加考實作的空窗期情況下~先行適度恢復考試該有的難度~

畢竟去年TMAC的評鑑~台灣有好幾家醫學院成績非常差~這顯示校內評鑑已經失能~需由國家的醫師執照考試作最後把關動作~

至於教學醫院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等招不滿的事實

容我引用本期台灣醫界雜誌後面資料來說明給社會大眾瞭解~

讓社會大眾瞭解~人民花好幾百萬培養出來的台灣醫學生~是多不願意到這些較辛苦的科別來拯救民眾性命~


台灣醫界雜誌 Vol53 july 2010



第110頁

郭綜合醫院 缺住院醫師科別 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
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 缺住院醫師科別 內科~泌尿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

第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頁都是一樣的情況..................................


至於缺了住院醫師~對民眾影響為何?我舉個例子~當民眾住院時~很少能見到主治醫師~因為主治醫師還要看門診~
所以住院時的醫療主力是住院醫師~

少了住院醫師~住院時半夜民眾身體不適時~又找不到主治醫師~呵呵~那就..................................




至於~訓練那麼多住院醫師拿到專科醫師執照卻沒有主治醫師缺額,那要幹什麼?

這政府已經再進行解決方案了~

就是跟日本一樣~PGY訓練2年~不需訓練專科~就可以自行開業當基層社區醫師~落實在地醫療的精神~

台灣跟美國日本都一樣~偏遠地區缺基層醫師缺很大~專科醫師太多~

所以要進行適度調節~



swiftboy wrote:
至於目前的醫師執照考試~不應該為了保護本土醫學生刻意放水~應該在還未實施醫師執照考試要加考實作的空窗期情況下~先行適度恢復考試該有的難度~...(恕刪)


這當然可以和我上面提出的兩點同時進行的呀,我也同意。

swiftboy wrote:
至於~訓練那麼多住院醫師拿到專科醫師執照卻沒有主治醫師缺額,那要幹什麼?
這政府已經再進行解決方案了~...(恕刪)


看看前一則我最後的補充就好了........本來台灣早就規定在教學醫院待兩年就可以開診所啦。
重點是,在主治醫師缺額趨於飽和的情況下,你完全怪這些學生沒熱情好像也不太合理吧?

至於你說的醫學雜誌徵住院醫師...........拜託.......真的想好好訓練專科的畢業生怎麼會首先選擇資源較少的"非醫學中心"教學醫院呢?這些"非醫學中心"教學醫院當然常常在一招,二招,三招......,在這之前,許多醫學中心已經一招就滿了。就算是醫學中心,彼此之間的特長科別仍會不太相同,也會讓學生分出首選。

少了住院醫師的醫院科別怎麼辦?當然就是主治醫師辛苦一點啊,這還用說嗎?誰說訓練不佳的醫院有資格收住院醫師的啊?你不知道這幾年收了幾間教學醫院嗎?
jjenglin wrote:
看看前一則我最後的補充就好了........本來台灣早就規定在教學醫院待兩年就可以開診所啦。

至於你說的醫學雜誌徵住院醫師...........拜託.......真的想好好訓練專科的畢業生怎麼會首先選擇資源較少的"非醫學中心"教學醫院呢?這些"非醫學中心"教學醫院當然常常在一招,二招,三招......,在這之前,許多醫學中心已經一招就滿了。就算是醫學中心,彼此之間的特長科別仍會不太相同,也會讓學生分出首選。



是的~本來台灣早就規定在教學醫院待兩年就可以開診所啦。

但是2年的時間不足以訓練一個專科醫師~(專科醫師最少3年結訓)

但是2年的PGY(外內婦兒輪流訓練)卻可以訓練出一個很好的基層社區醫師~即使到偏遠地區服務~也能解決大部分民眾的醫療需求~





另外雜誌上第115頁的彰化基督教醫院是醫學中心~第117的頁慈濟~第119頁的中國醫藥大學也都是醫學中心~

甚至於台大外科~連2招都招不滿.........................

目前連外科主治醫師都缺很大~跟你說的沒有主治醫師缺好像完全相反歐~



另外~我是站在民眾立場去思考~有得罪您大醫師之處~請見諒歐~

swiftboy wrote:
另外雜誌上第115頁的彰化基督教醫院是醫學中心~第117的頁慈濟~第119頁的中國醫藥大學也都是醫學中心~
甚至於台大外科~連2招都招不滿.....(恕刪)


就算是醫學中心,彼此之間的特長科別仍會不太相同,也會讓學生分出首選。

這些大科的住院醫師真的缺很大,但是主治醫師不會缺很大,往往一釋出主治缺額就會有人應徵,除非是風評太差的醫院。不過重點是,在主治醫師缺額趨於飽和的情況下,我們完全怪這些學生沒熱情好像也不太合理吧?
jjenglin wrote:
就算是醫學中心,彼此...(恕刪)


這是迷思

當基層醫師~獲得民眾的尊敬程度不會比較低~看最近獲獎的醫師~那個不是服務偏遠地區民眾

當醫學中心主治~~獲得民眾的尊敬程度也不會比較高~


回到原點~到底醫師的責任是什麼~其實就可以輕易找到答案~



至於目前台灣醫學生最熱門的皮膚科~老實說~當個皮膚科醫師很難獲得普世價值的尊敬的~
*(皮膚科~是連醫師國考都不考的超小科)
又看了一遍您的前後留言,發現您的前後訴求應該是不一樣的吧?

一個是:
swiftboy wrote:
讓社會大眾瞭解~人民花好幾百萬培養出來的台灣醫學生~是多不願意到這些較辛苦的科別來拯救民眾性命~...(恕刪)


另一個是:
swiftboy wrote:
當基層醫師~獲得民眾的尊敬程度不會比較低~看最近獲獎的醫師~那個不是服務偏遠地區民眾...(恕刪)


第一個訴求剛剛前面解釋過了,是住院醫師不足的問題,但是主治醫師是夠用的。在主治醫師缺額趨於飽和的情況下,我們完全怪這些學生沒熱情並不合理,因為:任誰都會恐懼自己訓練了多年的專科卻有可能找不到合適的主治缺額。

第二個訴求應該是又跳到另外一個問題了,和"願不願意到辛苦的四大科去訓練專科"是沒有關係的;是的~~在未來2年PGY的制度下我們會多了很多仿照歐美制度的"一般科醫師",不過,"是否到基層服務"對那些不是待在公家機關的醫師來說是"個人生涯規劃"的問題吧?你也同樣不能強迫波蘭留學生非要到基層去開診所服務,不是嗎?而且客觀來說,本來不同位置的醫師所扮演的角色就不同,對社會各有助益。
jjenglin wrote:
又看了一遍您的前後留言,發現您的前後訴求應該是不一樣的吧?

一個是:

swiftboy wrote:
讓社會大眾瞭解~人民花好幾百萬培養出來的台灣醫學生~是多不願意到這些較辛苦的科別來拯救民眾性命~...(恕刪)


另一個是:

swiftboy wrote:
當基層醫師~獲得民眾的尊敬程度不會比較低~看最近獲獎的醫師~那個不是服務偏遠地區民眾...(恕刪)


第一個訴求剛剛前面解釋過了,是住院醫師不足的問題,但是主治醫師是夠用的。在主治醫師缺額趨於飽和的情況下,我們完全怪這些學生沒熱情並不合理。

第二個訴求應該是又跳到另外一個問題了,和願不願意到辛苦的四大科去訓練專科是沒有關係的;是的~~在未來2年PGY的制度下我們會多了很多仿照歐美制度的"一般科醫師",不過,"是否到基層服務"對那些不是待在公家機關的醫師來說是個人生涯規劃的問題吧?你也同樣不能強迫波蘭留學生非要到基層去開診所服務,不是嗎?




其實是一樣的

我前面已經說明過~PGY2年訓練目前政府規範應該是外~內~婦~兒~急診科訓練為主~

至於台灣醫學生目前不去的~也剛好是外~內~婦~兒~急診這些科別~

所以不管是PGY2年訓練基層醫師~或是到外~內~婦~兒~急診這些科別訓練專科醫師~

都是反應台灣目前缺乏人力的科別就是外~內~婦~兒~急診這幾科~~~~



至於第一個訴求~不怪領民眾幾百萬稅金讀書的台灣醫學生~難道要怪民眾嗎?

還有~誰說當住院醫師一定要訓練專科升主治醫師? PGY2年訓練也是當住院醫師~可不用升主治醫師阿


站在民眾立場想一想~每個領民眾幾百萬稅金讀書的台灣醫學生都可以有個人生涯規劃的權利~那民眾就醫可近性權益誰關心???

至於外國醫學生~都是自費到外國醫學院讀書~連在台灣實習都得一年自費10多萬元訓練~可完全沒花到台灣納稅人一毛錢~我不認為他們有什麼義務非要到基層去開診所服務~


台灣醫學生~領民眾幾百萬稅金讀書~當然有享受也要負責義務~這樣才符合公平原則~
台中小康 wrote:
依照現行醫師法四之一...(恕刪)


這就是問題,
因為以往以上國家回國參加醫師國考人數很少,
就因其人數少所以不至於影響到台灣醫學生之就業權,
台灣醫學生之前都未吭聲

你說的問題正好點出了大家的疑問。

為什麼這些國家回來的醫學生很少,而偏偏從波蘭回來的就又特別多?

答案是什麼,大家心知肚明吧。

至於吭不吭聲可以解釋為:如果是從那些知名學校醫學院回來的醫學生,

再怎麼吭聲也沒用,因為明顯的程度上就有差別。

那些從波蘭回來的,根本就是想走後門,根本程度上就有問題,

而且又那麼多人護航,本土醫學生當要要抗議啊。

我前面也講過,如果這群回來的是一群從名校出來的留學生,看誰還會吭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