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草莓?" 我覺得新鮮人真的是草莓!

20110411 wrote:
我知道01上,大家的意見都很強,沒想到的是純粹想分享一下個人感受,都得與大大稍做爭論。不好意思,再幫我自己解釋一下,關於"工作沒兩個小時就嫌累、雜務一多就嫌煩......"只是一種形容,不是說真的連續操他們兩小時,或把事情全推給年輕人做。

我也沒聽過身邊的老鳥非議年輕人,倒是看過年輕人在社群上大罵老鳥的,而且這隻老鳥還是不倚老賣老、很幫年輕人的一位......,但比較這些也沒用不是嗎?我只是想說,每個世代都同時存在著爛草莓和甜草莓,無法用年紀來表示甜度,不過時代在轉變,文化一定會不同,世代交替,不同年紀的人都只能互相適應。

爭論?沒啥爭的吧...
你先提"工作沒兩個小時就嫌累、雜務一多就嫌煩......",那我給的回應自然就是針對你描述的這個情況,我沒說你說的有問題,不過人不是機器,勞逸時間切開其實很重要。

我是不知道你碰過那些年輕人啦,不過基本來說,會覺得不夠耐操那是時代的關係,以前靠勞力做事,現在發現世界各國都靠頭腦賺錢,誰會想做辛苦的工作呢?
老鳥被年輕人罵,這個你們要去了解原因呀,罵得有沒有道理,罵的點在哪,不是說年輕人罵老鳥就end了,問題背後的問題,我提過滿多次了,不知道為什麼明明很照顧年輕人還被罵嗎?那就想辦法弄懂他阿。

至於倚老賣老這點我想我有不同意見,很多老鳥是站在自己的觀點上認定自己或他人沒倚老賣老,不過有些話老人家和年輕人聽起來的感覺和意義不同...
就好比這一句:"你再回去想想,想清楚我們再來討論"
老人家聽到,就我所知反應一般都是先檢討自己,默默咬著牙回去重想。
而同樣的話給年輕人聽到,第一反應就是"為什麼不是一起想想?你怎麼知道我之前想的時候思緒不夠清楚?"

這就是所謂代差,我個人所知道,年輕人常覺得從老人那邊學不到東西,多半問題就在這,放著讓他自己想,能想出什麼屁?不要想問題想到一半跑去想晚上要跟誰吃飯或跟誰有約就不錯了。
老人家則是常在講年輕人都不自己思考沒有創發力之類云云,問題在哪?
關於這個我跟朋友有討論過,所謂思慮的習慣性,不同人思考的點不同,所以老人家在叫年輕人回去重新想想之前,要先考慮這個年輕人在你手下做多久了。
如果是才剛做沒多久,肯定不會覺得自己想的有什麼問題;如果做了很久已經有一定的默契和差不多的思考模式之後,在叫年輕人回去想想這樣反而比較容易被接受。

以我個人的經驗啦,同樣一份報告,一開始寫就是被打槍...我完全搞不懂為什麼被打槍,範例也不給,也沒交代具體該怎麼寫,就說我寫的東西太空泛不是上面要的之類云云...當然不會覺得自己寫的哪裡有問題。
但是做久了,或是有參考樣本出來了,看看前面人怎麼寫,他們的思考方式和邏輯在哪,摸索一陣子,報告被打槍的機率就少很多或幾乎為0,因為摸透了老人家要的是什麼了。
給你個參考啦,說真的,年紀差距觀感真的差很多,倚老賣老這個是年輕人判斷的,老人家真的覺得自己沒問題一定要趕緊弄清楚原因在哪,不然公司人員的流動性高低真的就是要看自己運氣了。

peterTG wrote:
壓力問題吧,讀書沒人會要你怎樣,但工作是強制性的,你不想做或做不到就會影響你在其他人眼中的形象。)


這也是你自己的經驗吧?
想當年國小、國中開始被壓著讀書少一分打一下的日子,
老師當時最愛說" 學生和軍人沒有自由!"

夭壽...
你說工作跟讀書哪個可怕?
或者說哪個老闆會每天打你的....?
(六七年級的應該大都有體會過被打到大的教育)



peterTG wrote:

前面我說過了,關於抱怨這點我不覺得要求依照規定走算是抱怨耶...
你們所謂抱怨的定義是?


你沒搞清楚上面那位大大說的意思。

抱怨OK,
不合理的事情本身就該被抱怨,我同意。
問題是你除了抱怨以外,倒底有沒有"學到東西"?

例如你學到如何把主管幹掉的"技巧"
或者你學到更有效率的摸魚方式,讓你未來更輕鬆,你有嗎?


最怕的就是什麼都沒學到,
技能沒提升,然後永遠都在抱怨,永遠當個抱怨者,惡性循環。


peterTG wrote:

我可沒說所有長者都不值得學習,老人該不該退是一回事,重點應該還是在於不要讓年輕人覺得60%以上的老人都一無是處。
今天年長者確實有著經驗的傳承,但要想想,為什麼會有年輕人會講老人家屁股佔著位置不放?
當你老的時候,整天到公司就是開機上網,吩咐下屬把事情做完呈報給你蓋章,這樣過一天是一天,要底下都不準說閒話那還真的是很難...
真的一到公司就努力工作的老人家不是沒有,但真的屈指可數。



奇怪,
為什麼我以前當"工讀生"的時候都沒這問題???

那時候我的主管和主管的主管們都不太敢對我有意見,
為什麼? 因為我做事情的成果比主管還好,哪天我不爽走人的話他們更頭痛。

但是為什麼我有辦法做到如此?
並不是靠公司的"良好訓練",公司根本沒什麼訓練,
一切都是努力自己觀察、自己學出來的,如果什麼都要人教,永遠都只能當跟班、永遠幹不掉主管。





peterTG wrote:
其實學歷越高優勢越明顯也只有體現在求職...
在現在普遍薪資遭到壓低的時代,台大和文化的起薪說真的,在某些行業裡並沒有特別顯著的差異。


學歷低、能力低的人才會這樣自我安慰,
要比的話也要拿全體一起比,才有說服力。

還不能只比"起薪"
因為也只有最底層的勞工才這麼關注在"月薪"的部分.... 這點我想很多人都知道我在說什麼
(台大畢業,有執照的律師起薪也低,所以你要說文科分數最高的也爛嗎?)





peterTG wrote:
可能是我接觸的人不夠多啦,不過一般職場上最讓人看不過去的就是該做的事情不做,真的出包再來推卸責任。



OK阿
有能力的話就幹掉這些沒用的人... 豈不是好事一樁?
peterTG wrote:
我是不知道你碰過那些年輕人啦,不過基本來說,會覺得不夠耐操那是時代的關係,以前靠勞力做事,現在發現世界各國都靠頭腦賺錢,誰會想做辛苦的工作呢?)



我聽每個直銷的呆瓜也愛說"靠腦袋、自己創業"這種鬼話,
大家都想輕鬆的賺錢、不想勞力,最好也不要勞心、更不要有職業傷害...

想就知道世界上有這麼完美的事情?

靠腦袋... 還要看你有沒有那個腦(知識)。
最慘的就是明明沒那個頭腦還喊著不願勞力... 更不願意努力學習,這種人不失業就是老天無眼。





peterTG wrote:
這就是所謂代差,我個人所知道,年輕人常覺得從老人那邊學不到東西,多半問題就在這,放著讓他自己想,能想出什麼屁?不要想問題想到一半跑去想晚上要跟誰吃飯或跟誰有約就不錯了。



就是因為一堆人成天只會想著-
要不要跟隨流行、要不要改電子花車、要約哪個妹... 這叫做思考嗎?

不好意思,
我只為了讓我做出來的簡報"漂亮一點",上週就直接買了好幾本書回來啃。
(賈伯斯是我家人買的,剛上市也順手買來看看)


學習、跟 思考永遠都是自己的事情,
沒有人有義務幫助你,書店書一堆什麼都買的到,也不要說沒時間"吸收知識"...


peterTG wrote:

以我個人的經驗啦,同樣一份報告,一開始寫就是被打槍...我完全搞不懂為什麼被打槍,範例也不給,也沒交代具體該怎麼寫,就說我寫的東西太空泛不是上面要的之類云云...當然不會覺得自己寫的哪裡有問題。



書店都有免費的書可以看,
一大堆範例可以參考,如果連這都懶,那被打槍也是理所當然。

如果憑空就可以做出好的報告,
你把那種花好幾天的時間去找資料、去看書研究的人都是阿呆?
a5859031 wrote:
這也是你自己的經驗吧?
想當年國小、國中開始被壓著讀書少一分打一下的日子,
老師當時最愛說" 學生和軍人沒有自由!"

夭壽...
你說工作跟讀書哪個可怕?
或者說哪個老闆會每天打你的....?
(六七年級的應該大都有體會過被打到大的教育)

教育跟工作最大的差別,在於一個是自己不用負責,另一個則是要自己負責。
發展到現在,學校隨便考都有,考高中大學的目的,只是在區別是不是白癡而已。
當你還是學生的時候,你不想上課或是不受教,隨便找理由都有,比如年少輕狂、跟同學處不好、老師教太爛...etc.
上了班之後,類似的事情一次兩次還OK,只要被火掉幾次,不要講業界啦,至少親朋好友或鄰居多少都會議論紛紛,看你是那裡有問題。
老闆不打你啊,直接火掉你...老師會打你,但老師不能火掉你(除非你違反校規到一個界線),否則都是剝奪你的受教權,教育部不就是這麼說的?
學生沒自由?那都是拿來騙騙乖小孩的...那些從小混幫派或欺壓同學的,怎麼也沒看到他們沒自由?

a5859031 wrote:
你沒搞清楚上面那位大大說的意思。

抱怨OK,
不合理的事情本身就該被抱怨,我同意。
問題是你除了抱怨以外,倒底有沒有"學到東西"?

例如你學到如何把主管幹掉的"技巧"
或者你學到更有效率的摸魚方式,讓你未來更輕鬆,你有嗎?

最怕的就是什麼都沒學到,
技能沒提升,然後永遠都在抱怨,永遠當個抱怨者,惡性循環。

說真的,我不太理解諸位長輩所謂的抱怨是啥...所謂心得抒發也算是抱怨嗎?
比如陳述自己的老闆怎樣怎樣,個人覺得多爛多爛,因為老闆這個行為惹得我不高興,所以我可能考慮做多久就要閃...blabla,這樣算抱怨嗎?
還是說:"公司都把最辛苦的工作,比如XXX、@@@、!!!...etc.都丟給我做,其他人都在上網輕鬆也不會來幫忙,好像我做死是應該的,薪水還給這麼低...",這種才算抱怨吧?
至於學東西,我覺得要看情況,學表面還是學精隨?各行各業要學的東西不同...就好比律師吧,你法條判例背得再熟,沒學會嘴砲和說謊,能說有學到東西嗎?
再說會計吧,你商業法、稅法、會計法弄得在熟,報表編的再快再正確,不會作假也不願意配合公司作假(現在都要講好聽的...叫窗飾),這樣能說有學到東西嗎?
核心和技能是兩種東西,比起那種出一張嘴叫你自己研究怎麼作假做得漂亮的上司,我更喜歡帶著我作假的上司...這才叫能學到東西啊,你說是吧?
話說,你有聽過哪個會計人曾經出來抱怨上司都帶(逼)著他做假帳嗎?

a5859031 wrote:
奇怪,
為什麼我以前當"工讀生"的時候都沒這問題???

那時候我的主管和主管的主管們都不太敢對我有意見,
為什麼? 因為我做事情的成果比主管還好,哪天我不爽走人的話他們更頭痛。

但是為什麼我有辦法做到如此?
並不是靠公司的"良好訓練",公司根本沒什麼訓練,
一切都是努力自己觀察、自己學出來的,如果什麼都要人教,永遠都只能當跟班、永遠幹不掉主管。

那是因為你以前工作的公司體系和現在有很大的不同。
你可以仔細去研讀各種教案,最早的台灣是能力導向,一個人能力多強就在那個位置,所以常會有藏一手的狀況,但也因此凸顯出個人價值。
現在企業只要是引進歐美管理或日式管理的,哪個不講合作和團隊?一個人身上有太多技能,其他人遠遠跟不上你,搞不好你就是第一個被幹掉的人。
我7月中到底求職去面試了好幾家,每家都問:"你有沒有什麼社團經驗啊"、"你自己認為你有沒有團隊合作精神阿"之類的。
現在有點規模的企業早就開始講究分攤風險與責任了,如果讓你一個人獨強,你一走公司就不行,這樣公司不但危險,也給了你跟公司獅子大開口的籌碼,不是嗎?

a5859031 wrote:
學歷低、能力低的人才會這樣自我安慰,
要比的話也要拿全體一起比,才有說服力。

還不能只比"起薪"
因為也只有最底層的勞工才這麼關注在"月薪"的部分.... 這點我想很多人都知道我在說什麼
(台大畢業,有執照的律師起薪也低,所以你要說文科分數最高的也爛嗎?)

我前面說了,看產業。
一般學歷好用之處只是在於說明你的學習能力比一般人強,對於某些根本不在乎你帶了多少東西進來的公司來說,公司需要的只是你的學習能力。
這並不是什麼自我安慰,你有空自己去會計師事務所看看,那些讀名牌碩士或名牌大學的,升遷有比較快?不見得吧,但起薪比較高或待遇比較優異是必然的,因為他們的學歷注定他們一開始就會被看好。

自己想想看為什麼大家要擠破頭去念台大?
台大有保證你一定不會失業或裁員嗎?沒有。
台大有保證你薪水一定比同年資的人高出一截嗎?也沒有。
台大有保證你進入職場一定比其他學校的人懂得更多嗎?還是沒有。
那為什麼一堆人還要念台大?因為念台大可以充分地讓自己凌駕於他人的學習能力嶄露在對自己一無所知的企業主面前。

你應該常聽到有人說:"XX大學以下的就不要去唸了",為什麼?所謂學歷的增值性,僅在於其嶄露出的學習性及學校刻意營造出的學生特質,當然也只有在求職的時候好用,真正工作一段時間之後,你是什麼樣的咖誰還不清楚?

a5859031 wrote:
OK阿
有能力的話就幹掉這些沒用的人... 豈不是好事一樁?

我想你總是忽略職場的關係導向。
能力根本不是重點,重點是你跟誰是麻吉。
現在社會的問題在於老人家很少能跟年輕人成為麻吉(反之亦然)...而老人家們在接班人無從選擇的情況之下,就很喜歡放狗互咬,造成底下年輕人本來是麻吉的都不麻吉了。
你口口聲聲說要幹掉沒用的人,講不好聽一點,那些能在公司存活20~30年的老人家們,技能就算不怎樣,察言觀色或做人的能力肯定不爛,靠能力幹掉他們?真的可以那些人早就被幹掉不知道幾次了。

a5859031 wrote:
我聽每個直銷的呆瓜也愛說"靠腦袋、自己創業"這種鬼話,
大家都想輕鬆的賺錢、不想勞力,最好也不要勞心、更不要有職業傷害...

想就知道世界上有這麼完美的事情?

靠腦袋... 還要看你有沒有那個腦(知識)。
最慘的就是明明沒那個頭腦還喊著不願勞力... 更不願意努力學習,這種人不失業就是老天無眼。

不想要有職業傷害是正常的吧...6S最後的一個S=Safty沒看過嗎?
吃苦絕對不是比較而來的,而是要看你那個行業和工作內容來決定的。
台灣脫離勞力市場其實真的很久了,我是不太懂為什麼老人家們還一直在講要吃苦要吃苦,去看看日本,有沒有人在講年輕人手不能挑肩不能扛就是不能吃苦?
在台灣好像做勞心的工作都不會被稱為吃苦,都稱為"爽",沒聽過老一輩的人常說坐辦公室吹冷氣上班就是爽?

至於學習方面我覺得其實台灣人真的比亞洲其他地方好滿多的,至少多數是講了還會聽會做...你碰過大陸人或韓國人就知道,大陸人是他想聽的時候才聽,韓國人是你越講他越不聽(憑什麼聽你的),至於最讓人火大的應該是日本人,嘴上敷衍你讓你覺得都有聽,實際上根本沒去做。

a5859031 wrote:
就是因為一堆人成天只會想著-
要不要跟隨流行、要不要改電子花車、要約哪個妹... 這叫做思考嗎?

學習、跟 思考永遠都是自己的事情,
沒有人有義務幫助你,書店書一堆什麼都買的到,也不要說沒時間"吸收知識"...

我覺得你有點以偏概全...另外你所謂的思考和我所說的思考肯定是兩個不同的東西。
學習和思考是自己的事情沒錯,但當你的思考被人否決的時候,有時候不是你的思考有問題,而是沒有match到對方的思考罷了,這種東西不是光靠學習或思考就能解決的,有時候直接點明出來是比較好的。

a5859031 wrote:
書店都有免費的書可以看,
一大堆範例可以參考,如果連這都懶,那被打槍也是理所當然。

如果憑空就可以做出好的報告,
你把那種花好幾天的時間去找資料、去看書研究的人都是阿呆?

是阿呆阿。
我寫的東西是依循研究所考試的報告方針去寫,連研究所考試都能拿高分的條理分析寫法,在職場上不適用?
同樣一件事情啦,我全面客觀的去陳述比較,最後給出比較結論,結果上面要的只是要你抓影響最大的那點,甚至連你提有哪些改善的方法都覺得多餘,你說看書有沒有用?
老實說你多看一些前人怎麼寫給主管們看的報告還比你買書看有用的多,有時候人家要的根本不是你寫得多精闢多專業,只是要透過你的報告印證他們早就在內心做出的決策和想法。
講到這,你明白我說的:"根本不知道自己寫得哪裡有問題"的問題點在哪嗎?

peterTG wrote:
你自己去打聽一下啦,在中國待的比你久的多的是,跟那些人聊可以看到的是整個中國,我為什麼要自己去?
我覺得你的論點滿可笑的,有的人在公司待一輩子搞不清楚公司有多黑,有的人剛進公司一陣子甚至靠管道打聽就看透這間公司有幾斤幾兩了,你覺得誰的認知多?
照你的論點就是你屁股蹲馬桶上比較久,所以你對馬桶裡的屎都一清二楚?


原來認識幾個在中國待的久的台灣人就可以看到整個中國,那你可以去開個關於中國的演講,資料來源記得寫上「朋友提供」。

我會提出深圳的原因是那裡的物價介於台北和台中之間,但薪資水平卻和台灣還有段距離,是台灣年輕人的開銷比較大還是深圳人太節儉?大家一起來討論。

至於人口結構的問題,你去了解一下為什麼每年農曆十二月深圳都會出現「缺工潮」。

我不敢說我去過幾次深圳住過幾年就有多了解深圳,但至少我不會因為認識幾個大陸台商或中國人就說「我可以看到整個中國」。

另外,討論要注意自己的態度與風度,惱羞成怒後的穢語對自己的論述沒辦法加分。

peterTG wrote:
念過幾本書我不覺得自己是學者阿,但比起你這種連員工為什麼下班寧願打副本也不甩你的進修,你以為是天大的恩賜卻換來人家不屑一顧,最後還歸因於員工不上進這種思維,連問題背後的問題都不去想,我自認比那些不願意去了解並接納員工思維的人還好上那麼一點。


你不是學者,但做的是與學者一樣的事,學者讓人尊重是因為他念的書多看的人多,老闆會請他當顧問,請益賢士,一個真正的賢士是坐在那裡就會有人來請教,而不是咄咄逼人的要他的老闆上司怎麼做,反而被嗤之以鼻。

我根本不在乎他拒絕我進修的理由是什麼,因為一樣的條件兩天後就有其他同仁來表達進修的意願,這兩位同仁今天已經是該部門的台柱,那位打副本的同仁已經變成了舊同事,聽說沒工作了拼死拼活還是要打副本。
peterTG wrote:
我說不會經營沒給理由?我說不會帶人沒說原因?
你該去想的是這些理由及原因合不合理,而不是因人廢言。
照你的說法,所有抨擊政府的人,總統都能說:"你當過幾年總統?你帶領國家前進多久?"
所以另一個帖子的VP被人說是爛主管,也只有幹過VP以上的人能說他做的爛?


批評和指導是兩回事,
去餐廳吃飯你可以罵廚師煮的很爛,但你會去廚房把鍋鏟搶過來嗎?指導廚師應該要怎麼煮嗎?
坐計程車你可以罵司機開車技術很爛,但你去駕駛座把方向盤搶過來,指導司機應該要怎麼開嗎?

有一種人一定可以批評加指導,就是「可以做的比較好的人」,你是嗎?

peterTG wrote:
確實有外交官問我要不要去國外發展,要給我推薦去他朋友的公司,不過兩三年內我選擇先在台灣觀望一下,不行嗎?
再說了,從一開始我的論點就是在講員工草莓之前,要先把公司以往積非成是的部份有所改變;以及管理階層不該以不變應萬變,要主動去適應年輕人的改變,這些簡單道理很困難?你還需要我教你這些基本的東西嗎?

講這麼多都沒用,在這裡埋個時空膠囊吧!請01的網友做見證,看2013的11月1日,你是繼續在這裡抱怨,還是已經當上了老闆或主管,或是已經到國外高就?

兩年是你說的,不是我逼你的,願意嗎?
peterTG wrote:
別太激動,老人家冬天到了小心爆血管...等你回來繼續跟你嘴砲。
雖說你老愛講當年勇,但至少比某r言之有物

一個人的格調與高度在這裡展露無遺,你父母都健在吧?家裡有老人家吧?今天會在這裡和你辯論只是因為我們的立場不同,並不代表我們有深仇大恨,這種把對方年齡和健康拿來開玩笑的人能有多成熟?論點能有多客觀?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者龜 wrote:
蝴蝶大保重阿~祝你順順利利

所以蝴蝶大的論點還是:個人不努力才會造成自己貧窮/沒用/草莓?

希望蝴蝶大在未來也能夠多多提拔新人囉~


謝謝關心。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要有心,就不會被時代洪流淘汰。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絕代蝴蝶 wrote:
原來認識幾個在中國待...(恕刪)原來認識幾個在中國待的久的台灣人就可以看到整個中國,那你可以去開個關於中國的演講,資料來源記得寫上「朋友提供」。
我會提出深圳的原因是那裡的物價介於台北和台中之間,但薪資水平卻和台灣還有段距離,是台灣年輕人的開銷比較大還是深圳人太節儉?大家一起來討論。
至於人口結構的問題,你去了解一下為什麼每年農曆十二月深圳都會出現「缺工潮」。
我不敢說我去過幾次深圳住過幾年就有多了解深圳,但至少我不會因為認識幾個大陸台商或中國人就說「我可以看到整個中國」。
另外,討論要注意自己的態度與風度,惱羞成怒後的穢語對自己的論述沒辦法加分。

你所謂物價是什麼物價?我只看到你只比雞蛋,全世界物價的衡量基準什麼時候變成雞蛋了?311日本強震之後中國鹽價還高漲耶,你要不要比一下?台灣麵粉也漲、牛奶也漲,你怎麼都不說?台灣國民收入成長多少?薪資水準成長多少?物價又成長多少?要不要比一下?
台灣年輕人開銷比較大?你以為中國年輕人都沒買奢侈消耗品嗎?
你覺得我看得比你淺,那你直接去問問其他人,看他們認不認同台灣薪資水準遠高於深圳,但差別在於台灣人比較浪費,深圳人比較節儉,我保證你被人打槍。

絕代蝴蝶 wrote:
你不是學者,但做的是與學者一樣的事,學者讓人尊重是因為他念的書多看的人多,老闆會請他當顧問,請益賢士,一個真正的賢士是坐在那裡就會有人來請教,而不是咄咄逼人的要他的老闆上司怎麼做,反而被嗤之以鼻。

我根本不在乎他拒絕我進修的理由是什麼,因為一樣的條件兩天後就有其他同仁來表達進修的意願,這兩位同仁今天已經是該部門的台柱,那位打副本的同仁已經變成了舊同事,聽說沒工作了拼死拼活還是要打副本。

你知道學者最愛當的是啥嗎?顧問。
顧問顧問,顧而不問,為何不問?可以領錢,又不用聽那些渾身銅臭又不受教的老闆在那大放厥詞,何樂而不為?
換過來說,多少大老闆請學者當顧問也不過是為了展現自己好像有認識些學界的人,有跟這些學界的人切磋交流看法。
你所謂的嗤之以鼻,是彼此的,大老闆覺得學界太過理論,學界覺得企業老是在亂搞,不就是這種關係?

你都說了:"你根本不在乎",所以問題簡單啦,說到底,你還是只用你自己的價值觀套在他人身上嘛。

絕代蝴蝶 wrote:
批評和指導是兩回事,
去餐廳吃飯你可以罵廚師煮的很爛,但你會去廚房把鍋鏟搶過來嗎?指導廚師應該要怎麼煮嗎?
坐計程車你可以罵司機開車技術很爛,但你去駕駛座把方向盤搶過來,指導司機應該要怎麼開嗎?

有一種人一定可以批評加指導,就是「可以做的比較好的人」,你是嗎?

我覺得你誤解了吧,請去翻翻最開始的討論串,請問是誰先提出上司只需要出一張嘴的說法?
指導?我不覺得我是在指導你,因為你連基本的概念和水平都沒有,談何指導?
一個廚師如果連煎蛋要開火都不知道,以為把蛋丟到鍋子裡都會熟,旁人跟他說哪有煎蛋不用開火,這叫指導?
不太想噓你啦,你自己去檢視一下你自己對於管理的概念有多粗淺,還是前面老話一句:"台灣管理者真好當。"
我也可以在此斷言,就是因為有一堆你這種思維的上位者,下面的人才會老是看不慣上面的人整天打嘴砲又沒貢獻。

絕代蝴蝶 wrote:
講這麼多都沒用,在這裡埋個時空膠囊吧!請01的網友做見證,看2013的11月1日,你是繼續在這裡抱怨,還是已經當上了老闆或主管,或是已經到國外高就?

兩年是你說的,不是我逼你的,願意嗎?

兩年?你以為兩年有多少變化?有時候不是你想幹嘛就能幹嘛,還記得有個學長在他畢業前跟我講台灣景氣大好,收入所得提高,結果當個兵出來碰到08年金融風暴,薪水被壓到2XK,經常要加班,加班費還是上司核准才能給,這種他能預料的到嗎?
依照07年以前的經驗來說,就職之後只要不是太爛,要升根本不難,但為什麼到08年就變了一個樣?是我學長能力不足的問題?

老實說,我沒必要跟你做這種無聊的約束,世事難料,兩年後還活著與否都是個問題。
跟你討論這麼多,也沒看你正視過台灣薪資水平倒退以及年輕人對未來不抱持希望的心理,原因在哪?要透過個案把所有事情都歸因於人的努力與不努力都很輕鬆啦,所以那些倒楣活該碰到爛公司爛制度又做到死的都是他們沒努力所以環境差?
不是該先檢討為什麼會有這種爛環境和不合理制度存在才來檢討人嗎?
你給我的感覺只是你早生了幾年或幾十年,所以可以在那裡很開心的檢討年輕人不爭氣,把年齡和環境對調,我不認為你在現代環境中的表現能有多優秀。

絕代蝴蝶 wrote:
一個人的格調與高度在這裡展露無遺,你父母都健在吧?家裡有老人家吧?今天會在這裡和你辯論只是因為我們的立場不同,並不代表我們有深仇大恨,這種把對方年齡和健康拿來開玩笑的人能有多成熟?論點能有多客觀?

高度真的展露無遺阿,什麼都可以當成是人家在攻訐你?
你仔細看看,我可是很用心地提醒你冬天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不是嗎?
我一直都是很認真的,誰拿你健康開玩笑?
開玩笑就會說死了記得要託夢給我,我會去上香。

至於論點客不客觀,這是可以公評的,我認為我的論點比你客觀太多了。
反正照你的說法,試圖維持現狀或不照上司建議的去做就是不夠上進,不是嗎?
如果人在滿足自己工作之餘,還不能追求一些自己真正想要的,個人覺得是相當可悲的,前面我也提過了,員工寧願打副本也不甩你,那表示對員工來說打副本是他所追求的,比你的建議更重要,你可以解讀為員工不上進,反過來也可以解讀為你的建議不夠有吸引力,不是嗎?
peterTG wrote:
你所謂物價是什麼物價?我只看到你只比雞蛋,全世界物價的衡量基準什麼時候變成雞蛋了?311日本強震之後中國鹽價還高漲耶,你要不要比一下?台灣麵粉也漲、牛奶也漲,你怎麼都不說?台灣國民收入成長多少?薪資水準成長多少?物價又成長多少?要不要比一下?
台灣年輕人開銷比較大?你以為中國年輕人都沒買奢侈消耗品嗎?
你覺得我看得比你淺,那你直接去問問其他人,看他們認不認同台灣薪資水準遠高於深圳,但差別在於台灣人比較浪費,深圳人比較節儉,我保證你被人打槍。


我是提出我的看法,並沒有說是台灣人開銷比較大還是深圳人比較節儉,我有說一定是這樣嗎?


peterTG wrote:
兩年?你以為兩年有多少變化?有時候不是你想幹嘛就能幹嘛,還記得有個學長在他畢業前跟我講台灣景氣大好,收入所得提高,結果當個兵出來碰到08年金融風暴,薪水被壓到2XK,經常要加班,加班費還是上司核准才能給,這種他能預料的到嗎?
依照07年以前的經驗來說,就職之後只要不是太爛,要升根本不難,但為什麼到08年就變了一個樣?是我學長能力不足的問題?

老實說,我沒必要跟你做這種無聊的約束,世事難料,兩年後還活著與否都是個問題。
跟你討論這麼多,也沒看你正視過台灣薪資水平倒退以及年輕人對未來不抱持希望的心理,原因在哪?要透過個案把所有事情都歸因於人的努力與不努力都很輕鬆啦,所以那些倒楣活該碰到爛公司爛制度又做到死的都是他們沒努力所以環境差?
不是該先檢討為什麼會有這種爛環境和不合理制度存在才來檢討人嗎?
你給我的感覺只是你早生了幾年或幾十年,所以可以在那裡很開心的檢討年輕人不爭氣,把年齡和環境對調,我不認為你在現代環境中的表現能有多優秀。


接下來講的我一點都不想回應,整天抱怨台灣如何、老闆如何、主管如何,真的有外交官要介紹去國外工作時,「我再觀望個兩三年看看」,話是自己講的,兩年後回來這篇討論串讓大家看看你在哪高就都不敢,光說不練,不是草莓不然是啥?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peterTG wrote:
再說會計吧,你商業法、稅法、會計法弄得在熟,報表編的再快再正確,不會作假也不願意配合公司作假(現在都要講好聽的...叫窗飾),這樣能說有學到東西嗎?


你好像還沒搞懂,
勞動市場上真正的價值,
並非你有多少"知識",而是你掌握的人脈、資源。

看書的知識每個人都會讀(但還是有人懶惰,這種人就自生自滅吧!)
但更重要的是待人接物、做人處事的手腕,
為什麼八面玲瓏的人總能更快升遷?
為什麼有些人只出一張嘴就能讓老闆很滿意?

學校沒教,但這是"現實"
前面就說過,強者是強在"適應力"
不管用什麼方式,成王敗寇的道理,都要讓自己不斷往上爬,
沒有地位的人說什麼話都沒人要聽,有了資源你放屁都是香的。




peterTG wrote:

我想你總是忽略職場的關係導向。
能力根本不是重點,重點是你跟誰是麻吉。


你自己都已經知道人脈很重要,
為什麼不多去探討"該如何跟高層麻吉"?

我的合夥人八年前剛到對岸的時候天天被客戶"幹譙"
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什麼問題,搞不清楚狀況。

經過數月觀察、學習,
原來送茶葉、紅包、小姐、喝酒、麻將的"國粹"如此重要,
後來一年就變成總裁特助,還要順便幫老闆"顧小三",一天沒有他老闆就會抓狂。

知道你自己的問題在哪,就好好觀察並且學習才會進步,
若只是單純抱怨抱怨還是抱怨的話,升遷無望。



peterTG wrote:
我寫的東西是依循研究所考試的報告方針去寫,連研究所考試都能拿高分的條理分析寫法,在職場上不適用?


你大概自己都沒有搞清楚為什麼你的報告出問題。

企劃案、報告這種東西,
主管的立場、老闆的立場就是要看到"自己的利益"
企業有個有趣的現象,掌握預算的人,更想藉此鞏固自己的地位。

別以為你"為公司好"就很了不起,
重點是這個案子能否為你的主管"鋪路"?

打個比方,
你的主管是廣告、行銷部的,
你就算完美的解決客訴關他鳥事?
那是隔壁部門的問題,爛了火也不會燒到他身上,
反而你若能有好的計畫明天讓產品炒作新聞、爆紅,主管就有機會"大聲",就會喜歡你。





peterTG wrote:

兩年?你以為兩年有多少變化?有時候不是你想幹嘛就能幹嘛,還記得有個學長在他畢業前跟我講台灣景氣大好,收入所得提高,結果當個兵出來碰到08年金融風暴,薪水被壓到2XK,經常要加班,加班費還是上司核准才能給,這種他能預料的到嗎?
依照07年以前的經驗來說,就職之後只要不是太爛,要升根本不難,但為什麼到08年就變了一個樣?是我學長能力不足的問題?



正當你在給自己藉口說"兩年做不了事情"的時候,
別人早就許下願望努力的打拼啦~

我就在想著如果兩年後沒有買一台賓士來01開箱,那我真是太失敗了
絕代蝴蝶 wrote:
我是提出我的看法,並沒有說是台灣人開銷比較大還是深圳人比較節儉,我有說一定是這樣嗎?

老實說,當你說深圳物價介於台北和台中之間的時候,你先想想看用台幣50元在台北和深圳能吃到的東西差多少...
真的如你所說深圳消費物價這麼高,薪資還不如台北,你要說人家都能活下來的唯一理由,不就是間接說明台灣人浪費在無謂的消耗上比較多嗎?
前面你講物價講半天講假的?提薪資水平提假的?照你這套論述推論下來,難道除了"台灣人花錢花比較兇"這個結論之外,還有別的?

絕代蝴蝶 wrote:
接下來講的我一點都不想回應,整天抱怨台灣如何、老闆如何、主管如何,真的有外交官要介紹去國外工作時,「我再觀望個兩三年看看」,話是自己講的,兩年後回來這篇討論串讓大家看看你在哪高就都不敢,光說不練,不是草莓不然是啥?

不是敢不敢的問題吧,你搞懂我說的東西是啥嗎?
在台灣觀望兩三年的道理很簡單,你不懂嗎?
考量一下舒適圈和風險,在台灣先留個兩三年才是正確的吧,我當初對該外交官提出我的看法,他也認為年輕人不躁進是好的,你不認為嗎?還是說只要有人推薦你就敢去?要去國外發展不難,但真的要考慮的東西其實很多。
跟你這種只會把問題都歸因給他人的人比起來,我自認不算草莓,還是老話一句:換成是你在這個時代當年輕人,未必混得比較好。


a5859031 wrote:
你好像還沒搞懂,
勞動市場上真正的價值,
並非你有多少"知識",而是你掌握的人脈、資源。

看書的知識每個人都會讀(但還是有人懶惰,這種人就自生自滅吧!)
但更重要的是待人接物、做人處事的手腕,
為什麼八面玲瓏的人總能更快升遷?
為什麼有些人只出一張嘴就能讓老闆很滿意?

學校沒教,但這是"現實"
前面就說過,強者是強在"適應力"
不管用什麼方式,成王敗寇的道理,都要讓自己不斷往上爬,
沒有地位的人說什麼話都沒人要聽,有了資源你放屁都是香的。

我覺得你說的東西又是另當別論了...
老實說我很難跟你這種眼中只有錢的人講明白,不過薪資高低並不單純是決定於你的人脈和價值多寡,你提的是社會的現實面沒錯,不過跟我所說的學習核心一點關係都沒有。
你自己用腦子想一下,有個人跟其他人都很麻吉,但腦袋裝屎,講什麼東西都很空泛,交朋友是很會啦,但這種人你敢深交?
有一種人,可能只是點頭之交,倒也不是特別熟,但是你知道他對於某些東西很有見解,執行力也不算差,上述兩個人換成是你,你找誰合作?
這問題我以前問過不少長輩啦,目前比例大約7:3,約7成的人選擇後者,意味就算不是很麻吉,只要不是敵人什麼都好談,你所謂人脈和資源的問題,背後還是需要有個人的基礎實力當背景。

今天換成一個繼承他老爸上百億資產的第二代,講話空泛,天天只想著晚上去哪家酒店喝酒泡女人,他手上資源很多,他老爸從小帶他認識的人脈也不少,所以他價值高?
社會變化很快啦,以前可能是當金雞母,現在八成是被當落水狗在等著看笑話的。

a5859031 wrote:
你自己都已經知道人脈很重要,
為什麼不多去探討"該如何跟高層麻吉"?

我的合夥人八年前剛到對岸的時候天天被客戶"幹譙"
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什麼問題,搞不清楚狀況。

經過數月觀察、學習,
原來送茶葉、紅包、小姐、喝酒、麻將的"國粹"如此重要,
後來一年就變成總裁特助,還要順便幫老闆"顧小三",一天沒有他老闆就會抓狂。

知道你自己的問題在哪,就好好觀察並且學習才會進步,
若只是單純抱怨抱怨還是抱怨的話,升遷無望。

我覺得你滿詭異,開口抱怨閉口抱怨的,我抱怨什麼了?
該怎麼跟人變成麻吉是一回事,問題在於人家憑什麼要跟你變成麻吉?
檯面下的潛規則這種東西一定要有人帶會比較完整,自己去摸肯定問題一堆,我只能說真虧你的合夥人能活到現在。
在大陸老家那邊的高幹只要覺得你做人不夠地道馬上就黑了你,試問還有什麼機會給你摸透他們?你口中所謂的合夥人現在能混得起來,只是說明他沒遇到夠狠的人罷了。


a5859031 wrote:
你大概自己都沒有搞清楚為什麼你的報告出問題。

企劃案、報告這種東西,
主管的立場、老闆的立場就是要看到"自己的利益"
企業有個有趣的現象,掌握預算的人,更想藉此鞏固自己的地位。

別以為你"為公司好"就很了不起,
重點是這個案子能否為你的主管"鋪路"?

打個比方,
你的主管是廣告、行銷部的,
你就算完美的解決客訴關他鳥事?
那是隔壁部門的問題,爛了火也不會燒到他身上,
反而你若能有好的計畫明天讓產品炒作新聞、爆紅,主管就有機會"大聲",就會喜歡你。

你說的沒錯啊,問題來了,請問是我主管花錢請我上班,還是公司請我上班?
效忠的對象不要搞錯了,大老闆是要看你幫你上司鋪路寫的東西,還是要看你為公司好寫的東西?
看你這麼有經驗,你應該也知道,一個正常的體系上,你寫一份報告連續被打好幾次槍正常的,但是真的是報告寫得不好嗎?我看事實都恰好相反吧。
所以,依照你這種積非成是的思維來說,公司哪天倒了也不奇怪,因為大家寫報告都是為了幫上級鋪路,而不是真的為了公司好,對吧?
那等公司做了爛決策,要出問題的時候,誰來承擔?這是一個鍊子,一層一層影響,最後怎麼甩這個鍊子最先纏上的永遠是基層的脖子,不是嗎?


a5859031 wrote:
正當你在給自己藉口說"兩年做不了事情"的時候,
別人早就許下願望努力的打拼啦~
我就在想著如果兩年後沒有買一台賓士來01開箱,那我真是太失敗了

我不太懂你們的行業和思維啦。
我學會計的,會計人講求的就是四個字:"眼見為憑"。
你連一年後你會在哪都不知道,憑什麼保證兩年後會怎樣?
要隨口嗆人說幾年後會做到什麼位置上很容易啊,嘴砲誰不會?在你說"藉口"之前,先想想看你是不是一路都能順順利利照著你的規劃升遷加薪,就我所知,能完全照著自己規劃走的人很少,特別是你這個規劃有他人變因需要考量的時候。
你所想的兩年後要買一台賓士,這也是你自己的資本累積和消費,你的評估也僅是照你現在的薪水等級去做持續未來性的考量和規劃而已。
但如果要你說你兩年後要變成亞太地區XX公司執行長或負責人,那又另當別論了,不是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