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k0504 wrote:
今天轉台時剛好就看到一幕,在批大學生現在起薪比20年前還要低,

天殺的聽到這句話真想罵她腦X,拿來跟20年前比?真是頭殼有問題


拿來跟20年前比有什麼好奇怪的嗎???

如果我兒子20年後出社會賺的比我現在少我就真的覺得可憐了
http://www.president.gov.tw/php-bin/prez/shownews.php4?_section=3&_path=../prez&_recNo=540

總統表示,以正體漢字出版的圖書在全球華人市場仍有很大吸引力,為能夠讓兩岸書同文,在初期舉辦漢字文化節時,即與來台與會的大陸學者形成共識,希望大家應該認識正體字,而書寫何種字體,只要是漢字則無所謂,因為若不認識正體字,就無法瞭解幾千年來相當精彩的古籍、經典與傳統文物。
  總統希望目前我們在台灣所使用的字應該稱為「正體字」,而不是「繁體字」,因為它一點也不繁,他同時希望大家都能有「識正書簡」的共識,亦即要認識正體字,至於書寫的字體,只要是漢字即可,以此方式逐漸縮短兩岸的差距。
  總統說,目前在大陸正體漢字的使用情況比以前廣泛,而他在台灣也經常呼籲,在我們開放兩岸直航、大陸觀光客來台時,仍要繼續使用正體漢字來歡迎他們,讓他們能夠熟悉中華文化當中真正具有歷史的一部份、讓他們認識正體漢字,這是我們最大的希望。
howardmai wrote:
請看完全文吧,

『希望大家都得到一個「識正書簡」的共識,也就是說,你認識正體字,但是你要寫簡體字或什麼樣的體,只要是漢字都可以,用這樣的方式逐漸來縮短兩岸的差距。當我們開放兩岸直航,歡迎大陸觀光客的時候,我們還是繼續使用正體漢字來歡迎他們,讓他們能夠熟悉中華文化當中真正非常具有歷史的一部份。』


重點在於還是要學習正體字,
但若是具有簡體字的辨識能力,就有縮短溝通的差距,
很中肯的話語,
但我想這會被拿來當作政治口水的箭靶吧。

=====================================

我論這一篇也有變成政治文的實力............


這篇有可能被關切.

不管是 "識正書簡" 或是 "書正識簡" 都是政策, 都可以辯論, 只要理性.

就說, "識正書簡", 那教育怎麼看? 大人看問題不能老是用大人, 己經會傳統漢字去看,
對已經識字到一定程度的大人, "識正書簡" 的宣誓, 當然 ok, 因為就算不宣誓, 大家也會
找出出路, 套句話 Life finds its way out, so does language.

問題是, 教育呢? 國小怎麼教, 國中怎麼教, 高中又怎麼教? 而怎麼教, 涉及到怎麼考.
前兩年還 ok (其實也未必全然 ok), 可如今又考作文了, 那作文是手寫的, 不是是非, 選擇,
必然用到 "漢字", 這是怎麼寫? 也是要很鬆的標準嗎? 只要文章結構 ok, 文筆流暢, 用字遣詞
精準, 不管用哪種字體都給分嗎? 從國家識字(literate) 的政策看, 這種顧慮是要考慮到的.
可今天這個宣誓考慮到了嗎?

如果只要讀的懂, 所謂的 "漢字" 即可. 那在國家的正式考試裡, 要怎麼寫, 日韓港澳新加坡等地的
方塊漢字都可以 "寫" 嗎? 重點在 "識正" 的識是什麼意思? 因為無論怎麼 "識", 它的意識就是 "讀",
可 "讀" 的東西終究是 "寫" 出來的, 就是 "字" (其實 "詞" 'word', 會是個更好的 詞).
當然, 我們知道這裡的 "識正" 所 "識" 的就是印刷文字(不管是真正輸出到紙張, 或是輸出到電腦螢幕).

這是個和教育相關的嚴肅議題, 而在台灣正式文書還在使用 正體或傳統漢字, 繁體字(反正不管怎麼叫, 是
相同的東西)的同時, 這樣的宣誓, 意義不大, 因為還是以 "正" 為主, 而民間手寫怎麼用? 不用管, 也管不著,
因為使用者會找到最經濟, 符合自己使用的方式. 結論是, 這樣的宣誓, 一點意義都沒有, 徒增困擾.

最後, 我們當然知道那樣的場合是針對 "華僑" 講的, 要他們 "識正書簡" 無非是怕大家如果不是不學著讀寫漢
字, 也就是說要學漢字的話, 都去學 "簡"字了, 這樣的擔心其實沒有必要, 因為使用者自己會選. 這樣的發言
說穿了, 其實是對自己 "正體", 極端的沒用自信的說法(因為怕正體或說繁體的那個"繁" 影響到識字歷程, 進而
影響這些人的學習意願), 因為在第一步就只要這些華僑, 對 "正字" 只要識就好了, 也就是寫,
對他們太難了. 老實說, 我要是那些華僑, 仔細一想, 我會不舒服的.

行政院有個研究漢字識字的院士政委又當過教育部長, 這個問題真的可以向他請教. 曾志朗常說的一句話,
事實上也是學界接受的說法" 人工語言(相對於自然語言, 就是口語), 無論多難, 大概人們都學得會(這也就是
為什麼報導裡會有, "繁其實也不繁" 的說法, 因為你學會了). 很不巧的, 排除句法, 用法等, 一個一個用來表音,
表意的 "文字" 書寫系統 (writing system), 剛好是"人造" 的, 因此在國家還在使用一種書寫系統的同時,
去宣誓, 只要會 "識" 即可, 寫可以寫另外一種, 是很不智的說法, 尤其是出自一個元首之口. 因為帶來的問題,
一定比什麼都不說還複雜, 所以最好不說. 可說了怎麼辦? 放心, 這新聞只要吵下去, 總統府了不起出來開個記
者會, 這些話是針對 "華僑" 如果要研習使用中文的 "建議", 不影響國家政策, 語言使用現況. 反正挺一下,
二天就過去了. 事情還很多, 尤其明天如果宣佈選黨主席, 誰還管你 "識正書簡" 還是 "識簡書正", "識正書正"
(這個情況最好, 對台灣使用現況而言), "識簡書簡" (這個情況最壞), [反正就是 2 x2 = 4 種可能]



"習慣" 是很可怕的
一天打注音文,二天打注音文,三天打注音文,1-2年後你就會忘了國字怎麼寫
一天寫簡體字,二天寫簡體字,三天打簡體字,幾年後還會記得繁體字如何寫嗎?
幾年後可能只記得簡體字忘了繁體字如何書寫了
推"識正書簡"的人,其心可議
台灣的印刷業跟出版業有沒有也在發抖了?

再來就是開始廢除台幣吧
用人民幣了吧,想想前幾天某位官員說要搞亞元
原來都是在鋪路阿
這新聞根本不關台灣半點毛.請看看當時發言場所.
馬先生~~是說給中國大陸的海外僑生聽的.
大家不要被電視新聞剪接給騙了~
otumami wrote: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哀...(恕刪)

有什麼好奇怪,世界上只有臺灣媒體是在監督在野黨
一二三木頭人 wrote:
台灣的印刷業跟出版業...(恕刪)


台灣的印刷業已經死超過10多年了,我爸周遭十幾個印刷業朋友,早就換跑道了。
亞元也不是他說要搞就可以搞的。

我第一時間聽到時只是覺得天真,台灣無論在經濟上、區域上、文化上在亞洲都不是領導地位,希望加入領導圈的話勢必要和強國有外交默契...

到時光是這點就不知道國內又要亂多久。不過我是傾向認為不會有到時...我已經把這個政府當成禮炮政府了。

而其實這也只是老調重彈不是嗎?
前不知道多久,微笑老蕭我記得也提過類似亞洲共同市場的談話,不過這些需要他們提出嗎?
把東協當啥

我對他們的談話也是聽聽就好的態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