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s Cheng wrote:簡而言之病例就是你的就診紀錄,是要讓醫師能夠迅速了解你的病史使用的,並不是給患者看的,所以有沒有中文沒差,能不能讓其它醫師看懂比較重要....(恕刪) 同意+1試問DNA=去氧核糖核酸,GPT=麥胺丙酮酸轉胺酶,GOT=麥胺草醋酸轉胺酶,用中文又有幾個民眾懂。病歷記錄是為了疾病診治延續性的參考,主要目的是要讓醫療團隊的成員瞭解,而不是為了讓醫生、病人間互做攻擊或自我保護的。病人對疾病的理解有賴醫師的解釋而不是病歷記載。
我不知好不好,有次我跟我一位女同事去一家中醫診所拿藥,她其實是幫她先生拿的~主要是要求子....診所還是要求我們要去給醫生諮詢一下可能是為了跟健保局申請門診費吧我們很配合的跟這位老醫生聊了幾句然後我看他在病歷表上寫了幾個大字~~"陽痿不舉"我們兩個一出診所馬上大笑....後來聽說這也是為了"配合健保給付"....我跟我男朋友說這個笑話, 他說如果他是她先生, 不排出燒了那家診所.....(不是生氣, 是萬一傳了出去,那還得了...)
gaslow wrote:同意+1試問DNA=...(恕刪) 你說的我完全同意本來就是醫生自行使用如果你強調中文化中文化那我問個問題 哪個國家有像我們這樣?字數筆劃多到吐寫DNA 中文名請自己用筆寫一次我看的你不是要中文化 而是本土化吧
swiftboy wrote:德國 當然用德文寫病歷日本 當然用日文寫病歷韓國 當然用韓文寫病歷法國 當然用法文寫病歷 我想先請問一下, 關於上面所提的是這樣的嗎??有沒有人說明一下,日本的病歷真的是用日文寫的嗎??
我是在醫院上班啦先說喔~我不是醫生我只是個小小醫技人員從我們學校教育以來都是以英文為主雖說我不用像醫師這樣唸的這麼多雜七雜八的東西但要背的要記的都是以英文為主中文只是方便記憶因為唸到後來都發現中文並不能100%表現出文章的本意我相信英翻中也會翻得不完美但我還是支持繼續使用英文病歷為何咧1.因為很多專有名詞光原文都非常長(誰有空可以去找本醫學縮寫辭典查查)何況是中文,光是寫都快累死了,所以會看不懂大概都因為我們習慣用縮寫,主要還是因為方便記憶跟書寫2.就算醫生要亂搞,可以鑽漏洞的地方太多了,改成中文還是可以把白馬說成是黑馬,大家還是看不懂中文是啥意思3.如果真的需要,病人可以去申請中文的病歷摘要跟診斷證明啊!英文真的只是方便我們作業最後如果對醫師病情的解釋不清楚可以要求再說明一次對藥師給的藥不清楚也有可以諮詢的對檢查或手術有疑慮可以要求說明,清楚了再填同意書醫院的工作沒有大家想像的輕輕鬆鬆就可以坐領高薪他的風險跟回報是不成比例的畢竟面對的是生命不管哪種職業不要只看他們的外表光鮮亮麗背後的壓力跟付出真的難以想像會做的下流事都嘛差不多所以會做壞事的與職業無關病歷中文化真的不適合英文只是養成教育一路走來就是這樣跟方便作業而已
贊成中文化+1不好意思問些有些白自的問題,我想問的是,如果有人右腎不舒服,看醫生時因醫生太累太忙,寫成左腎有問題,需要摘除,而手術也把健康的左腎摘除了一. 病歷如果是寫大家都看得懂的文字,而病人也看過,是否可以減少這類事情的發生?二. 手術時不是要簽同意書(我沒看過,看電視知道的,不對請指正。),請問同意書上有沒有寫要開刀的部分….等,如果有是用中文或英文?病人的意識清楚,至少自己痛的是那一部分應該知道,如果因為看不懂英文而簽了同意書,醫院是否可以用病人已簽同意書來推卸責任?用中文是否能減少這種誤診而開刀的例子出現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19/4/1nbxe.html三. 有人說不懂可以問醫生,但現在醫生看診的時間少的可憐,資訊發達的社會,有的病人會上網、看書查資料,有疑問多問二句,就被回是我醫生還是你醫生,我同事曾碰過這種事,不否認大部分的醫生有醫德,但不耐煩的醫生不見得沒有,所以自求多福?四. 雖然台灣在外文翻中文這部分,一直是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只要看報紙新出現的政治人物,每家的譯名都不一樣就知道,藥品、病名的中文化,這要靠政府、醫界共同制定標準譯名,不開始做永遠不可能會好,憑藉著台灣頂尖人才的專業,應該不難才是,至於中文太難寫、字太多…等,現在醫院看診很多是電腦連線,請程式設計師規劃設計,不會很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