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雄心 wrote:我來回答問題了可以剛...(恕刪) 樓上說的應該是yamaha的rz350還是我誤會了呢用到大追風有必要嗎小電扇會解體吧這經典車種拿來這樣搞也太浪費了吧開版大從來沒有說過要用風扇自轉發電回充只是單純的想看能不能拿來玩天然風力發電怎麼會有人扯到教育失敗呢?誰叫這裡是01閒聊區
要用引擎來拖的話.其實也不用用到汽油引擎.不僅油貴.而且汽油引擎的熱能損耗高.扭力也低.最方便的是用割草機引擎來用.發電機的功率輸出不是看電壓高低.割草機引擎要做到440伏也不難.只要改變前端激磁電壓就可隨意配出需要的電壓.但這沒有什麼意義在發電機的功率輸出是看瓦特數.當負載作功後產生電流.而負載的電流越大反電勢也更強.這時就需要更大顆的引擎才拉的動發電機
看個歷史故事吧 !********************************http://zh.wikipedia.org/wiki/复印机影印機的發明人車士打·卡爾迅(Chester Carlson),原本是一位專利律師,兼職研究員及發明家。他在紐約專利辦公室的工作需要複製大量重要文件。卡爾迅患有關節炎,視複製文件為痛苦及單調的工作。這鼓勵了他進行有關影像傳導的實驗,並估計可最簡單地製作複印本。卡爾迅在家中廚房進行電子影像實驗,1938年為過程技術申請專利。他使用以硫磺掩蓋的鋅片製作出首份影印。他使用一個覆有硫磺的鋅板製造了第一個「影印機」。文字「10-22-38 Astoria」印在一個顯微幻燈片上,這個幻燈片放在硫磺上進行強光照射。幻燈片拿走後,那些文字的鏡像就留在了硫磺上。卡爾遜打算將他的發明出售給一些公司,但是由於這個處理過程還不成熟沒能取得成效。在那個時代,大量的複製工作使用炭紙或者複製機完成,人們對於電子影印機沒有強烈的需求。在1939年到1944年間,卡爾遜被包括IBM和通用電氣在內的20多個公司拒絕,沒有一家認為影印機會有大量的市場需求。1944年,一個位於俄亥俄州哥倫布的非盈利組織與卡爾遜簽訂合同完善他的新工藝。在隨後的五年時間里,這個機構進行了許多試驗以改進電子照相工藝。在1947年Haloid(一個位於紐約的在當時製造銷售相紙的小型組織)接洽Battelle以獲得授權來開發銷售基於這項技術的影印機。Haloid意識到「電子照相」這個詞過於複雜並且沒有很好的記憶性。在諮詢過俄亥俄州立大學一位經典語言教授之後,Haloid和卡爾遜將這個過程的名字更改為「Xerography」,它由希臘語中的「乾寫」一詞派生而來。Haloid決定將新的影印機稱為「施樂」(Xerox) ,在1948年施樂 (Xerox) 成為商標。
在Discovery頻道看過拆解柴油火車頭的節目, 發現柴油火車的引擎不是透過變速箱直接驅動車輪,而是驅動發電機,再由電流驅動車輪上的馬達同樣在Discovery頻道也有提到一些新船的引擎也不是直接驅動螺旋槳,而是先驅動發電機,然後再用馬達驅動螺旋槳. 甚至有一些船是燃燒重油鍋爐產生蒸氣驅動蒸氣發電機,產生電力供應馬達驅動螺旋槳那麼,在汽車上利用發電機來驅動車輪上的馬達,而不是利用貴森森的鋰電池去驅動馬達,這樣可不可行呢?發電機是由壓縮空氣引擎來帶動也就是說壓縮空氣---空氣引擎--發電機--馬達--車輪這其中最重要的環節大概是發電機會很大顆,太重了發電機有可能技術改進,讓發電機的體積重量都很小,出力很強大嗎? 如果可以的話, 應該可以讓內燃機引擎退休了硬碟上的磁鐵磁力超強的,用這個來當發電機的磁鐵,不知道電力會不會也變強各國政府花大錢去發展各種替代能源, 好像沒有看到人砸錢研究改進發電機. 如果發電機的效率可以提升, 能源問題應該就有解了
大牛B wrote:樓上說的應該是yam...(恕刪) 我用的是一般引擎發電機的引擎不是機車引擎喔跟這顆一樣的只是馬力是5.5匹的不是13匹2900w的發電機就是用這顆引擎..曲軸箱要改軸心.直上電風扇馬達讓轉速維持1800轉就可以產生110v/60hz....的電壓...因為是小馬達所以只能產生200w的電所以馬達反過來使用就會變發電機了這種實驗早就玩過了沒有引擎的可以使用電鑽模擬,搭配轉速計,讓轉速唯持1800rpma電池>a馬達>b發電機>充到a電池的實驗失敗了...為什麼失敗先不說答案..可以大家實驗看看..........會有驚奇的發現只能a電池>a馬達>b發電機>充到b電池.......這台也不錯...又手養想入手了...有電發的..舊的那台要拉...再來發開箱文honda就是耐用........買了7年直到整台被幹走都還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