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CNN說超級颱風時~我們卻說~只是虛胖~真是諷刺

小弟正好住在屏東新園
剛我們這邊的堤防破了個洞,水已經開始流過來了
村長廣播請村民有挖土機的有辦法幫忙的趕快來幫忙
還好有補起來....但還是要小心
林邊就是因為潰堤才會那麼慘!!!!!
剛剛想把家裡17T的卡車開到萬丹去避難還開不出去...
水太高了
住了20年....第一次那麼的誇張
跟各位說一句話
其實沒人希望菜價蛋價上揚
只要菜價蛋價因為災害而上揚
通常都代表著許多人血本無歸
一般的上班族你想說你依整年的薪水都被老闆給扣住了
甚至還要自己賠錢
那種感覺我想很難受吧,許多養魚的連魚塭都不見了....
希望大水趕快退去
天佑台灣
心煩意亂
Ambition wrote:
那種感覺我想很難受吧,許多養魚的連魚塭都不見了....
...(恕刪)


南部會因淹水,魚塭是最大功臣吧
---------------------------------------------------------------------------------------------

〔記者林嘉琪、劉力仁/台北報導〕莫拉克颱風直撲台灣而來,氣象局、國科會共同贊助的追風計畫昨天動員追颱,團隊觀測到莫拉克是近年罕見、影響範圍甚大的「胖子」颱風,但可能是中心結構相對較不結實的「虛胖」;專家也提醒,就算是「虛胖」,還是不能小看莫拉克威力,其雲系範圍寬廣,周邊風速也很強勁,目前還未出現颱風眼,顯示颱風環流還在發展中。

CNN昨天一再報導莫拉克是超級颱風,學者及氣象局都不認同。台大大氣系教授周仲島表示,美國以一分鐘平均風速當颱風強度標準,我們以十分鐘平均風速當颱風強度標準,同一個颱風,美國預測強度比我們強勁的情況很常見。昨天日本氣象廳預測莫拉克是中度颱風,比較合理。

台大大氣系教授吳俊傑表示,此次追風計畫發動了以色列製的小型噴射機Austra,從清晨五點到十點半,花費五個半小時繞行颱風一周,共投下十六組「投落送」觀測儀器,氣象局隨後接收到相關資訊,並在暴風圈的東南側一百九十公里處,量測到約五十海里強陣風,相當於十級風。

吳俊傑指出,十六組觀測儀器中有八組環繞在颱風外圍,目的在測量颱風結構;另外八組設置在颱風西北側的「敏感區域」,進行策略性的颱風觀測。

國科會另委託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建置的移動式氣象雷達(TEAM-R),搭配架設於中大科二館C波段雙偏極化雷達,啟動二十四小時接力的風雨觀測。

----------------------------------------------------------------------------------------------

這是8/7的新聞
我想問的是

8/6 CNN以揷播的方式報導超級颱風侵台的新聞

8/7 我們的反應是這類帶著一點反諷而沾沾自喜的新聞

8/8 莫拉克帶來50年來最大的雨量

50年來最大的雨耶, 就算幾天前看不出, 難道直到來臨前一天也嗅不出一點端倪嗎???
千年殺 wrote:
南部會因淹水,魚塭是...(恕刪)

講那什麼話 這也是養殖戶的心血
那好了 以後有人就請不要吃養殖的魚了
有錢的話 請買深海魚或進口魚
謝謝!!
manheart wrote:
講那什麼話 這也是養...(恕刪)

正常人的話
失去的土地,永遠補不回來

有漁塭的人錢自己賺
淹水大家一起淹

PS我幾乎不吃淡水魚
jamisonchen wrote:
大家冷靜我覺得這位大...(恕刪)


臺北人是這樣嗎?

臺北一堆為了工作由中南部上來打拼的人,他們是如此嗎

樓主自己講的話都有偏差了 怎能期待這篇會客觀?

Hedi wrote:
臺北人是這樣嗎? 臺...(恕刪)


正因為是南部上來的
所以的確是這樣

我也是南部上來的
Hedi wrote:
臺北人是這樣嗎? 臺...(恕刪)


文章有寫某些
並不是說全部
怎現代人看字都看一半
之前的台北是大多數外地到台北工作
但現在的台北已經開始有人移入了
在外地工作真的很辛苦
辛苦您們了
但要記得教育啊
現在北部的小朋友就是這樣偏差
別說沒有
付出真心 才會得到真心 卻也可能傷得徹底 保持距離 就能保護自己 卻也註定永遠寂寞
南部農民 廢田改塭的政策 是農民想出來的 還是政府指導的 自己去G巴
話說 別把一切都推到地層下陷.....
虛胖說的應該是風力....不是下雨量吧
這次的颱風真的是走太....慢了
還好台中這邊還不算太嚴重
最糟的還是南部被西南氣流帶來的豪雨給害慘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