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貶值可以提振出口?央行快被學者跟政客擊倒了。


eugenelin wrote:
大大我想ThomasLin指的是海外的買方,所以會帶到後面台幣收益固定的情況下美金報價可以降低使產品更有競爭力,而您提的是國內買方,所以不應該拿來比較

總的言之對國內出口商而言,貶值對於廠商收益的增加往往大過成本的增加(非全部成本都美金計價,且成本通常較售價低),所以還是有利的


感謝解釋,我的想法就是這樣,只是寫的不夠清楚造成誤解。

宏觀經濟的複雜度實在太高,很難從單一面向去看,不過有件事情倒是很清楚的,就是在國內要下這些關鍵決定的官員真的對國際局勢要很敏銳,不然一但陷進去就很難爬出來了。
chin4001 wrote:
激動?不至於只是看不...(恕刪)


好啦,我把老李兩字去掉,你會不會高興一點?

至於升值對經濟的影響
短期內當然不會很明顯
但台灣企業開始外移是代價之一

錢淹腳目的歲月裡大家沒感覺
之後就知道了
而且後來台幣回貶也挽不回
oviraptor wrote:
好啦,我把老李兩字去掉,你會不會高興一點?
(恕刪)

有什麼高不高興?
只是你的話變成
台灣在 總統時代也是因為老美的關係
一路衝上1:27
原本淹腳目的錢就洩光光,連工作機會也跑光光了

那是什麼意思?

oviraptor wrote:
至於升值對經濟的影響
短期內當然不會很明顯
但台灣企業開始外移是代價之一
(恕刪)

感覺上你應該是沒念過經濟學
對國際金融上均衡匯率的決定及變動的原因並不清楚
當初台幣若不升值可能帶來的副作用
可能造成台灣的衝擊是很難想像的
那幾年台灣以美元計價的GDP大幅成長
也有部分是因匯率大幅升值而達成的

總之
匯率是雙面刃
升值或貶值都有優缺點
不是你所謂的單方面不利的影響
Izac wrote:
換句話說,只要政府拼...(恕刪)
老百姓就是這麼笨,錢變少馬上就會發現,但是錢變薄永遠都不會發現。

因為沒人教啊,而且愚民好控制。
想想我們的經濟學只有大學的商學相關的系所會教,其他的呢,很多可以說是沒有概念。
台灣是以貿易存活的國家,簡單的經濟學概念應該要作為高中職專科的基本通識科目。
RC-YUAN wrote:
在01果然有許多人憑...(恕刪)


我想請問一下這位專家
你的運輸難道是加水的?
不是去加油站加油?
還是台灣有產油?
小弟覺得韓國的情況比較特殊
像三星的營收就佔了全國GDP的25%
製造業裡的中小企業主要都屬於大企業供應鍊的一環
與台灣主力大多外銷不同
只要政府照顧好那幾間大公司基本上勉強可以顧好經濟
在調節匯率方面需考量到寡佔大企業的需求,也因此容易暴起暴落
不像台灣要公平顧慮到整體中小企業
當然他們人民會吃點虧
而且擁有國際地位的關係
韓國還有簽一堆貿易協定與中日美換匯協定,IMF的援助等等
台灣什麼都沒有
我想這是央行實行措施都讓人覺得保守謹慎的原因
一出差錯
我們的損害會比周邊國家來得更嚴重

感覺大家都說的好有道理

希望台灣能穩住自己的經濟
經濟問題要靠宏觀的戰略跟前瞻的策略作為
靠貨幣手段跟媒體吹捧是沒用 好好幹 誰都會支持的吧
像是之前民間罵了一年才出來的六大新興產業去哪了 還在推動嗎 沒吧
一個 圖窮匕現 只沉膩在綁樁固票的政府 經濟怎麼會好
都已討論快70樓,還沒有人拿出IS-LM-BP;AD-AS 出來討論哦
如果台灣外匯要貶or 升,可以在01討論出個東西
那也不用央行了

而樓主提到的學者
看看他的背景,會有這種批評也不要意外
彭總裁當央行總裁多久了,
在2008年前,那位林老師在當高雄市財政局長時,怎麼不出來批評
現在回台大當林老師,果然變成林老師
kkmobil01 wrote:
而樓主提到的學者
看看他的背景,會有這種批評也不要意外
彭總裁當央行總裁多久了,
在2008年前,那位林老師在當高雄市財政局長時,怎麼不出來批評
現在回台大當林老師,果然變成林老師
...(恕刪)



在台灣本來就是立場決定發言內容,
當然聽的人也是,
政治對立內鬥,
就是讓政府無法專業治國而以民粹治國之悲哀的原因,
一件事本來就是一體兩面,
沒有絕對好及絕對壞,
都有其利害得失,
但因政治惡鬥,
惟有鬥爭對手才能獲得其政治利益,
當然也因無水準之選民,
才會造成此亂象,
台灣自稱民主國家,
我看台灣離理性民主反而越來越遠,
剩下就只有無止境的政治惡鬥繼續操弄無知選民,
惡質民主環境將能繼續存在台灣,
台灣將繼續沉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