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無雙~武田信玄,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織田信長這四位在日本人眼中,誰有比較高評價?

我喜歡明智佐馬介,因為他在鬼武者裡面把織田信長砍了
昨日的浪子~柯林髮落, 今日的巨星~球德洛, 明日的傳奇~褲濕啦 , 永遠的女神~愛田由
tim901 wrote:
不過我有個疑問
傷人腦筋動那麼快
為什麼當初沒有引進中國北方的戰馬,進行繁殖或配種
反而有引進火槍


戰馬需要廣大的牧場來飼養
日本那時候有平原應該都拿來種稻
只有武田家的信濃或是東北比較多牧場

戰馬還要專人照料訓練
需要龐大的人物力
就算是歐洲,一匹戰馬的錢
好像也是步兵十幾年的薪水
宋太宗訓示公務員:「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tim901 wrote:
不過我有個疑問
傷人腦筋動那麼快
為什麼當初沒有引進中國北方的戰馬,進行繁殖或配種
反而有引進火槍

誠如上面大大所述,他們從小到大所學的兵法以及環境(多山少平地),都不太需要高規格的騎兵,
這算是一種自然演化,就像韓國的雪山特種部隊,

樓上某大大說的對,日本根本就不太需要騎兵為主的戰役,何必花錢跟精神去研究不一定能派上用場的兵種
而且當時水路比較發達,當海盜可能還比較容易讓大名來拉攏你呢

白色の瞳 wrote:

我對信長的看法是[為了達到目標,突破所有阻礙]

我對秀吉的看法是[為了達到目標,使用任何手段,使局面轉為對自己有利]

我對家康的看法是[為了達到目標,就等到適當的時機在採取行動]

我對信玄的看法是[既生信玄,何生謙信]


+1,我還認為信長有可能推翻天皇制或者自己登基。。

前面還有人說的楠公,應該是軍神楠木正成吧,實力和理念當然是一等的,不過日本戰爭規模稍小了一些。
看到有大陸網友的發言,覺得還滿好笑的:

日本战国?只是几个村长和几个镇长打来打去,最后叫织田村长打赢了而已。如同楼上所说,日本打仗的时间都是很固定的,因为大家都清楚,仗什么时候打都可以,但是耽误了收粮食是要饿死人的,所以八格丫鲁的都去给收粮食去。
那个时候的日本兵主要以拿着竹矛、火枪的足轻(轻步兵)为主,能有涂上漆的竹甲那就是武士的待遇了,只有家主和少数的家将才能搞到一幅铁甲.....

别因为游戏或影视作品就高看了日本战国的情况,那是因为日本现在发达了,想找回历史的荣耀。
日本战国时期他们打仗的时候还要避开播种和收货的时期,因为要务农,否则没吃的。具体打仗也就相当于中国一个村长带领一村的人打另一个村长。人数少,几百几千人,规模小(相对于中国动则几十万大军确实不算什么)。打去打来有的所谓日本名将终其一生也就相当于占领了云南、四川省的某几个县。什么织田信长三段击之类的,完全不值一哂,看看差不多同一时代,一次对付几万骑兵的明朝是怎么用火器的,那时候对付的可是上一个朝代几乎统一世界的蒙古骑兵。
日本战国时期只有武士吃的比较好,能吃到白菜叶子。。。其他足轻之类就盐和味增和糙米饭。
大部分光着身子,如果有点身份的裹个兜裆布,然后就对敌人大叫:你想试试死一次看吗?

明清交界,是中国与世界的分界线。现代社会很多东西,无论好的坏的,都可以追溯到那个时候。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並不構成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

fatearthling wrote:
看到有大陸網友的發言,覺得還滿好笑的:


其實他說的很中肯阿
wrote:
史實都是無馬的
日本馬矮小,主要用來運貨、傳令

縱使將領可能有馬騎
但要打真軍硬幹時,一樣必須下馬作戰
---------------------------------------------------------
你前面說馬只是運貨、傳令用,打仗時騎馬還要下馬作戰

你真是不懂我的幽默
我只是要強調打真軍硬幹無馬步兵

wrote:
重點不是有沒有馬

可以參考一下文史資料
各大名部隊編制這一部分
就可以知道馬是用來幹嘛的

重點在於有沒有"專職作戰且具規模、可主導戰局的騎兵
-------------------------------------------------------------
後來又改口說,重點在於有沒有"專職作戰且具規模、可主導戰局的騎兵
所以你是承認馬除了運貨、傳令之外可以用來作戰的。


看到一堆打GAME打太多被洗腦的人
想認真一下又被栽贓
你要認為這叫改口,那就這樣想吧

旗本、母衣...等,由小姓長大之後擔任的親信部隊
職責是保護主公、聯絡軍情(傳令)沒有錯
但這些都非作戰主力,主力還是那些農民足輕

你所謂的作戰,那要先把作戰兩字作定義
看是單純指刀、槍、箭、肉搏
還是把運貨、傳令....等等,後勤通信劃入

看來你擺明了就看不起後勤通信


50隻馬太少了
光用來傳令護衛就不太夠了

之後會不會發展成為大規模,完全是你的推論
但前面就講了,請去找找各大名的部隊編制史料
人與馬是混編在一起的人獸共通作戰
馬匹主要在編制內是當馱獸之用
沒有去設計一個有大數量、清一色騎兵編制的戰鬥部隊
頂多是幾百人組成的別働隊擔任破壞、干擾為主的目的

我只想說
史實並非像信長野望一樣,弄個1000人,生個1000馬
就可以組成單純軍種的騎兵部隊,然後去踐踏步兵

有興趣可以去相關各大論壇,去看看文章
搞不好還會引到我的言
日本戰國時代有沒有騎兵已經說到爛了

taisheng wrote:
源義經乃是個騎兵戰術的天才

在那個時代,馬以騎射為主,身上穿的是大鎧
到了戰國,才改拿刀槍、穿具足(活動靈活方便斬殺)為主流

在這要討論,還是要辯論
我都沒在怕的
鷹有時飛得比雞還低,可是雞卻永遠不能飛得像鷹這樣高
別吵了~不管是看日軍戰爭和西洋戰爭, 我都是看到步兵在打架,差別在武器長短而已
另外上杉強不強,就讓春日的表情來告訴大家!!



















小弟也是日本戰國迷+城堡迷

之前去中部地方自助旅行有特別去了一下關原

在今歧阜縣靠近滋賀琵琶湖左右

其實附近真的山很多的

平地不太多

所謂的古戰場其實就是一堆小山丘裏夾雜一點平地而已




到底有沒有騎兵呢?我還是覺得有啦~

德川家康 從小就在東海道之霸主 今川家當人質, 所以培訓出強悍的忍字訣
也因此而忍到了天下, 以國情來說, 我想日本人對其評價應該比較高
松平竹千代 松平家康 德川家康 一路忍!真佩服


織田信長 靠著高瞻遠囑引進了不少新觀念,但也因為晚年對家臣的不信任感
(畢竟當時有許多的下犯上 也經歷了很多背叛事件(尤其是妹夫 淺井長政..)
招致了家臣的不滿(明智光秀),最後也是下犯上被ko...唉
愛才但又難以惜才, 如果當初沒有嚴苛的對待下屬,或許會有另一番新局面
不過其子嗣才能較為出眾者,也早在戰役中掛點...不知道會不會像秦朝一樣


武田信玄 算是中期不錯的猛將, 智勇兼備 家臣各有所長
對所以跟當時東海道霸主今川家 雄據難攻不落小田原北条家 上杉互別苗頭
一心想要上洛,但是受制於織田的崛起,功敗垂成


豐臣秀吉 平民百萬富翁的代表作, 信長掛點以後 擅用謀略接收了其霸主地位
一生評價都往小聰明方向撰寫, 我想應該是因為非武士正宗的關係吧
可惜後繼才能不佳, 加上文官當政, 拱手讓出天下

=============

所以應該德川評價較高(持有政權最久應該有也有差)

雖然我比較喜歡信長跟信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