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是發自內心的
並非只是有貼那張貼紙才叫博愛座
有能力把位置讓給更需要的人就是博愛座
舉例親身經驗
某天我坐在沒貼博愛座的位置
也就是一般座位
後來下一站我看到某位孕婦上車了
而我起身跟他說這位置給你坐吧
對方說不用拉
我說沒關係 我要到站了你坐吧
^^
看出什麼了嗎?
我一定要讓座位嗎? 不一定
孕婦一定要接受嗎? 不一定
他一定需要嗎? 沒關係我不需要座位
我一定需要嗎? 沒關係你不需要站著
謝謝 不客氣
博愛是發自內心
隨時隨地都可以
不是只有貼了那張貼紙才叫博愛座
對方禮貌性的拒絕我 也算博愛
我禮貌性的讓對方坐 也是博愛
對於我來說根本不需要那張貼紙的博愛座
人有心每張座位都可以是博愛座位
那一張貼紙 那一各座位
只是造成人性醜陋互相更展露出
那一張貼紙 那一各座位
只是造成彼此需要座位的人去搶食
人性內心的醜態就因為那一張貼紙
不可悲嗎?
博愛此舉建立在良性互動 共勉之
看了一下上面的告示,大意是:本座位是給「老弱婦孺」坐的,其他人請勿佔用。暫用可以嗎?
「老弱婦孺」
老,要多老才算老?
弱,怎樣的人才符合弱?
婦,指的是孕婦,比較沒爭議。但,有些女性小腹就是比較肥,讓她座會遭白眼。
孺,多大的小孩才不算孺?
問題不是在「博愛座」這個問題上,而是「同理心」。
有些年輕人、中年人也許外表看不出來,但她(他)是個病人,身體非常不舒服(虛弱),極需座位休息。
座位,是給需要座位的人坐,而不是靠法律來規定誰可以坐。
不然乾脆規定所有的捷運、高鐵、台鐵的第一個車廂為「老弱婦孺」車廂。
搭車前請至各車站服務台換(領)證,始可進入該車廂。
《夏日大作戰》不過是一部卡通,竟也能如此感人。
米思特 wrote:
什麼是博愛座?博愛是...(恕刪)
博愛座是priority seat => 優先禮讓老弱婦孺
大家有發現一件事嗎?通常被報導的狀況都是"老"指責年輕人不讓座.
這代表:指責對方的"老"人認為比自己年輕的人坐博愛座是該被公然辱罵的
=>但卻不去思考:坐著的年輕人可能真的是不舒服,或是在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地方有殘疾,
反正罵了再說,再者要逼坐著的人提出自己有坐著的理由
=>反向思考,為什麼坐在非博愛座的人看到"老弱婦孺"覺的自己沒讓位的必要性?
強制立法後,要如何取締? 會有多大的成效,要有捷運/公車警察在車廂內巡邏嗎?
=>就像紅燈禁止右轉(但在沒警察,車少,冷門時段,沒有攝影機的狀況下),有多少人乖乖停在那裡等
但怎麼都沒鄉民要把前車紅燈右轉的行車紀錄畫面po到youtube?
人民生活素質的培養真的很重要,立法不就是呼口號罷了.
米思特 wrote:
什麼是博愛座?博愛是...(恕刪)
我又中了你什麼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