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是否該先統一漢字?


robertren wrote:
當然如果你認為我們可以放棄一切去依附在日本之下達成所謂的大功一件的話...(恕刪)


可能我的表達能力不好,但我真的沒任何意圖要「放棄一切去依附在日本之下」。是哪一句話引發您這樣的憂慮呢?
別吵了 OK?

學學人家韓國人的字簡化到用OO跟XX

我OO你的XX

多麼言簡意賅


日本 不會理你吧~~
他們認為他們用的才是正統漢字 !

音浪太強~ 不晃會被撞到地上 !

pcking wrote:
別吵了 OK?
學學人家韓國人的字簡化到用OO跟XX
我OO你的XX
多麼言簡意賅.(恕刪)

完全使用OO跟XX,法律,論文就寫不出來
韓國還是使用漢字,而且他們的漢字沒有生出俗寫字
完全是最傳統的漢字
樓主的構想是一個很宏大的企圖, 但基本上這是Don Quixote式的想法, 除了無法抗拒政治外, 也包括難以想像的學術參與和複雜工作.

文字與語音的演化除了習慣外更反映政治現實. 舉西夏與東巴文字為例, 前者因政治因素而滅絕,後者則因書寫繁雜不易推廣, 只成為觀光樣板而失去文字的流通意義. 文字與語言作為文化載體,勢必隨著生活而成為一個不斷演化的'類生命體', 所以我們可以推斷, 沙禰, 剎那, 因明, 菩提等詞不會出現在漢朝以前的生活用語中; 所以, 文字的考證無形中包含漢民族和周邊民族互動的考古工作, 例如如何得知目前在日韓越南等週邊地區的用法才是中文原意, 才得以還原文字與詞彙出現的原貌, 其中牽涉很多的文字例如八思巴, 通古斯, 吐火羅, 古回鶡等文字之學者進行相關考證, 恐怕只能求諸大陸.

前此, 有網友提文討論閩南語有音無字的問題, 學者章太炎, 梁啟超也曾提出類似問題; 問題就在,文字與語言, 尤其是語音的演變, 缺乏學者持續而有系統的研究. 雖然無法完全精確, 幸好我們還有說文解字, 康熙字典, 唐韻, 廣韻等著作, 得以讓文字與語音在世代傳遞上, 不致產生太大差異. 但要作為學術研究, 恐怕就不能便宜行事, 勢必牽涉到上述的考證與考古工作.

大陸推出網路版新華字典, 其中除列舉單字字義, 筆順外, 另包括唐音, 國語, 粵語和閩南語讀法
http://tool.httpcn.com/Html/Zi/24/PWKORNILMEUYDXVB.shtml; 看到教育部在推廣閩南語教學的作法, 台灣在這方面又讓大陸著了先機. 島內的無厘頭作法, 只會讓國際間的漢學家看笑話.

在美國讀研究所, 只要考過GRE, GMAT, 認識的英語單字大多超過一萬以上, 但國內研究生入學考並未對中文進行要求,認識的中文字恐怕就在常用的幾千字打轉. 這種落差同時反映在小說上, 先不論思想層次深淺, 光書中使用的語彙多寡就可明顯看出世代落差.

附圖是康熙字典中樓主所舉'嶋'字的一頁(筆者汗顏居然不識大部份的字)供諸網友參考.
http://tool.httpcn.com/Html/KangXi/Pic/319.shtml#嶋

此外, 中文和日文間的混用不僅只是借用漢字, 有些讀音都直接使用中文讀法, 如資料(しりょう), 佞臣 (ねいしん), 試驗(しけん)等, 所以, 我不認為台, 日統一漢字是在學術上或常理上合適的作法.
你把香香鍋大國韓國放在哪裡?要改也應該先把什麼鬼首爾改回漢城才對吧...
這個問題自從我將數十TB的A片資料用記事本建檔後就發現了
所以一遇到女優姓名或片名含有日文漢字時我會刻意改成中文
pinget9 wrote:
原來有時候在存純文字檔時
會出現怪問題
就是有這些字的關係...(恕刪)
蔡依倫,遥めい,李寶英,河智苑,韓藝瑟,朴寒星,樸敏英,李智雅,尹恩惠,蘇怡賢,韓藝真,宋慧喬,新垣結衣,Tiffany,T-ara,AOA,Rainbow
這篇... 起初我也以為是與文化政治等等有關
但看完全部之後, 才知道原樓主的意境



大家再從頭看一遍啦

樓主的主張比較傾向於"數位編碼法"
並不是在討論文字的涵義或是文化背景...等等之類的









只有直白沒有婉轉, 如有不禮絕非故意

豬在台南 wrote:
...樓主的主張比較傾向於"數位編碼法"
並不是在討論文字的涵義或是文化背景...等等之類的...(恕刪)


如果是這樣, 已經有人在作"中日韓越統一表意文字"(wikipedia), 但有些字如台灣作撇「戶」、中國香港及中國作點「户」、日本作橫「戸」, 卻無法一字一碼, 硬要變成一字多碼, 就牽涉到政治問題, 必須回到文字的本源, 這就是我所指, 文化學術的部份. 如果無法拋棄政治立場, 就是目前的情況.
先父為出版界大老,退休前為某報社副社長,也在世新敎過書

這問題聽他講過很多次了

文字就是藝術,文字就是文化

何必一定要搞個車同軌,書同文呢?

老蔣到台灣後,其實對文字語言沒有特別要求(這是有原因的)

到小蔣主導時,規定的"標準的中文字,標準的讀音"

這件事造成出版界與藝文界相當的不滿

扼殺了許多文藝界的菁英!(真的幹掉不少人)

難到現今的社會,還要搞個新聞局長弄個文字獄?

何仿用輕鬆的心情看待這件事

文字就是藝術與文化的一部分,會隨著時間的流轉而變化!

搞不好幾百年後,全世界都用土星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