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明白,究竟什麼時候開始,「『消費者不清楚店家的活動內容是什麼』是一種錯」。如果這樣都被認為是「澳客」,那我就真的不明臺灣人的消費意識(Consumption Concept)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了。原來有這麼多人都認為,「當消費者對店家的活動有誤會時,就沒資格得到友善的解釋、沒資格得到友善的銷售態度」。~~~~~~~~~~~~~~~~~~所謂的鄉愿,指的是什麼呢?就是「凡事都『不在乎』是非對錯」。表面上看,是處處與人為善,其實在四處求和的同時,是「出賣了道德、討好了罪惡」。何謂道德?道德有分為私德與公德,而我們最常談論的公共道德,指的就是在一定社會文化的範圍之內,為求集體利益而形成的公眾行事標準。無視這個標準、不在乎這個標準、對這個標準沒有概念,就會為了少數人的利益而出賣了公眾的利益,甚至是在出賣公眾利益的同時、出賣了自己的利益。~~~~~~~~~~~~~~~~~~什麼叫做「有錢就是老大」呢?什麼是「老大心態」呢?老大心態是一種權威的心態,是一種以階級意識來強佔私利的心態。難道「一個消費者不明白店家的活動內容」是一種錯,而犯了這種錯、因此「被店家給無禮對待」以後,在合法的範圍裡「以消費者的身分,爭取自己『應被店家合理尊重的權利』」,等於就是一種「消費者為了想以消費威權來強佔私利」、所以對店家施以的消費霸凌?如果這就是臺灣人的消費意識,那臺灣人不是鄉愿是什麼呢?
不想說了 wrote:支持樓主服務員多提醒一下,是會怎樣啊,是會少一塊肉嗎?多講一句話是會怎樣,,會要他命嗎?明明知道老人家明點錯了....還在那邊都一樣嗎?都一樣嗎?都一樣嗎?還在那邊是否哥喔 原來這樣的人真不少你確定沒有在現場"是"跟"否"嗎??
小旋風999 wrote:別氣了偷偷告...(恕刪) 豆子絕對不一樣喔就連在好士多買的星巴克豆子和店裡喝的都不太一樣而且每年的豆子名稱一樣,但是味道卻會不一樣比如說 佛羅納這款豆子,兩年前好喝的要命油香夠,餘韻足,現在又酸又虛 實在難喝不過最近新出的中度烘焙我覺得還不錯有派克市場的靈魂但是之前的漲價是讓我一口氣減少次數的主因國際咖啡豆報價降40%,且我只喝黑咖啡也不關牛奶事為什麼我的本日也要漲價,怒ing喝咖啡其實就像每人喜歡酸甜苦辣不同有時看到好機器配爛豆就很難過...我沒在說新莊ikea拿台wmf. XD
catmoo wrote:豆子絕對不一樣喔就連...(恕刪) 星巴克在西雅圖capital hill 咖啡的一級戰區生意真的不怎麼樣路口類似攤販的咖啡店 (沒位子)生意都比星巴克好被逼得不得已只好把星巴克招牌卸下換一個名稱 15th Ave Coffee & Tea不過最後也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