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411595.shtml
前幾天看到這篇, 也勾起我在兩年前的一段回憶...
2010年的九月底, 那時我失業,考完多益一個星期後的某個非假日, 開車到台中望高寮
記得當下大約是中午時分, 那時望高寮公園重新整修後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我一個人站在高處看著台中的風景
剛好路邊一個歐吉桑騎著一台風光125, 下車後跟我搭訕
近看才知是一個年紀滿大的外國人, 問我 "Speak English ?" 我用英文回答他; "一點點"
結果沒十幾分鐘跟他聊的滿多的, 原來他是個美軍退役人員, 在四、五十年前, 他待過滿多台灣軍用機場的
還直說台灣是個很美的地方, 隔週還要去東部玩; 當下還拿出他的居留證給我看,
我只記得上面中文字"歐金",有問他年記(印像是74) ,但忘了問他英文名字
巧的是, 後來我進了中部某外商公司, 雖然現在已經離開了, 但那時的同事也有美軍海陸退伍的
請點我ID看精彩文章
個人積分:18分
文章編號:38956449
個人積分:16分
文章編號:38957029
尼斯 wrote:
裕隆1953年才成立,那蘭美達1964才發表,
Innocenti 1947 年就開始製造 Lambretta,裕隆是後來才跟 Innocenti 技術合作生產,
所以應該是美駐地人士自己帶進 Innocenti 製造的 Lambretta。
五零年代開始,台灣每千人有一人有汽車,每一萬人有兩人有機車,
街上的新車大多是美國人所有(當時駐台美方人士不算少),
有車的台方人也大多是精英階級,五零年代末,台灣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昇,
但也還在一定階段,當時美相關人員在台已超過一萬人(六零年代來到兩萬人),
所以帶進一些外來品並不令人意外。
當時美方人員也大多集中在台北,
所以在台北的確有機會看到一些外來舶來品。
個人積分:26分
文章編號:38964520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不知為何我比較喜歡以前台灣樸實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