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1980年代為何在經濟發展上可以大爆發?


Youfown wrote:
因為當時1980年代台灣還沒出現三大亂源(反核,廢死,人本)


你錯了

因為當時理盲濫情的民眾還未成為社會最大的亂源

請問你對那些組織了解多少?



是國家資本主義的路子

這種國家資本主義是由俾斯麥所發明的
再由日本維新傳到亞州
二戰後日本,台灣,韓國,新加坡,都採用這種方式
香港除外
這種主義,由政府主導一切,從產業發展秩序,訂價,產業家數等,都由政府下批文審核
過去日本由通產省主導(現在已改名了),台灣由經濟部主導

所以這種主義道最後都會被稱做如,日本株式會社,韓國株式會社,最近的中國股份有限公司

國家主義最後一定形成貪腐嚴重
如黑金財閥,黑金文化
中國與韓國就是一例
兒我们台灣與日本在90年代時,便以開放政策,解決此問題

國家主義最後都會落入日本台灣目前的困盡,中國也是

enzolin168 wrote:
是國家資本主義的路子

這種國家資本主義是由俾斯麥所發明的
再由日本維新傳到亞州
二戰後日本,台灣,韓國,新加坡,都採用這種方式
香港除外
這種主義,由政府主導一切,從產業發展秩序,訂價,產業家數等,都由政府下批文審核
過去日本由通產省主導(現在已改名了),台灣由經濟部主導

所以這種主義道最後都會被稱做如,日本株式會社,韓國株式會社,最近的中國股份有限公司

國家主義最後一定形成貪腐嚴重
如黑金財閥,黑金文化
中國與韓國就是一例
兒我們台灣與日本在90年代時,便以開放政策,解決此問題

國家主義最後都會落入日本台灣目前的困盡,中國也是...(恕刪)


有些不同看法

國家資本主義,這看法我基本同意,但是日本和台灣以開放政策解決此問題了嗎?沒有!只是換了一種形式而已。美國的腐敗也很嚴重,政治獻金,議員遊說等各種不同方式的合法黑金,台灣,日本也大抵如此吧。

前面你提到新加坡了,可是後面怎麼不提新加坡了呢?很明顯,新加坡做的更好一些。
對於國家資本主義,要探尋另一種出路,不是說日本台灣這樣了,大陸也要跟著這麼走。
打破思維定勢,不然沒有創新也沒有發展,只是在走別人的老路,大陸的領導人很明顯已經意識到這些了,但是能不能走出一條新路,誰都不知道。
現在就是太自由了才會造成不進步

建設 沒有過環評就不準建設

加上太多人都認為東西夠用就好 才會造成消費進步緩慢

人家在用4G網路 我們還在用3G網路 還很開心的說好用~~

知足是件好事 但知足影響到國家產業建設 就會被成落後國家

自我感覺良好(滿足)就是台灣退步的主要原因~~
自我感覺良好是阻礙國家的進步~~不是愛國的表現~~

小風 wrote:
現在就是太自由了才會造成不進步

建設 沒有過環評就不準建設

加上太多人都認為東西夠用就好 才會造成消費進步緩慢

人家在用4G網路 我們還在用3G網路 還很開心的說好用~~

知足是件好事 但知足影響到國家產業建設 就會被成落後國家

自我感覺良好(滿足)就是台灣退步的主要原因~~...(恕刪)


沒有過環評就不準建設 我感覺挺好的呀。

知足挺好的,不過就人的本性來說,知足一般是因為沒有體會過更好的東西或競爭太少。

3G一般來說也夠用了,台灣好像也沒有跟4G相關的產業吧,不需要急著上4G,可以先發展其它的,發展總是有個重點的。大陸急著上4G是因為要完善自有的TD-LTE 4G標準,還有華為、中興這樣的設備廠商等很多因素。

一切隨風去 wrote:
有些不同看法國家資本...(恕刪)


新加坡不是比較好,
只是他們政府控制比台,港,日,甚至大陸都嚴,
社會禁聲所致.

新加坡拿外匯成立主權基金,
然後叫總統夫人當老闆管理,
金融海嘯虧了一屁股,
居然全國噤若寒蟬.

老闆夫人公開抓權抓錢.
這種事不要說台,港,日聞所未聞,
毛澤東後的大陸,今日北韓都還不敢如此哩.

es4241 wrote:
新加坡不是比較好,
只是他們政府控制比台,港,日,甚至大陸都嚴,
社會禁聲所致.

新加坡拿外匯成立主權基金,
然後叫總統夫人當老闆管理,
金融海嘯虧了一屁股,
居然全國噤若寒蟬.

老闆夫人公開抓權抓錢.
這種事不要說台,港,日聞所未聞,
毛澤東后的大陸,今日北韓都還不敢如此哩...(恕刪)


金融海嘯這個,很多人跟我說大陸不出手,香港一樣頂不住,當時很多國家都被玩了,弱小隻能這樣。

一切隨風去 wrote:
看問題如此簡單,台灣人的世界觀都這樣嗎?那真是堪憂了呀。

升值貶值各有優缺點,比如說個最淺顯的,台幣貶值可以增加商品國際競爭力,促進出口,促進出口又可以拉動就業,增加和提高外匯儲備。所以很多時候日本,韓國這些國家都會讓自己的貨幣貶值。

貶值當然也有不好的地方,比較就削弱了國際購買力,貨幣升值和貶值要好好把握,不是簡單的升或者貶哪個好的問題。


我的重點在於讓市場決定台幣的價值,但是似乎不同意這個觀點的人都直接認為那就是台幣要升值. 如果是,就表示也認同台幣是被低估的. 80年代的台幣升值或許不是完全市場機制決定的,部分是美國的操控,但是台灣整體經濟並沒有如此就垮了,還是成長.

您說的沒錯,昇或貶都有利弊,就像寓言故事中有著種田和賣傘的兩個小孩的父母, 他們不知道該祈禱應該下雨還是放晴. 如果為了出口競爭的利益讓貨幣不升甚至貶值,是會有您提到的好處,但是到底是長期的利益還是短期的利益? 日本70年代出口一堆腳踏車,後來因為日幣升值腳踏車市場被台灣搶去,但是人家可以發展汽車工業. 控制貨幣市值對我來說是個保護主義的副產品,如果台灣各產業需要繼續接受保護才能生存那我也沒話說.
民風純樸 , 同行競爭比較少 , 人民野心較少 , 資訊不透明化 , 所有資訊都以官方為準

說真的 , 以前的人並沒有比較有錢 , 也沒有賺比較多 , 當時的工作環境是只要有錢賺就

可以了 , 民風也比較純樸 , 認為吃虧就是佔便宜 , 大部份人吃了虧都是自認倒楣而已

加上資訊不透明化 , 沒有地方發聲 , 所以引不起抱怨漣漪 , 也可能是國家當時經常性

的信心喊話 , 加上獨裁政權 , 還有當時部份有能力的官員作為 , 種種巧合因素 , 形

成了當時繁華的假像 , 人民對國家有信心 , 對未來有希望 , 所以人人都敢花錢 , 也

因為人人敢花錢 , 就更加促進經濟發展了 , 另外還有國家對於商業行為的管制也佔很大

的部份 , 用個不恰當的說法好了 , 有聲光場所的國家 , 如酒店 , 特種營業場所 , 經

濟就會比較發展 , 因為男人賺了錢 , 有部份的人下了班就會去玩樂 , 促進了另一個金流

, 而特種行業的人因為賺了這個錢 , 也容易賺 , 所以花錢也大方了起來 , 起碼促進了化

妝品店 , 酒業 , 服飾業 , 總之就是良性循環 , 雖然大家可能不齒這個行為 , 物化女性

但是撇開性別問題來講 , 這個行業也是個工作不是嗎 ? 最起碼你在這個行業才有機會看到

男人出手大方...其他哪有這個機會讓男人花錢這麼不手軟呀 ?

以上其實還不能道盡所有原因 , 畢竟有太多的因素 , 讓大家以為1980年代的台灣經濟發展

比較好 , 其實真能說好的就是當時的工作環境是真的不錯 , 人人有工作 , 大家有飯吃

而不是像現在的 , 錢都在財團手上 , 而財團有錢就更能壓榨其他人的利益空間...

es4241 wrote:
新加坡不是比較好,只...(恕刪)


老闆夫人抓權抓錢
台灣有阿
比二要兩億
那個就是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