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9999 wrote:
要說有建設性的回答 ...(恕刪)
台商也有往越南, 東南亞的。。
你也可以順便說說。。。
順便告訴你, 我以前在中國長註。。
有遇到韓國三星重工的,他的的pay比我們高很多。。。
那里也有很多日本人。。
奇的是,別人都不會有問題, 就偏偏 我們有問題。。
產業外移到中國的, 比比皆是。。。
不知你有何解釋? 人家的薪水為什麼愈來愈高??
像他們的員工福利是免費打高爾夫,網球。。。我們咧? 你想知道嗎?
一週操六天,沒幾個月,全中國被我跑十多個省。。
可能是我不夠努力吧。。是不??
老話一句。。綠丁丁很多, 明天早上01上班時,我看又要換帳號了
綠丁丁的世界 = (台灣 vs 中國) + 美國 + 日本
====================
這個問題的答案, 就在版規上。。。
cyberforce wrote:
現在人工作的態度跟努力跟二十年前無法比
憑什麼享有二十年前的高成長~~~
當年不是因為台灣的工作態度跟努力
而是台灣的低廉勞力成本所擁有的相對優勢
當時歐美外資不捨棄自己國家的高成本
為甚麼要選擇台灣等國家發展製造業?
讓台灣的經濟達到高峰....
當然目前都選擇到中國或是東南亞 非洲等地方了
台灣人的勤奮是優點沒有錯
二十年前的前輩付出的心血我們也都知道
目前時代不同 光是拼命跟努力是活不下去的
今天換成你是資方
工作的態度跟努力是考量嗎?
哪邊可以賺錢才是重點....
二十年前我們的工作的態度跟努力會贏日本人嗎?
現在日本人為何往其他發展中國家尋找出路呢?
現在人工作的態度跟努力跟二十年前無法比....
我想不是這個問題的答案....
經歷過那一段黃金歲月的前輩們...
難道都喜歡看輕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嗎?
我也許還不夠年輕...不明白前輩們的努力跟犧牲
我也不夠資深.....可以看輕我們國家的新血....
就算只有zaku 也可以把Strike打下來..
fc9999 wrote:
我提的比列 你好像選...(恕刪)
我也是情願過去工作的。。非指派
只是沒想到會那麼操。。。
至於說您是怎樣, 我不清楚
但總的來說,在大陸的台商很少聽過不操他們的台幹的。。。
我不是中國通,但只告訴大家我所看到的。。。
你開公司你當然去球場。你的員工你有支付他們去嗎?
至少我的大陸朋友(她在日商服務), 他們打網球公司出錢。。而重點是,他們有一堆大陸員工
可否以你看得很多的經驗,告訴大家,那家台商員工福利很好。。。
好到什麼程度,而大家關心的不是老板, 而是員工福利
以前我剛畢業時, 公司提供的年度travel是美國或australia, 現在呢?
年紀愈大,愈不努力?所以最後變國內旅遊??
至於說從以前的派遺到現在的志願,不代表那里進步神速嗎?如果你真的是老板。我是不願意在你手下做事的。。
晚安。。。
而是台灣的低廉勞力成本所擁有的相對優勢
當時歐美外資不捨棄自己國家的高成本
為甚麼要選擇台灣等國家發展製造業?
讓台灣的經濟達到高峰....
當然目前都選擇到中國或是東南亞 非洲等地方了
台灣人的勤奮是優點沒有錯
*******************
這樣說可能會有問題
非洲地區人力成本更低
為何要選擇台灣??
除了區域以及經濟的特性外~~
你認為~~是因為老外過來發展製造業~~才造成台灣勤奮的工作態度與努力????
----------------------------
二十年前的前輩付出的心血我們也都知道
目前時代不同 光是拼命跟努力是活不下去的
^^^^^^^^^^^^^
能不能活下去我也不知道
但是我知道如果選擇不努力......肯定活不下去
今天換成你是資方
工作的態度跟努力是考量嗎?
^^^^^^^^^^^^^^
工作態度跟努力當然不是唯一的考量~~~但是卻是所有考量中相當重要的吧~~~
聰明,有創意,技術好~~但是卻不把工作當一回事~~這樣對公司能有多少幫助...
----------------------------
哪邊可以賺錢才是重點....
二十年前我們的工作的態度跟努力會贏日本人嗎?
現在日本人為何往其他發展中國家尋找出路呢?
^^^^^^^^^^^^^^^
哪邊可以賺錢??這種問題光靠想想就可以找到答案嗎??
我不認為工作的態度跟努力需要跟日本人比~~
但是我知道找尋出路不是想一想~~講一講~~看看書~~~就可以做到的
也不是睡睡覺~~作作夢~~出路就會靈光一閃的出現~~
就算出現了~~不去嘗試也無法實現
不努力去做~~不由失敗中去找尋~~~那出路要怎麼找~~~
現在人工作的態度跟努力跟二十年前無法比....
我想不是這個問題的答案....
經歷過那一段黃金歲月的前輩們...
難道都喜歡看輕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嗎?
我也許還不夠年輕...不明白前輩們的努力跟犧牲
我也不夠資深.....可以看輕我們國家的新血....
^^^^^^^^^^^^^^^^^^^^
我想這跟看不看清無關吧~~
不好意思~~我只是把問題拿出來討論~~
年輕人有的是時間~機會~體力~~就算被看輕也是潛力無窮
cyberforce wrote:
我老家在屏東~~~我...(恕刪)
cyberforce兄跟我回憶一樣耶
高雄人逛大統百貨
哈..我以前也超興奮的
可能是地區性差異
以前我家窮困
連喝汽水都很高興
然後一些所謂高檔的東西(電腦,冷氣,錄放影機等等)
家中只要有那玩意就超高興
任天堂(遊戲機) 家中有的不多
通常假日大家都會到有那些玩意的家去玩
若干年後
我看到的事這樣(包括我自己)
買東西先看製造廠地(日本歐美優先...)
穿鞋不是nike 就是其他名牌(我記得以前都穿夜市貨)
一台咖啡機我花好幾萬買包括現在用的NB
大家可能花幾萬買腳踏車 DSLR...人手一台DC MP3
可在經濟最發達的年代,您跟老媽說,媽媽我想要
一台PS3,一台PC,一台普通DC,一台Mp3加上手機
我想折合以前的前可能也要個兩三萬
就我國小唸到高中經驗這樣人不多
可是現在就我看到的現象,有這些配備的到也不少更貴的也有
現在一到假日要去外面吃東西要先訂位(就我粗淺的了解,小時候吃外食是一種享受)
然後我印象中老爸老媽老姊辛苦工作...然後過著簡樸生活
寫得有點混亂
不過就我的看法,生活水平提升很多(如果跟以前比較)
可我也不否認開板的跟日本比較雖然我覺得有些數據有待商量
不過我覺得輕鬆看待這也是好事
現在至少會拿來跟日本比較一下
說實在話在20年前大家所謂"高經濟成長","台灣錢淹腳目","台灣最輝煌的時代"
我們會去跟東京或是紐約比消費力??我個人以為不會
從正面角度來看這也算一種進步,當人比較結果有些不如人意,這也不能自爽
還有從大學畢業生起薪
這點小弟有些話想說
到底啥叫大學畢業生??
以現在可能有90%的錄取率加上台灣人"奮發向上"努力要學歷的現象來看
我隨便的算一下
以前可能有33%升高中,33%五專,33%高職,1%沒唸好了
就以前經驗,幾乎算是高中才會升學,考上大學機率約是30~40%
所以同一批人 可能只有大概(40%*30%)也就是12%的人可以唸大學
現在的話大概我想超過50%出來學歷是掛大學的
所以要拿以前的大學畢業生平均來跟現在比較是很奇怪的,至少也該做個比例,
類似拿十年前的學校畢業生畢業跟同樣學校畢業生畢業去比才會有趣一點
再加上台灣薪水的獨特性(底薪低,獎金股票高),所以其實真要比比底薪我覺得有待考量
寫那樣多
我的結論很簡單
1.在談論輝煌過去的時候可能要想想當時的生活水平,你要回到那種生活嗎??至少我不要
2.類似貧富不均等等可能是個趨勢,往後看是沒有用的,不如想辦法讓自己往前看
3.所謂的大學生底薪那樣低,是不是不見得要往上一直唸下去,找個有興趣的工作也不賴
4.以後我不知道,就現在而言,要富有,要創造自己價值,不過以現在情況來看,就算缺乏
自我價值至少可以靠勤奮勉強糊口(想起20年前大家也是這樣過的),也許未來個人價值很重要
可是如果沒個人價值又不勤奮那真的會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