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667877 wrote:
我不相信哪一個經營困難的企業,
無法做出很漂亮的轉型中期企劃書.
那些營業預估的假設,他都很懂嗎?
他真的就這麼厲害看人不會走眼嗎?
幾年前金融風暴時,
那些企業負責人.
誰會認為自己撐不過去.
你借錢給這些人,風險這麼高,
頂多利息收高一點,長期對公司收益又不會高多少.
但是倒了一筆,其他的收益都補不回來的.
但如果去創投就不一樣了,
倒了幾筆也沒關係,只要一筆成功,就是好幾十倍的收益.
所以建議編劇,他不應該去證券,應該去創投.
但是證券業比較多可以發揮的題材,創投呵呵.....
...(恕刪)
以VC生態, 只有慶應經濟系大學部的學歷是遠遠不夠的..
且VC在日本不興盛, 應該是說從沒興盛過...
若在日本大商社搞M&A或Corporate Fund的公司文化與政治比銀行業有過之而無不及..
若中長期貸放, 除公司自己要提出營運計劃書及營業預估
銀行本身也會必需自己針對該公司建財務預估模型再驗證比對.
風險高的放款除利率要高外, 有價值的擔保品必不可或缺.
信用評等跑分低, 風險評等還跑分不過能玩嗎?
否則光審查部都過不了, 更不要說想送放審(授審)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