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及語言是很美的..經過修飾..最難聽的話也能說的婉轉不逆耳..且適合表現在各行各業.各階層.各年紀及修養.氣質..
直接照[打架]兩個字翻成台語
1.相打[燒啪.台音][sio phà ..羅馬音]
2.冤家[台音][uân ke .羅馬音]
如[梅子][襪子][bueh--á.羅馬音]中部有的地方是讀同音..意思要從前後語分辨... 連北部.南部人都分不清你在說什麼..
如[妳.你是誰]啦...就有各種讀音.可以表現1個人的年紀.性別.修養.氣質...好聽.細膩.禮貌.柔嫟..難聽.粗魯..

iuiurose wrote:
聽說看鄉土劇台語可以神速進步
我正在努力學習中...
台語很溜真的很方便說


不是很建議,因為有些演員本身不會說台語或不流利,所以說起台語總是怪腔怪調的,再者本土劇的台詞

都很不文雅,所以不推薦!最好還是跟長輩學,甚至可以知道一些俚語或很少人會說的台語。
確實如此..台語本土劇[有的不會說的台語]還說[普通話]咧..真看不下去[這種劇集.也太混了]..標榜本土新聞台[有1位女主播].播台語新聞..有的台語聽了讓人噴飯..但[有的男主播就很專業了]加油...
我是覺得台語最難的地方是很多字的發音跟原本的東西難以連想在一起

除前面說的打架,虛榮這類的,像肥皂的台語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我聽我同事說肥皂的台語叫『茶摳』,這要怎麼去學呀?只能硬記了吧?

雨宮瑩 wrote:
我聽我同事說肥皂的台語叫『茶摳』,這要怎麼去學呀?只能硬記了吧?


『茶摳』是原中部地區常用的用語
南部一般沒在用喔,南部為『沙文』
置於北部兩者都有在用

不過基本上都聽的懂
[肥皂]正確讀音是..
1.[茶摳][ tê kha̍unnh 羅馬音]
2.Soap[和日本一樣....很多都是外來語]..殖民地或工業革命學來的文化.
3.很多外來語[蘋果][麵包][番茄]及很多工具[鉗子.老虎鉗.平鉗.尖嘴鉗][活動版手][起子][的讀音[很多人不會唸了].將歐.美.傳日本的外來語.當作台語..其實都有台語音[只是沒人.沒心去正名].專門研究文化的一群人及機構...文化及語言是要很久很久的傳承及研究...文化及語言都會一直流傳下去.因為這是根及種子...
基本上
閩南語是唐朝的官話混合越語(畬族)在唐末形成的
有些詞例颱風, 母雞在閩南語中反而要稱作風颱, 雞母, 文法和漢語不同
還不包括失傳的發音, 不像現在國語只有四聲
所以不少要硬背, 較難學.
茶摳典故:
以前苦茶籽榨過油之後,剩了很多苦茶渣,不知如何是好,扔掉很可惜。後來有人發現過油的苦茶籽渣含有豐富的植物皂素,將其精製細化,做成苦茶粉,或做成一塊一塊茶摳

茶籽渣壓製成圈塊狀,圈塊狀物台語念緊箍咒的「箍」:一箍一箍

應該說是:茶箍
雨宮瑩 wrote:
我是覺得台語最難的地...(恕刪)

雨宮瑩 wrote:
你這個人真虛榮耶請問...(恕刪)


台語很簡單啊,
中南部鄉下住一陣子,
都應該學會,
這是日治時期,日本人研究的台語粗話
有人能把這些用台語都念出來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