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ene1058 wrote:
這故事告訴我們
人老了要有錢在身上 財產絕對不能提前分給子女
本案是那個做母親的私心太重,怕前妻的小孩來搶財產
以五鬼搬運法將金錢分給這個女兒
卻沒考慮老公沒錢了 該怎麼辦
還有這個女兒 講難聽點 其實是忘恩負義 過河拆橋的的...
我說這個故事原意不是這樣,我是傾向bernie_w39所說的處理方式,也希望女兒能照她原來說來是暫時保管,
要照料長輩的生活,我能理解女兒當下面對長輩的氣憤可能會很委屈,但要證明不是貪圖,更要做到照料
pdh wrote:
其實這對母女挺誇張的
媽媽一輩子沒工作過, 當然是當年花心拋棄元配, 這位媽媽切入了, 才能不工作一輩子吧?
要怨應該是元配更怨, 如果女兒是大老婆元配的女兒還容易理解一點, 偏偏還是二房的女兒....
自己媽媽一輩子沒工作, 那自己是怎麼長大的? 媽媽的奶水還要來自爸爸賺的錢啊!
再來, 用錢把自己堆大, 還把自己孩子堆大, 然後侵占爸爸的錢.... 挺狠心的
如果走法律途徑, 只要能證明媽媽一輩子沒工作, 金錢財產來源不明, 就確定女兒不該有那筆錢了
但就像網友說的, 鬧上法院, 很難再顧及日後情誼
只是, 就算沒鬧上法院, 現在已經不聞不問了, 好像是? 話說回來結果情誼早就不在了...
還不如先問問律師, 告得贏, 就告吧, 官司了了, 趕緊另外經營銀髮世界吧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錢, 不只是不能提前分給子女, 還不能交老婆管....
苦主不是自己分晚輩, 是交老婆管, 被老婆陰了.....
這個也不是我願想到,據我父母表示,當初母親病重那幾年臥病在床,有想立下遺囑,找我父母當見證人,
是想把這一千多萬,全數留給女兒,並要女兒負起照顧父親之責,但她確有私心不想把財產分給兩個兒子,
但我父母覺得不妥,一是瞞著長輩二者覺得對另外兩個兒子不公道三者小上一輩怎去做見證,
當初未了解兩個兒子的立場下,不同意當見證人,
當初長輩跟後母的結婚不是外遇花心,而是前妻認為長輩太窮沒出息,拋下長輩跟小孩堅持離婚,而在最落魄時,
長輩遇到後母,也是追求並且不棄嫌他離過婚有兩個小孩,婚後是男賺錢女持家,這個長輩的照顧在我們家族,
都是肯定雖然是外省人,但未曾把他當外人看,長輩過年回娘家,對我們家族來說是十分重大的
Irene1058 wrote:
我要是那位老先生 除了一千萬現金拿回來之外,
3000萬房子的繼承權也一併拿回來(不知法律上是否可行),
打官司也在所不惜 反正情況也不可能再壞了,
至於之前付出的一千多萬孫子的教育費 及一棟房子,
就當作丟到大海裡好了,
對於忘恩負義的人 不用太客氣...
是不希望走上這路,目前看來好像被長輩說中,當初女婿很勤來探視是出自錢,這個說法是孝順錢而不是孝順人
bernie_w39 wrote:
覺得要把錢討回來,那背後的心態是什麼呢?我(指長輩)對你(指女兒)那麼好,照顧了你家一輩子,你居然不知恩圖報,只對我不聞不問,是嗎?
長輩看起來也應該是行將就木了,他還有退休金可以過生活,少了這一千萬並非活不下去,多了這一千萬,也不見得能過的更好多少。但是討回這一千萬,可以想見女兒一家會變得很痛苦。這應該是符合一句古話,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吧?講簡單一點,這就是報復心態,沒錯吧?
樓主有說了,他知道的事就是近二十年所發生的,二十年前到底是什麼光景,沒有人知道。也許二十年前的長輩,對妻子與女兒並沒有如現在一般好,也有可能是算差的,也有可能對家人完全不聞不問,只放著由妻子管理大小家務,結果造成他與子女有著隔閡。對女兒來說,她現在對長輩的態度,也就只是一種報復,伸張心理那個小小的正義...
也許從普世價值來看,女兒現在的作法很不應該。但是長輩再去硬討回這筆錢,就真是全然的正義在實行了嗎?畢竟當事人年紀都不小了,觀念只怕很難改變,這樣作下去的一切,只是使仇恨更深而已。
更何況,上了法院,長輩要如何証明,妻子是未經夫妻兩人商議後,才把錢轉給女兒的呢?
心態是這是我旳錢,為何要你用孝順的名義給我,女兒你為何不能用行動來證明,
要說我長輩的好,在我看到的部分,是個風趣體貼溫柔的人,找老公要用我長輩的標準,只怕會讓很多男人汗顏,
長輩一也在感激妻子,在他最落魄時,接受他也幫他把兩個兒子帶大,並且三個小孩照顧到大學畢業,
在照顧母親重病半身不遂五年間,起住照顧一手包辦,無怨無悔的付出,退休後體諒妻子身體不適,三餐自己下廚,
由一些小動作中可見要吃水果先切好去籽餵,在外孫小時候由外公外婆照顧時,
我就是小學到中學之間,住在長輩家(我也在我比兩個外孫長了幾歲),
女兒家也三天兩頭過來共享天倫之樂,如今反差之大,讓人不願接受
RichaerdGame wrote:
這句話認同.
覺得人情義理是最難處理的,建議是故事中每一位當事人心中都能作最壤打算,只求問心無愧,對長輩的照顧作一些檢討規劃,往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應該把時間多用在開創自己的未來.
我也只能抽空多去陪陪長輩
pdh wrote:
兩個外孫都是這個老父親帶大的
我不認為有大大推測的狀況
樓主也講得很清楚了 老父親很疼這個女兒的...
從樓主故事的資訊看, 我認同 Irene1058 的觀點
二十年來這麼疼這女兒, 爸爸對妻女不算差, 反而能讓很多人羨慕了
這麼長時間的照顧, 說女兒對父親心裡有恨.... 那為何厚著臉皮接受照顧和幫忙?
至於其他連樓主都不知道的故事, 我們也沒必要自行補腦
我理解伯尼的出發點是一家人以和為貴
其他鷹派觀點, 也是討論中的常態
所謂路見不平, 氣死閒人...
這些討論樓主看看就好, 別往心裏去了, 起碼別把負能量帶進樓主和長輩的相處了
我就是小學到中學之間,住在長輩家,這分照顧讓我一直想辦法要盡我旳感恩
bernie_w39 wrote:
先說,我本來也就抱持討論可能性的心態,沒有要找麻煩的意思 。不認同我說的,沒有關係,我不會介意(即便我自己也不見得全盤認同 )。
前面有說了,一切的重點是在女兒的心態。外人看覺得是長輩把外孫帶大,但是女兒怎麼想的?有沒有可能女兒覺得是妻子把外孫帶大的?長輩就空會喳呼喳呼?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我自己身旁就有一種長輩(男性),年輕時開公司賺錢,意氣風發,覺得自己是家中的王,所有的家人就是處於一種 "被我養" 的心態下。其實家人會反彈,或敢怒不敢言,一點都不奇怪。
還有見過不少的的親戚,在外面待人處事是和譪可親,但是面對自己家中就頤指氣使。外人也許覺得長輩的確對妻子女兒甚至外孫都很好,但是當事人的感覺是什麼,誰知道呢?搞不好根本是啞巴吃黃蓮... 要說線索,也不是完全沒有蛛絲馬跡,那兩個外孫,如果是長輩一手養大的,現在都大學(或畢業了)了,為什麼他們自己也沒有常去探視呢?女兒不准嗎?那外孫責難女兒的聲音,才真會是令女兒感受差的吧?
所以我在前面說了,綜觀女兒對父母的態度差距甚大,可見女兒並不是不知報恩,只是她覺得自己所受之恩,單純來自於母親(我猜的)。
當然,我們外人可能會覺得就算長輩從頭到尾沒有親力照顧,至少他在經濟上的支援,也不能忽略吧。但是這一點,會不會是妻子給女兒的感覺,那些錢是妻子忍辱負重才在長輩身上 "賺" 來的?所以我前面有說,不知道她的敵意從何而來,也許就是母女間的悄悄話...
從故事中看,我不覺得女兒是不孝或是不感恩的人,只是她認為養大她照顧她的恩,全部來自母親,也許還包含養育兩個外孫也是。
我也不願相信女兒是不孝不感恩,但長輩我從未看到他對家裡有喳呼喳呼,當然他身居高位自然說起事理來自然會有權威,
但不曾看他對家裡人板起臉來訓斥,有時我覺得在外是大男人在家是小男人,兩個外孫這點我也一直很奇怪,
要是女兒不願面對長輩的責難,難道兩個外孫自己也不該顧這個面子,兩個外孫在知道這個情況時,沒有對父母質疑嗎?
我看到一次其中一個孫子在看到外公用地剛剛最新買的IPHONE(其中有些功能不會用在問外孫),表示很喜歡時,
長輩當下就把自己手機送給外孫,在幾天後另外買一只IPHONE送給另一個外孫,在我眼中看到長輩疼孫子,
而且也考慮到另一個不在身邊的孫子,他的作事是不偏心,這時有人會想問兩個兒子呢,
兩個兒子跟後母關係並不是很好,在大學畢業後外出發展,也各拿過一筆錢資助他們創業,
女兒則無所以日後分她一間台北市的房子,當然母親也為這個家付出很多,也利用父親的錢投資房地產,獲利滿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