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那種公共設施很多 又有什麼健身房 游泳池 亂七八糟的那種我也有去參觀過 體驗過曾經我哥買過這樣的房子 沒時間去用 我就去幫忙用 有發卡限使用次數公共設施要看管理的如何 如果可以善用還是不錯的但如果你就是喜歡宅在家裡 上網的 不喜歡跟社區鄰居互動的那就買坪數大的 自己在家裡去添購東西
對於公設付全額這件事,我一直覺得很詭異,因為這不全然屬於自己使用的範圍,憑哪一點要付「全額」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實際居住坪數」跟「公設坪數」應該要分拆為兩種,後者應該要經過特定的比率攤提,才去跟實際居住坪數加總。怎麼可以說我花買35坪的空間,其中 40%是公設 ← (現在新建案的公設比率大到誇張),那14坪 (40%) 嚴格來說是屬於公共空間,我出全額去買一個全體住戶使用的公共空間? 這個比例在邏輯上就不正確。公設的坪數價錢,最起碼都應該除二 (如過更細一點計算,應該是按整棟大樓的總坪數來按比例攤提至各戶)
資深大嬸 wrote:哪有~~ 我在國外...(恕刪) 後來住house的時候,跟隔壁的狗貓很熟. 他們主人也滿喜歡我們, 萬聖節讓小孩第一個來我家敲門要糖, 不會檢舉我垃圾桶有沒有拉回去. 住進去第一個月我還以為那裡沒蚊子, 等到帳單來才知道社區有找除草除蟲公司
goYalmLn wrote:大多數人傾向實際居住面積,但若要買新房,很難買到這種商品,這是我目前頭痛的點 我覺得現在的公設比算低了,因為大多只有一棟主建物,大多數人不會用到的休閒設施,佔比不一定很多,我到覺得多數建案都有的飯店式挑高大庭廳,比較多餘,以後維護也麻煩,而且沒這些東西,銷售大概會不知道該怎麼推這個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