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esarma wrote:粗體及畫線的部分才是錄取重點,特別是國立及前段醫科 那些比賽不是人人都有機會參加,想要參加也不一定輪得到。另外文中提及到新生兒加護病房擔任志工,一般學生應該也很難進去吧?!
cckm wrote:聯考時代這種考生更多........... 周遭這類的情況聯考時代比較少,因為一次可以填幾十個志願,可以從自己喜歡的一路往下填。現在推甄只能填六個志願,大家都在猜別人的想法,不小心猜錯,結果可能第一階連一個都沒上;另外本來各家落點保守的,還多個三~四級分(跟去年比),結果今年變成大熱門,連跳五個級分,猜錯了!硬是被擠出去。還有很多學校類似科系的集中同一天面試,學生被迫只能擇一,改填其他科系,不像以前想讀某個科系,可以各個學校一路填下去。【休學海嘯1】國內休退學人數煞不住2020-03-31 12:31 聯合報 / 記者馮靖惠大專校院學生過去十年休退學情況逐年增加,人數創近八年新高。大專校院學生過去十年休退學情況逐年增加,退學人數由98學年的7.4萬人增至107學年近9萬人,退學率由5.5%攀升至7.2%;107學年新增休學率也攀升至6.2%,是近八年新高,休退學主要原因是「因工作需求」和「志趣不合」。淡江大學教授包正豪認為,這反映出台灣社會「學歷無用論」,學歷不保證就業與高薪。很多人大學畢業去做高中畢業就可以做的工作,他每年都看到有學生休退學後當直銷、健身教練、便利商店店員或餐廳服務生。
cckm wrote:這類志工機會,學校應該要多幫學生安排,或許學生見識過後就會知道要不要接受這行了........ 加護病房應該不是一般志工可以進去的,尤其是學生,學校安排的志工機會大多是比較一般的,有的學校甚至沒有安排,要學生自己去找。
以下的方案,個人也認為是對學生較好的方式。--------------------------------------------------------------------------------【投書】大學最理想考招方案⋯⋯請讓我們好好教孩子作者:親子天下 2017-02-14編按:本文為252位高中校長、主任、督學及台大教授葉丙成聯名投書過去十餘載,現行的二階段大學考招制度,對高中3年的完整學習造成很大傷害。大學推甄在高三下開始申請,使得學生們在高三上為了準備學測(只考高一、高二內容)、申請推甄而無心學習高三上內容。而推甄申請上了大學的學生,錄取的大學也沒有針對他們在高三下去引導他們做自主學習,以至於這些學生在高三下都無心向學。這樣的大學考招制度,嚴重的影響了高中的完整學習。台灣有大半高中生在畢業時,只有高中二年的程度。配合教育部所推動、107年即將上路的國教改革,大學考招方式也將有所變革。目前有各種方案正在討論中。教育部所推動的107國教改革是以高中3年完整學習為前提,規劃讓學生有更多的選修課空間去探索自己的興趣與方向。身在高中長期努力的我們認為,新的大學考招方式必須要維護高中的完整學習,107國教改革才能真正有機會成功。目前外界流傳的規劃草案,仍在高三下開始大學招生程序,即使高三下的學習成果在畢業後可以補登錄,但讓學生在高三下分心於推甄複審、複試等等的準備,對高三下加深加廣學科及選修課的學習都會造成嚴重的干擾與傷害。因此根據多年在高中教育的耕耘與觀察,我們在此提出能真正讓107國教改革政策成功的最理想考招方案:高三寒假考學測(代號X),只考國、英、數3科,涵蓋必修範圍。高三下讓學生安心學習,重點放在未來大學就讀方向所需的一至兩科加深加廣學科(代號Y)與選修課。5月課程結束後,6月中考加深加廣學科Y。6月底前完成Y考試的批改,並寄送Y分數通知學生。7月1日號起啟動大學科系推甄申請,每人可填6個志願。大學以X、Y還有學習歷程P作為審查的依據。推甄申請最低篩選倍率提高至五倍率,讓更多學生有機會申請上大學,減少考試升學壓力。同時也讓更多大學避免推甄報到人數不足的問題。7月下旬公布大學推甄申請結果。對結果不滿意者,在7月底選擇放棄後以X、Y成績填寫志願申請分發。8月初完成並公布分發結果。特色招生、繁星等特殊招生管道,規定、時程另訂之。我們呼籲各界,請支持能真正維持高中完整學習、讓107年國教改革政策能真正落實的考招方案。請讓高中生好好學習,在3年畢業後再啟動所有招生程序。如此,高中才能好好把孩子教好,落實人才培育的理想。教育部107國教改革的理想,也才能夠真正實現!(作者是和平高中、瑞祥高中等125位高中校長,麗山高中等126位高中主任和督學,以及台大教授等共252位聯名)
【休學海嘯4】早上註冊下午休學 台大無奈:別占別人機會2020-04-25 11:44 聯合報 / 記者馮靖惠大學生休學率迭創新高,台灣大學統計,學士班休學率前三高的系是昆蟲學系、生命科學系、生化科技學系,這三個系的大一休學率大約三成,主因是要重考拚醫學系、牙醫學系且多數休學學生甚至一天課都沒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