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母暗沙、江西省會… 來聊聊還記得多少吧!

冷漠寒星 wrote:
套用相聲段子裡的一句...(恕刪)


笑話?!

老實說,學哪一國的歷史我覺得都是不錯的,畢竟借古鑑今,地理的話國內應該加強本身的台灣地理,起碼應該了解自己出生的地方吧

三民主義?!只是貝多分用的
.......唐宋元明清民,
歷史課上的各個“朝代“順序是對的,
但後面實際上應該是

唐國、宋國、元國、明國、清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是“國“不是“朝“,老師和課本都說是XX朝,
這個邏輯很好笑,讓我感覺教育似乎是要掩飾大中國沙文思想,

上課還有教到,“中華民族“這個政治種族名稱,現在看來真是奇怪。
(漢、滿、蒙、回、藏....明明就是分開的,要歸納別族到自己族都沒問過別人)


不小心挖到這張圖..XD
(果然有A就有B....)
peng3233 wrote:
另..新改版後教科書..台灣本土增加了很多...
但問問他們..從基隆逆時鐘繞一圈背到宜蘭..十個有九個不會..

像有位大大說的..出國..至少它都在你的腦袋中一一浮現..也不錯啊..
當然在台灣,你坐火車,也可以一站一站背出來,也是很有成就感.

是人的問題..還是其它的問題...?...
還是得活用.

多點世界觀是好的..真的.

嗯~~教育的確應該從學生的周遭生活經驗開始學習~~
是成一個同心圓開始學習出去的~~
成家、治國、平天下~~
對所住的社區、自己的家鄉不了解~~
怎麼治國、平天下、超英趕美??

新式教育是以這個道理來學習~~
期望學生能愛護家鄉、思索本土產業在社會變遷中有何改變??
當晚上帶著小朋友去赤崁樓的廣場上聽管弦樂喝著咖啡~~
順便告訴小朋友鄭成功的歷史、莫札特的音樂才華、我們喝的咖啡是從巴西來的~~
聽完音樂再到赤崁樓對面吃山根日本壽司~~
吃台南安平的蝦卷時~~
帶著小朋友排隊付費領餐找位置坐~~
本土的產業引進美式速食店的經營方式~~
思索家鄉產業該如何永續經營~~
國際化和世界觀就存在我們的生活四週~~
了解家鄉和世界觀並無牴觸~~

這些比起舊式教育悶著頭背著早已不存在世界上的車站鐵路~~
應該是來的有意義~~
現在的新式教育下~~
若還有學生不會從基隆逆時鐘繞一圈背到宜蘭
應該不是新式教育精神的錯誤
而是學生不用心吧~~
revue wrote:
我到認為史地都該了解,但不應該偏重某個國家,該不會認為那個國家還是自己的領土吧!
全方面了解才是世界觀。
個人為五年級生,幼時的反共抗俄課程佔了人生學習的大部分時間
,如果當時能把這些時間應用於衛生教育,品德教育、甚至體能鍛鍊
我想台灣社會不會有今天的病態!

同為五年級生,無法同意你更多。
應該是先了解台灣的歷史與風土民情為優先吧!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了解民俗風情
只會讓學生覺得痛恨吧

想讓學生痛恨啥,把他編進去教課書就對了
revue wrote:
幼時的反共抗俄課程佔了人生學習的大部分時間
,如果當時能把這些時間應用於衛生教育,品德教育、甚至體能鍛鍊..(恕刪)
就是咩~我到最近幾年在網路相簿找春吶美女圖時,才發現,台灣原來有319個鄉鎮……
又讓我遙想起~童年~

看看小二(好像是吧)時的校慶,我在做什麼,〝騎馬打共匪〞耶!
現在卻要我張開雙手,歡迎中國觀光客……
真是淫亂、咳,不是!是混亂的年代呀~

史地沒學好,網路自己找 的結果,
導致我對各國家都模模糊糊,還找到很多老師沒有教的,
就像 第2頁-27樓 peng3233 提供的世界地圖一樣,
也難怪我,現在看到「東京」,就想到「熱」,聽到要跟中國「三通」,居然想到「中出」,不由自主的比出那根「指頭」,心裡卻浮現日本美妹的畫面,暗賀一聲 - 戰啦!

xwing wrote:
就是咩~我到最近幾年...(恕刪)


價值觀混亂的種子以前就種下了
chkconfig wrote:
現在很多省的省會都改...(恕刪)

嗯?改的應該不多,
江蘇省會由鎮江改南京(真可憐,我們的首都淪落成省會,連直轄市的地位都沒有了...)
河南省會由開封改鄭州,
河北省會由清苑改石家庄,
廣西省會由桂林改南寧,
其他的...好像都沒變。

其實我覺得念那些還是有用啦,
起碼對於對岸的地理還有一點基本的認識(雖然我們念的都已成歷史)
看到對岸車牌上的省分簡稱時,還是能認得出來那是那裡的...
FLY224 wrote:
現在還是有很多台北人認為南部是個窮鄉僻壤...(恕刪)

哈哈,對於道地的台北人來說,
只要是台北縣以南,就通通是南部了~
南部發生的事,通通叫做「鄉野傳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