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young77 wrote:
思考滅霸的動機:他自身的星球因為人口過剩資源消耗殆盡進而滅亡,所以他主觀認定讓一半的人消失可以讓另一半的人延續生命。
和 young 兄閒聊的是 “大壞事”, 樓沒歪, 呵
DC的英雄電影比較有對我的味
(10多年前我不看的, 以為只是英雄片, 一看完黑暗騎士我就改觀了, 背後的哲學超乎我的想像)
蝙蝠俠三部曲第三部 黎明昇起的結局, 不是有一個年輕人傳承了蝙蝠俠嗎?
他從原本的警察身份 (代表執法), 發現枷鎖太多, 很多正義無法申張, 打算傳承蝙蝠俠這英雄角色 (從執行司法, 往私刑正義移動)
那一幕完美的 串連起來: 英雄電影 + 私刑正義, +司法正義
相當好玩的!! 背後的哲理就是在義務論的: “行為後背的目的來決定對錯”
蝙蝠俠三部曲中, 警察一直想抓蝙蝠俠, 因為他只是私刑正義,
但警察的重案組卻又私下和蝙蝠俠合作 (不斷的在這個點 糾結/予盾)
也就是, DC 讓觀眾可以自己決定 (辯論), 英雄電影 + 私刑正義, +司法正義 (哪一個對公眾的利益最大??)
這也是為何我那麼喜歡 蝙蝠俠系列。
***
"他自身的星球因為人口過剩資源消耗殆盡進而滅亡,所以他主觀認定讓一半的人消失可以讓另一半的人延續生命"
(就是讓公眾利益最大) (很高興看到你用 "主觀認定" 4字 !!)
***
所以我昨天早上才會丟出司法主題來討論 滅霸
這一切又在 義務論的立基下, 變的有邏輯性, 合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