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消費 怎麼感覺不高呢?

千年殺 wrote:
我大約認同以單一國家...(恕刪)

我想andy兄應該要表達的是這樣
如果以日本跟台灣比
拿最低薪資都勉強可以活
不過日本的品質高一點(生活品質)...
日本最低標生活>台灣最低標生活 (以品質)
也許是這樣的..

可是就現實"壓力"來說...應該是半斤八兩..






如果有在日本定居才會感覺出日本物價高的地方吧...
提供我個人經驗和以前聽到日本工程師的說法

1.日本的房價很貴...
2.小孩的教育費很貴...
3.每個月要準備不少公關費,如:同寢室學長畢業/同事小孩滿月/課長小孩結婚或顧客搬新家...聽說同單位同事出去吃飯,都是菜的要付錢.
4.聲色場所的消費很貴...
5.治裝費...
6.補習費很貴...
7.書籍很貴...(所以二手書市場大...)
8.公司要負擔的員工退休金很貴...(聽說日本公司並不喜歡聘僱工讀和常換工作的人,但是因為人力缺乏和不用負擔工讀的退休金,所以工讀終點費才日漸高漲)
9.結婚費很貴
10.專業技術人員的費用貴...(修車/蓋房子/挖水溝...)
11.外國貨很貴...

ps:我覺得台灣的勞工薪資長期被壓低...中小企業能提供的退休保障幾乎沒有...
之前我在澳洲鬼混一年時有去日本玩過2週
從澳洲過去日本的感覺是
物價變低了
東西好吃幾百倍

結論就是
先進國家的物價以台灣的標準來說都很貴
因為台灣人的收入太低了
在澳洲的麥當勞打工
時薪都有稅前17塊澳幣
稅後約13,也就是台幣380左右
加班或是假日甚至有高達27以上

相對於台灣麥當勞的3澳幣....

而在澳洲當地
麥當勞一餐約7~8澳幣
也就是台幣210元左右
澳洲年輕人打工一小時就可吃約2餐麥當勞
而台灣人打工一小時只能吃不到一餐

所以麥當勞在澳洲算相當廉價的東西
但是台灣人到當地看到一餐要台幣200元以上
就會覺得貴得不得了了
ForbesAve wrote:
小弟前陣子去美國
麥當勞 比台灣好像貴一點點
coach好便宜..啥polo拉 一些台灣流行的衣服也便宜到爆
維他命便宜..比糖果便宜...星巴克便宜(或是差不多)...
可樂也便宜...感覺所有東西都好像超便宜的
Sony..Sharp在那邊的costco根本就讓人想直接抱回台灣
感覺在米國賺錢(比照他們收入)可以花的好像是台灣的10倍以上...(恕刪)


麥當勞哪有只便宜一點點?Big Mac套餐就要五塊多,加州還要加上8.x%的稅,貴50%左右吧?除非您認為50%是一點點..

Coach便宜?那是在Outlet吧?而且跟產地比就有點.....

維他命是很便宜,跟台灣比的話。

矽谷這邊,平均年收入是九萬美金,不過你要考慮一下這邊的稅金很恐怖,醫療保險很貴,房租貴到不像話,吃的東西也不便宜!加稅加小費,用台灣新水到這邊生活會死的很難看Orz
鼴鼠 wrote:
麥當勞哪有只便宜一點...

矽谷這邊,平均年收入是九萬美金,不過你要考慮一下這邊的稅金很恐怖,醫療保險很貴,房租貴到不像話,吃的東西也不便宜!加稅加小費,用台灣新水到這邊生活會死的很難看Orz
(恕刪)


矽谷九萬美金會過的很辛苦,除非是雙薪每人九萬就還好!

我老婆的姐夫與大姐住在Saratoga,去年買個不起眼的House就花了1.36M.但成交後行情漲到1.5M,他們年收入20萬還要養三個小朋友壓力還是很大!

Daycare每月每人USD800,私立幼稚園每月USD1200,還要去補才藝中文,每個月光教育費就超過三千!

房貸每月應也有五六千吧!

還有恐怖的稅金...

剩下來的生活費真是不多,在北加住好區房子過像樣生活家庭年收入USD30萬應不錯,20萬有點緊!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我不知道是不是盲點

不過之前我也是有這總疑問
日本人工讀生不吃不喝不睡不玩一天8小時工作,三年就可以買一台GTR了
台灣工讀生,相同三年的錢卻一台2.0的車子都買不起

相同問題我也發表過在機車板上,以『相同物價換算成台幣』水準來看,日本人可以以賺8萬元台幣的困難度購得有250cc有ABS有手自排有免key的機車,到了台灣人起碼要賺12萬元的台幣困難度,購買甚麼都沒有的陽春250cc機車

想問的是台灣工作的量與所賺的價值是不是對等的?像是台灣工讀生所賺的錢是不是被低估?
我就是對於看到很多單親小孩的遭遇,很不削那些父母親的人
sammy98 wrote:
我不知道是不是盲點不...(恕刪)


日本吃不到便宜好吃的台灣水果

就好像台灣買不到便宜的日制好車是一樣的道理..
sammy98 wrote:
我不知道是不是盲點

不過之前我也是有這總疑問
日本人工讀生不吃不喝不睡不玩一天8小時工作,三年就可以買一台GTR了
台灣工讀生,相同三年的錢卻一台2.0的車子都買不起


把每年檢查、驗車的費用,加上去就抵回來了....
日本街頭很難看得到車齡高的車就是這個原因,
另外牽車之前,也可以瞭解一下在日本考一張駕照要多少錢...
日本只有車子便宜(非外車),但每年的養車費用,高到吐血...

-------------------------------------------------------------------------------------

我覺得日本的消費是高的!
因為所接觸到的同事(30代、40代、50代都有)
都是省吃儉用地在過日子....
看看日本的主婦們....真是厲害....
這一篇我再看一次的心得

就是帶給我很多人崇拜日本皇族的心態



我看很多人拿麥當勞做比較
其實我是覺得有點不合理的

我個人住過加拿大溫哥華(10年), 台灣(十多年), 大陸(半年多並持續增加中)

所以我僅依這三個地方的麥當勞價格做比較
以下都是中可中薯做標準

依打工族來說, 溫哥華的最低薪資是$8.5CAD(至少我兩年前離開前是這樣, 現在也許再高一點)
當時的麥當勞一份big mac是$5.5CAD(現在也許再貴點)
所以 8.5/5.51=1.545份big mac
如果算一個現在的假設價的話, 我會估計是9/6 = 1.5份big mac


台灣目前最低薪資是$100NTD, 一份big mac好像是$120
100/120 = 0.8333份 big mac

大陸東莞這邊, 我住的地方樓下就一間麥當勞, 基於我對我的腸胃不是很有信心
所以我很常吃麥當勞....吃到比在溫哥華住的時候還頻繁那麼常 = =
ok 我不曉得大陸打工的時薪是怎麼算, 但依一個工廠的作業員來算
基本月薪現在是調到$850~$1000RMB吧? 但其實一定會加班 所以通常月底他們是領$1200~$1500RMB不等
假設以1000RMB當不加班的薪水, 除以(8hrs*5天*4週) = 1000/160 = $6.25 RMB(時薪)

大陸麥當勞一份big mac, 前陣子剛好調漲, 變成$22 RMB(之前20)
那麼他們一小時薪水只夠吃 6.25/22 = 0.284份big mac

難道以這樣來看我們就要說大陸消費很高嗎??
要吃便宜的也很多啊! 一碗大到嚇死人的麵(真的就是只有麵) $2~3RMB, 在工廠邊的小攤販也是在賣
而我去吃飯堂的麵$15~25也是有人在賣

但如果把這三個地方的big mac都換成台幣的話
$5.5 x 30 = $165
$22 x 4.5 = $99
$120 x 1 = $120


結果大陸的賣價幾乎跟台灣快要一樣 但薪資卻低好幾倍

麥當勞於亞洲 就好像是一個有名的舶來品餐廳
即使售價的確是比歐美國家便宜 但是依亞洲當地薪資結構來看
實在是說不過去的 (就好像很多人說哈根大使在美國多平民價, 廢話, 再坐一趟飛機都不用錢嗎?)
在亞洲 麥當勞並不是當地最便宜的 所以用這樣比較 實在很不公平啊

我承認台灣基本薪資的確低到可悲, 日本的確是高出很多
但是很多隱藏在麥當勞餐費的花費實在太多了(稅, 房租等等)
實在不可相提並論


*如果真的要當窮人 我是會選加拿大的, 我之前繳的稅都拿去養街上的流浪漢了*
麥當勞本來就不是很準, 就台灣來說, 光big Mac表面那澳洲牛肉在1:30的匯率下, 就和以前差了不少~我在澳洲時是速店的常客. 沒辦法, 不自煮(這也要多人才夠本), 它是少數錢買得到最便宜的餐點了, 除非是買收攤時出清冷硬掉的炒飯. 不過即使如此, C/P值也沒速食店高, 因為炒飯給的滿足感不如高熱量的速食, 這也是西方國家胖子多的原因之一~

而就品質而言, 是比較難說和抽像的, 而且不一定是有錢就能提升的, 這和國家素質比較有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