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民國60年左右的物價並不比現在低?

saber768 wrote:
你忘了以前舊台幣時代...(恕刪)
White bear wrote:
allenhuang1971 我爸年紀應該比李立群,李國修這些人更大,所以他的講古應該是更早的時代。


民國51年10月10日 台視開播

所以無論您父母的年紀多大
大同寶寶的故事一定是發生在民國51年之後
現在的小攤陽春麵也沒到80元

了不起四五十元

所以頂多20倍出頭

並沒有真的到40倍


再一說以前傳的就是開一輛車等於是開一幢房子

現在你開一輛車可能連開一間廁所都算不上

你就知道物價也不是齊頭漲的
現在4000美元一盎司黃金

相對1970年35美元一盎司黃金

差距144.3倍 所以美元貶值144倍

為什麼貨幣貶值而物價上升?

早說過是浮動匯率跟著石油漲,幣值貶

貨幣實質購買力萎縮=物價漲

1970年原油一桶平均2.5美元

2025年原油一桶 沙特產約65美元

上漲26倍,

不過,石油為中心的匯率經過雷曼兄弟

美國各種經濟危機跟赤字,

也跟石油脫鉤了

國內物價漲上去是下不來,

為什麼會感覺變貴,是因為加算其他成本

因為過去的漲幅,出口所得再分配

沒有真正反應到民生物價,

奢侈品,高價品跟日常生活用品漲幅

在經濟發達地區根本就是不同漲幅,

包括電力及土地人力成本的異常漲幅

才會反應出現30~40元的陽春麵上。

不是什麼黃金,金本位問題。
資深邊緣人 wrote:現在的貨幣已脫離金本...(恕刪)

先生. 開版的指明民國60年也就是1971年

那一年發生了百年等級的大事. 尼克森衝擊. 也是美元放棄金本位元年

行話不會這麼說. 會說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 講這個就知道是同行的

也因為這樣我才點名13樓是內行人. 我這人給評價很嚴格的

除非是開版的亂射飛鏢射到自己. 鬼扯扯到百年才來一次的大事

不然比較基準年就是金本位的最後一年

如果你不知道金本位的來龍去脈. 你不可能知道信用本位會走到什麼末日

也不可能知道新台幣資產將會遇到什麼鬼故事.
大家都講得很好,彷彿都身歷其境一般

尤其是15樓、18樓,更是切中要點

物價在承平時期的波動都不太大,可能三、四年都不太動

以前都是在幾次石油危機後才會大幅波動

民國62年開始外宿外食,感覺特別深刻

62年在牯嶺街寧波西街口吃自助餐不到十元,水餃一顆三毛錢,

放個寒假回來,自助餐漲到十三、四元,水餃四毛,學校餐廳醬油麵+滷蛋10元

然後一直到民國68年都漲很少,

69年石油危機又漲一波,自助餐超過20元了,

現在自助餐大約100元,所以餐費漲幅大約10多倍,

62年台北學生雅房人均300-500,現在將近萬元,20-30倍左右。

不過有些東西確實漲得更多就是,也不能一概而論。

以上為親身經歷,絕非幻想文,僅提供參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