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猜這棟樓原來叫什麽?


花卷包子蛋糕酱 wrote:
姑娘还没买房子,姑娘...(恕刪)


MZ xiao珑 是在向妳說明,在大陸的政策中關於居住用途的房屋,土地權是國家的、房屋權是屋主的。

50~70年 年限到了後(我原先記得是年限滿前一年要去辦手續),現在是自動續約(?)。

需要再繳一筆使用金(理想狀況下會比較低),即可繼續使用。

若是土地權被收歸的話,房屋權怎麼算我就不清楚...... :Q



還有很多問題.....就不一一說明了......
BB-64 WISCONSIN wrote:
你呢,不但充滿某種意識形態,你無意識中把台灣其中的一種語言無限上綱成足以代表整個台灣的語言更表示出你充滿著那類意識形態的沙文主義,你口口聲聲的辯解正好印證了我口中某些被去中國化大革命影響的很徹底的台灣人,舉個例子來說,你聲稱還好當年湘贛鐵路之類的地名沒出現在台灣,不然還真的不知道該怎麼用台語發音就足以證明你就是我口中最佳的範例,湘一字的閩南語(或你堅稱是台語也行)就在這段影片的1:05處,而贛和幹的發音規則在閩南語中也是相同,鐵路的閩南語我就不多解釋了,也還請你別忘了閩南語又是來自哪邊的呢?總而言之,你文中的疑論根本就稱不上是一個問題,把一個不是問題的事情當做一個問題在發揮,如果這不是你自己的意識形態在作祟,那這又是什麼呢?你的閩南語程度不佳就請少在那裡貽笑大方了

台語是我的母語,
我又沒說我代表全台灣人或全台灣都應該台語為唯一語言,那來的沙文主義?
你自己對台語過敏,何必污名化別人沙文主義?
你可能不知道有種東西叫諧音,
若是那路名是客家語、原住語的不雅諧音我也不能接受,
只是你似乎認為只要是"被中國化"的就是好的,即使是不雅的諧音也無所謂。
除了湘贛之外,
也幸好沒有出現烏魯木齊路,
要不然想要改個路名也要被污名化說是在搞"去中國化",
實在很無奈。

誰有沙文思想?
光看你那句"別忘了閩南語又是來自哪邊的"答案就很明白了。

小阿真 wrote:
我同學畢業後90%想留在北京。
拆遷對多數人來說是好事,拆遷戶能得到一大筆錢或一套新房,我經常聽路人盼望拆遷舊樓。.(恕刪)



很多人想留在大城市是肯定的, 但是有句老話說, 木有那個金剛鑽就不要攬瓷器活。

如果你在北京呆的很不爽,工資也不高,只能租房子住,還得租4環的舊屋, 月薪不高導致生活水平低, 這樣的日子有什麼意思?還不如退到2線3線地區,有房有食有存款有媳婦的開心日子。 (北京娶老婆的禮金好貴的.. 深圳就更不要說了...祖國的男同志辛苦了)

拆遷最怕遇到刁民... 也最怕遇到貪官..
如果遇到刁民,明明給他們的錢是合理的, 但是非鬧著不走,趁此機會想很敲政府一筆錢的人不是沒有。尤其是文化素質不是很高的農民伯伯嬸嬸們..
奸商貪官也可惡, 不給老百姓合理的拆遷費然後就強行拆除了.



一切隨風去 wrote:
花捲娘,你確實圖樣了。。。

就說你說的洛陽吧,正好我有個同事是洛陽的,洛陽市裡不是太偏的地方房價都在4000以上,哪有200-2500的房價,再以洛陽人民的收入水平來買這房也是很難的,而且發展空間小,很多行業根本找不到。

洛陽這種城市是歷史古都,很有名,不過就現在來說在大陸可能三線城市都算不上。

我想說如果有夢想,想有更好的發展,當北漂沒什麼不好,比如我,雖然發展的不理想,但是我並不後悔,二三線城市那隻是退路。(恕刪)




貸款週期線拉長, 首付多付一點, 再怎麼樣也絕對比北京的房子便宜。

北漂是個夢,是個機會,我不是說想打擊你或者怎樣, 但是現實也很可怕, 蝸居這樣的電視劇你又不是沒看過。你以後娶媳婦怎麼辦?就算是兩家人拼死命的給你們小兩口付了新房的首付,你們來還貸款, 合適嗎?爹媽的錢都給你們付首付了,他們養老怎麼辦, 如果你今後有了孩子, 學區房你得買,買不到你就得找關係讓孩子進好的初中高中, 這些事情都是需要去考慮的。還不如得到了幾年北京打拼的工作經驗和存款退居二線,能活的更舒服更輕鬆。

一切隨風去 wrote:
1. 大陸的中文教學...(恕刪)


我怎麼覺得 杭州人 很看不起 上海佬....

一切隨風去 wrote:
所謂的房產也是一種財...(恕刪)


只能說 獨棟獨戶好拆

量體大的 簇群住宅 一下幾百幾千戶的大樓 不容易....
librawei wrote:
MZ xiao珑 是...(恕刪)


出入社會尚淺,很多條文面前就是小白一個~

剛剛激動了~

主要覺得, 爲什麽不相信法律的合理性 .. 就算不合理, 也會修改的啊..

作為老百姓,就做好自己的事情,然後遵循法律的條文或者, 暴動什麽的,儘量不要發生, 對誰都不好。

花卷包子蛋糕酱 wrote:
如果你在北京呆的很不爽,工資也不高,只能租房子住,還得租4環的舊屋, 月薪不高導致生活水平低, 這樣的日子有什麼意思?
小弟也是這樣認為
離開家鄉出外打拼 食依住行樣樣花錢 樣樣都得自己來
離鄉背井工作卻只掙得比在家鄉多出個2、3000的薪水 我想光補貼租金都不夠了
有些公司會有補助或供食宿 這樣子我就會考慮

ncvt wrote:
台語是我的母語,我又...(恕刪)



我又沒說我代表全台灣人或全台灣都應該台語為唯一語言,那來的沙文主義?

客家話難道就不是客家人的母語?原住民又何嘗不是有自己的母語?那為何客家話或原住民語就不能稱呼為台語?所以請你還是先跟我說清楚,為何你的母語閩南語就足以冠上“台語“之名?難道只因為台灣的族群中源自閩南地區的人較多就夠格代表全台灣了是嗎?這不是沙文主義那這是啥?露出馬腳了喔

你自己對台語過敏,何必污名化別人沙文主義?
是啊,我對台語過敏,居然還會看用所謂台語唱的戲,果然某色彩意識形態的人最擅長扣人大帽子了

你可能不知道有種東西叫諧音,
若是那路名是客家語、原住語的不雅諧音我也不能接受,
只是你似乎認為只要是"被中國化"的就是好的,即使是不雅的諧音也無所謂。
除了湘贛之外,
也幸好沒有出現烏魯木齊路,

請你不要再讓對岸的人見識到某些台灣人低劣的品行了,烏魯木齊在大陸本來就是一個很正常不過的地名,直到被一小撮台灣人汙名化成罵人的髒話,所以這到底是地名的問題還是人品的問題?還有請問湘贛這個地名詞哪裡不雅?啊,也許我忘了對滿腦子黃色思想的人來說,任何事物都能扯上低俗的一筆,一個整天把下麵給你吃聯想成下面給你吃的人那可是就連神仙都愛莫難助啊我還真希望某些族群不要因為自己的德性低下進而糟蹋了閩南語這優美的語言

要不然想要改個路名也要被污名化說是在搞"去中國化",
實在很無奈。
誰有沙文思想?
光看你那句"別忘了閩南語又是來自哪邊的"答案就很明白了。

不肯正視這個問題的人,就很明顯的是被某種意識形態衝斥著腦袋而導致自己選擇性的眼盲,不過呢,就算這些人再怎麼自欺欺人也無法改變閩南語的源頭出處

BB-64 WISCONSIN wrote:
我又沒說我代表全台灣...(恕刪)

實在很懶得再和你扯了,
你硬要扯語言的名稱,
那中國福建省南方也未必只有一種語言,
憑什麼那種語言稱為閩南語?
另外糾正你一個倒因為果的說法,
烏魯木齊這個地方和台語一句負面形容詞的諧音相似,
就好比泰國那句問好的話和台語的"三碗豬腳"是諧音,
你卻硬要說是"被一小撮台灣人汙名化成罵人的髒話",
實在是夠了,
你受害者心理很嚴重,
我從現在開始不想回應你了。
老實說我一點都不覺得講什麼話重不重要.
我平常國台客語都講.
去對面要捲舌講話我也都覺得沒差.還挺有趣.
語言這種東西能溝通就好.
硬要區別什麼是母語或是什麼沒有什麼意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