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先生 wrote:那叫通俗,你該不會把...(恕刪) 世上本來就沒有正史,同一場戰爭,各國寫的就不會一樣.別以為中國的古史都是正確的.哪個歷史學者不會在自己著作內參雜各人史觀?何況是一個業餘的作者.他還能比較不同史著提出不同的觀點和質疑.該書作者倒是把明朝的厚黑學寫的淋漓盡致.
Liang1217 wrote:大大應該要看更多一點版本因為當年明月版的明史 因為作者觀點的問題事實上跟明史是有點出入...(恕刪) 哈哈哈... 饒了我吧我承認我只看過明月版的, 這樣就失去嘴砲下去的立場了 (我不是專業的)歷史有很多小細節是永遠爭論不完的, 更何況我們只是在這裡閒聊瞎扯只是日本所謂的名將在朝鮮戰敗是事實, 而且敗的不甚光彩 (順利回家的沒幾個)要說當時中國火器先進, 所以才打贏日本, 這樣對日本不公平...難道要叫人家明軍不准開砲, 一對一上場單挑才公平嗎? 又不是武術大會...慘敗就是慘敗, 日本人兩百多年後不也把中國侵略的很慘嗎 (雖然兩顆原子彈之後更是慘敗)就樓主的目的來說, 本篇也是慘敗大家鬼扯了七八頁, 二人組不出現就是不出現....不過, 如果有人願意引經據典的來證明, 小西行長這一夥人到底是不是膿包我也很樂意欣賞專業的來表演一下, 增長見識
seaman0601 wrote:世上本來就沒有正史,...(恕刪) 你自己都說到各國的看法了,怎麼可能會有統一的看法?這裡說的正史,乃官方編篆,所謂24史正史為什麼重要?官方立場,四個字而已!!!你更說到,一個業餘作者肯定是加入個人看法,但是把一部業餘作者的作品看的那麼重,那就不是我的問題了
寫歷史的...多半都是主觀的...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中間這一段...司馬遷應該也沒有當面耳聞目睹吧?還不是自己根據先人傳記再加點自己的想像加上後來事情的發展...掰出來的...
gracestar wrote:講到周遇吉要題絕大多...(恕刪) 明末有許多人不知道的可歌可泣歷史不過個人還是最喜歡江陰抗清史可法官居閣輔卻不能節制諸將 和團結全城與多鐸死鬥守揚州不過一天就兵敗將亡揚州八十萬人真的豁出去我想就算是幾近戰功無敵的多鐸也很難平安脫身而不至柔順為如任人宰殺般牲畜的刀下鬼現在大陸的江陰縣城每年都定期舉辦大型祭祀表彰其氣節
六四天安門事件,我們都身在當代,看看相關敘述這件事的書籍及文章,版本都一堆大家都聽來的,你要信那個??除非你是當事人,要不然連你自己都沒辦法知道當代發生的情況了,何況是幾百年前的事!加上寫書的是人,既然是人就會有個人情感,所以看看就好,看完之後有自己的想法最好,不要人家寫什麼就信什麼!
總統先生 wrote:那叫通俗,你該不會把明朝的那些事兒,當正史了吧?...(恕刪) 語氣當然是百分百的通俗可是語氣通俗不一定代表講的不正確吧, 至少作者是這麼強調的能不能指點一下, 該書哪裡是不正確的, 我很想知道 (不是在挑戰總統啊...)我不是要挑戰誰說的歷史正確我只是很認同, 當年明月那種用白話說正史的體裁不要老是把歷史寫成論文, 誰有那種功夫去研究...就是因為正史老是很難入口, 所以稗官野史才會大行其道不是嗎話說我也很期待, 有沒有人要出類似體裁的白話正史這樣大家的歷史概念才會普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