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ay wrote:
別把當時的日本想得太美好。...(恕刪)
沒說日本對台灣有多好阿!而且它們已經離開了..
我之前不是說: ..再說也無法改變歷史,至少帶來了文明,過去不好的事不要讓他再發生。
只要對台灣有幫助的各方都會感謝他們,但對台不友善的地方也會加以反省避免重蹈覆轍...
朝鮮是被直接打,而且有後援反抗有方向,到最後用盡力氣被征服,
而台灣本非事主,但是被牽連,在沒人可求救下只任日本宰割,被背叛加上被侵略,到後來建設/教化這東南亞地區,
反映出2種不一樣的看法。
就像2個鄰居打架卻要不關事的我們負責,還被他們雙方罵是背叛者等不好的言語,如此做何感想。
台灣人好幾代以來承受他人之累/受莫名指責,像:鄭與清/清與日/日與美/國共等本非台灣的事卻受牽連...
尤其目前左岸這60年來對台灣,只有欺負沒有幫助,還霸道宣稱都是它的,等方面更反感..
Mikecn wrote:
是嗎? 雖說是個人看法,但是清帝國對於台灣實在是著墨不多呀,我的重點還是放在割讓台灣的馬關條約,打敗仗就割台灣,難道這才公允嗎?
重點變來變去的, 反正呢, 不管怎麼樣一句話著墨不多就通通打死.
那我想北門, 小南門, 景福門, 淡水砲台都是天上掉下來的.
你我都知道清廷割讓台灣根本就代表清廷無能,
但是清廷無力抵抗外來勢力不代表這些駐台官員都沒做事.
甲午海戰失敗跟台灣地方建設完全是兩回事.
Mikecn wrote:
清帝國駐台官員在台灣有祠堂後代,代表的是清帝國駐台官員選擇了被日本統治的台灣,他後來應該已經跟清帝國已經沒有關係啦,去想想當年他為何做這樣的選擇吧?
不回清帝國領土當官,卻留在日本殖民地上開枝散葉?
你又知道我祖上先輩有活著看到日本占領賴著不回中國?
我都不知道的事情你都可以猜到了, 好厲害.

搞不好整個家族後來都是在台灣出生的, 誰知道?
搞不好他是要跟台灣共存亡呢.
我只知道台灣是我們的故鄉而已.
我也不知道為啥我高祖父要嘗試到印尼發展, 最後死在印尼回不了台灣.
當時印尼有比台灣生活好嗎? 也不見得, 但可能就是一個機會.
我們後代子孫也都是會嘗試不同的地方發展, 不見得要在台灣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