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有很大的差別
以前的二專就真的是技職教育(注重實機操作)
老師還有些任職或兼職在其他公司當經理的,有相當社會專業經驗,
有一個還是待過IBM某單位的經理,程式語言超強,不過當人也強.......
現在的二技變成一般大學教育(注重書本上的理論知識)
老師大多純教授,只待過大學,沒出過社會
以前出社會工作多,所以水準差一點還沒關係,
現在出社會工作少,所以水準差一點就再連絡,
有趣的是現在公司都直接要會的人,會實機操作的人,而不是要書本理論的人,
可是現在的教育都是教出書本理論的人......
誰叫社會不注視技職又把技職當做黑手......
我還記得當初開放中國投資時,一堆廠商政客說把工廠移到中國去,
然後台灣會做品牌研發,到時候台灣需要很多高學歷研發的人才,
結果.......><
tn00297763 wrote:
我讀大學夜校
畢業一共要128學分
一學分1725元
畢業一共學分費要220800
外加上課前的一杯清心30元
一個月上課20天~1年240天
4年一共喝了28800
外加雞排~餅乾~零食
重修費
保守估計畢業要花30萬
我選的是保健系
上課都在給我上中藥學 本草學
還在給我做肥皂~我國小就做過了
根本聽龍無~上課都在吃雞排配清心
畢業後我想我這30萬只是拿來買張畢業證書
根本沒學到東西
現在才一年級還來的及
是否去阿6仔那邊買張大學文憑會比較省錢呢?
價位大概多少
聽說10萬就有
這樣還比較符合經濟效應
哈哈哈哈 這是阿呆的公式啊
如果該生認真學習讓自己是全系第一名畢業,
勢必每年會拿獎學金
所以繳的學費比人家低
學到的又比人家多
這樣有沒有比較符合經濟效益?
那如果換成是國立大學, 因為學費低, 那效益又更大了!
所以說, 如果只是為了文憑,
30萬+5年光景 或是 買張假文憑+信用風險
這兩種阿呆公式 我的看法是都沒啥經濟效益~
小弟在某科大兼了門進修部的Unix基礎選修課
點名系統上的修課人數是37人
每星期來上課的固定班底只有12人左右
在職班的學費是以學分費計算,學分費還不便宜
真不知道那些花錢卻不來上課的人是怎麼想的
錢太多沒處花嗎??
而固定班底中大概只有一半會認真聽課,
另一半是來點名的
這些人上課時看小說、看漫畫、趴著睡覺或是兩三人坐在電腦教室最後面聊天
我教完指令通常會把廣播系統畫面切還給他們練習,熟悉用法
結果這些人全給我開windows上網
看衣服、看無名...什麼都有,
學期中還有人問我Linux的登入帳號密碼是什麼......
我的期中考試全是非常基本的概念,單選不倒扣,
我想這樣有點印象的學生應該不會選錯吧
沒想到總分110分的考試 (多送了十分給他們)
成績居然成U型化(比M型化還糟糕)
有在聽課的考八九十分,沒在聽課的考二三十分,
我也考慮到進修部的學生工作忙
所以一個學期只出了兩個非常簡單的回家作業,
有點基礎概念的不用十分鐘就可以寫完一份了
有交作業跟沒交作業的會是哪些人也不用說了,
問他們為什麼會這樣
理由總是工作忙"沒時間寫作業","沒時間念書",
事實上是否真的如此,我想明眼人也都看得出來
我想說的是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也該有思考及行為能力了
大學教育並沒有強迫性
學校提供了你一個進修管道,系所也都有公佈課程的教學概要
就算要混文憑
你還是可以選擇你有興趣或對你有用的科系
修你有興趣,學對你有用的課程
上課聽不懂就纏著老師不放,老師也會很樂意把你教到會(至少我是這樣想,也真有學生會纏著我問東西)
學不學得到東西全看你的態度,
全台灣有這麼多學校,這麼多課程讓你選
我想,不需要怪老師教的你聽不懂,或是對你沒有用
因為,這些都是你可以選擇的
許多事都看在眼裡,卻又無可奈何
曾好幾次對這些不聽課的人曉以大義:
花錢來上課應該認真點,起碼學點東西回家
才對得起那幾張離你而去的小朋友,不是嗎?
可惜沒人甩我,依舊我行我素
現在一想到期末成績要怎麼打就頭痛,難道要我當大刀嗎??
學校要我下學期再開一門課,考慮後把它推掉了
因為我實在無法再昧著良心睜隻眼閉隻眼
讓沒概念的人也拿到學分
想想學校開這種在職進修班還給正常體制班的畢業證書
或許也是一般企業對大學生的評價差的幫兇之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