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垣崇案看台灣的生技產業法律的落後....

就事論事吧

沒有那一個因為學歷高就是高貴的聖人的,學歷低就不是,那台東陳樹菊又算什麼

就實務面而言

你今天在一家公司擔任研發部負責人

將研發成果的利益移轉到家人身上,你認為是對的嗎?公司會不告你嗎?

至於陳博士在擔任中央研究院生醫所所長期間,所得到的研發成果,相信研發經費是來自政府,

成果利益也一定會是歸全體納稅人即進國庫,至於他能分得多少利益相信中研院一定有規定


至於檢調會偵辦,一定是有人提供了相關証據,不然不會大動作搜索


台中小康 wrote:
陳垣崇技術移轉給世基的兩項專利是由國科會科發基金補助研究,
陳垣崇92年7月向中研院公共事務組報告研發成果,
同年11月中研院申請美國和台灣專利
...(恕刪)

陳垣崇博士2001年才受邀回台灣中研院服務,
七月就能提研發成果,
就有丁丁以為都是政府給錢的功勞,不用個三五年,
幾個月就會有成果,
研發生技有這麼簡單嗎?
k2 wrote:
陳垣崇博士2001年...(恕刪)


對啦

功勞都是他一個人的

生醫所只有他一個人統包各項工作
frank111 wrote:
問題是沒有爭議的部分...(恕刪)


問題是沒有爭議的部分阿,

<< 生技業還在研發的階段,
大家都沒有商品,沒有賺錢,
主要的金錢來源就是國家,大家都在搶資源,
這錢一撥,就是幾億、幾十億、甚至幾百億在跳,
背後的政治角力更是可怕,
所長只是個犧牲品吧 >>

再加個 202, 這個觀察可能很接近事實的真相了.

案子都說是有法之後合法, 現在查的是之前的, 問題是,
沒有這些頂尖的科學家回來, 台灣會立法嗎? 對那個可查, 可不
查的過渡時期, 說沒有背後的故事, 有人信嗎?

問題是經過這事 Dr. Chen 還會留在台灣嗎? 可惜了.
洗洗 wrote:
你今天在一家公司擔任研發部負責人

將研發成果的利益移轉到家人身上,你認為是對的嗎?公司會不告你嗎?
...(恕刪)

所以說隔行如隔山,
中研院並不是一個營利的單位,
主要的工作是研究,
可惜的是研究出來的東西並不一定會有人承接,
政府希望能扶植生技產業,所以會不計成本的將專利賣出,
賣出的價格通常不到總研發價格的十分之一,
通常都還是沒有人願意買,從研發到上市還有一段路,
前面說過,生技業是燒錢的行業,台灣的市場又小,有本錢玩這遊戲的少之又少,
如果研究人員不希望自己的成果被放水流,就要自己想辦法,
人面廣的就到處去賣面子,笨一點的就自己出錢延續
frank111 wrote:
所以說隔行如隔山,中...(恕刪)


你講再多...有的人要懂也要下輩子了

一輩子沒碰過研究研發...一輩子連中研院也沒進去過

你還期望這些人懂啥國際人才?懂啥國際人才回台的成本?

職業無非貴賤...就像陳博士一輩子也不會懂建築..房仲業..甚至資源回收業的道理一樣

就靜待台灣這個超爛司法系統的判決吧...





vic1010 wrote:
你還期望這些人懂啥國際人才?懂啥國際人才回台的成本?


所以人才往香港新加坡中國跑~不是沒有道理的
人家錢給多~權給大~舞台給寬

台灣除了故鄉情以外~還有啥可以上台面講
frank111 wrote:
所以說隔行如隔山,中...(恕刪)


政府的專利技術是不會賣出的好嗎?

都是用技轉的方式執行,而且會公開此一信息後依採購法公開招標

除非沒有廠商來參予技轉,才會用議價的方式找特定廠商單獨議價

今天會發生這種事,通常都是想要參予的廠商沒被找,而是找了其他廠商,人家氣不過提出告訴

這種事只要在政府的研發單位都會碰到,

有得找委員施壓,你就花時間對他解釋所有情形~~~~~~

有的告到監察院,一樣要花時間回覆來文~~~~~~~~

有的只直接告法院,有事沒事你都要去法院作証或是說明~~~~~~~~~~


至於生技業市場又小

提供資料你看看吧

http://www.ey.gov.tw/ct.asp?xItem=57141&CtNode=3007&mp=97


隔行如隔山,這句話挺好笑,呵呵
k2 wrote:
陳垣崇博士2001年才受邀回台灣中研院服務,
七月就能提研發成果,
就有丁丁以為都是政府給錢的功勞,不用個三五年,
幾個月就會有成果,
...(恕刪)


民國90年回國,
92年7月向中研院公共事務組報告研發成果,
何來幾個月就會有成果?

你計算年份搞錯了。
洗洗 wrote:
政府的專利技術是不會...(恕刪)

呦,你懂技轉這兩個字,
說得越多要解釋得越多,
你的網頁就是所謂的大餅,這餅大家都會畫,還都畫得很漂亮
這個計畫去年就在喊了,可惜雷聲大雨點小,
生技起飛,聽說快飛不起來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