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薪資破4萬4與政府的技倆...


IBIZA0408 wrote:

1.勞保退休跟勞工退休金是兩回事, 勞保年資是到哪裡都跟著你的

而且即使你只作了幾年, 勞保退休年齡一到, 還是可以申請勞保退休, 只是錢很少


我是指勞工的連續工作可請領的退休金,不是勞保的那份

就因為台灣的中小企業的特性,連續工作滿30年這種年資 才有大大說的薪資伴隨年資累計疊加的狀況

但很多都是幾年,可能因為公司營運問題,或是其他方面而轉職,導致薪資不增反減.甚至退出職場!

如果多數可以累計疊加再同一家公司或是轉職時後薪水往上,也就不會有所謂的中年失業的危機!

因此不能用一般的年資長短用平均數抓中位數來看薪資問題,
elevenii wrote:
閒聊版快變窮人版了...(恕刪)


會嗎?

先前一串在討論月薪的,有人抱怨夫妻2人(沒小孩)年薪合計超過300萬,不敢在台北買房子呢! 4.4萬/月在那串幾乎等同赤貧...
特偵組 wrote:
我是指勞工的連續工作...(恕刪)


根據歷年的統計, 各年齡層平均薪資隨年齡提高
我看不出有甚麼不能這樣講的, 我也看不出平均薪資落在15年年資附近有甚麼問題

這是2005年作的2004年的數字

16~20歲:22,137
21~25歲:24,745
26~30歲:30,154
31~35歲:37,589
36~40 歲:46,686
41~45歲:46,932
46~50歲含以上:56,871
Billy.Huang wrote:
先前一串在討論月薪的,有人抱怨夫妻2人(沒小孩)年薪合計超過300萬,不敢在台北買房子呢!...(恕刪)


之前在另一討論區..有人年薪50萬..就敢買AVG的新車來養..
所以呢?這能代表什麼嗎??

這不就是統計的平均值...
如果你剛畢業沒多久..可以讓你設定個目標好超越他..
如果你工作一段時間了..可以檢視自己的薪資在哪個位置..
就這樣...

還漏掉一個..如果你沒有能力超越平均值..
除了怪政府...也順便想想是不是自己哪裡出問題了....

jedijack wrote:
之前在另一討論區.....(恕刪)


所以在這就是比誰唉的比較大聲呀,鄉民很容易被左右的....
看來不願意面對事實的人真的很多....

政府是否應該公布「眾數」、展現多數人領的薪資是一回事,
數字是否正確、有無造假又是另一回事。
有的人不願意面對真相,跑出來嚷嚷數字不可信,
卻不去看看時尚版、典藏腕時計的景象。
IBIZA0408 wrote:
我也看不出平均薪資落在15年年資附近有甚麼問題

IBIZA0408 wrote:
16~20歲:22,137

21~25歲:24,745

26~30歲:30,154

31~35歲:37,589

36~40 歲:46,686

41~45歲:46,932

46~50歲含以上:56,871



問題在於你貼的數字代表了年資與薪資的相關性

從36-40時就開始邁入高點 大約是普通上班族15年的年資 ,也就是平均15年的薪資差不多是在上班族薪資收入的高峰期!

後續伴隨著中年失業轉職拉低收入導致,年資的累積效應開始降低,


而且開始有所謂的中年失業導致工作人口數量開始降低!

如果你用平均數來說 上班族的人口分配比例,不是每一各族群都相同!


所以不太能這樣用(30+0)/2 ,這會恰巧去抓到上班族的薪資高峰階段,

並且用平均人口數去算等於誤把高年齡就業的人口數等同於26-35歲青壯年的人口數的方式去估算






jahvet wrote:
有的人不願意面對真相,跑出來嚷嚷數字不可信,
卻不去看看時尚版、典藏腕時計的景象。...(恕刪)


那邊可是一片榮景....

特偵組 wrote:
問題在於你貼的數字代...(恕刪)


特大,生預率是逐年下降的.

傳產10年的不景氣使的25~35歲的從業人口比例甚至不如35~55歲.

高薪者集中於35~55更加正常.

我認為他算平均還算是客氣了.

你们公司如果不是那種出口加工廠.

平均年齡也很高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