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友商事指出,台灣車輛在2005年6月,共同取得台灣鐵路局160輛通勤電聯車的承攬標案,生產製造並投入營運之後,台鐵編號為EMU700型的通勤電車,擁有高利用率,低故障的優點,得到台鐵相當高的評價。這一次標案,台灣車輛共取得296輛EMU800型通勤電聯車的標案,其中,前16輛將由日本組裝,其餘280輛將在台灣生產。住友商事也指出,連同去年底決標的傾斜式列車,台鐵目前最新的通勤電車及搖擺列車,都是由日本車輛為主要技術合作對象。EMU800型通勤電聯車不是100%MIT唷新聞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113/1/2kro8.html
cgy1986 wrote:UIC定個標準,全世...(恕刪) 我想問題只是出在用詞上的爭議。160km/h只是"準高鐵"的其中一個標準,另外還有服務品質以及技術程度等。像是中國的部分鐵路路線雖然達到200公里以上的標準,單就速度來講已經算是標準的高速鐵路了。但是中國的高速鐵路的技術等級以及服務水準來講,絕大多數的路線仍然只能算是準高鐵。中國的鐵路技術其實還在60年代的水準,這是中國中科院電工所所長以及前鐵道部顧問接受媒體訪問時所說。中國高鐵目前離真正的高鐵還有一段距離。
夕顏 wrote:住友商事指出,台灣車...(恕刪) 指的MIT,是零件MIT50%EMU700大概大家都不知道,馬達已經是MIT,雖然是買日本東芝技術,但是是在大同生產,齒輪箱是台塑重工冷氣就不用說了,大家都可以看到其實較為高度自製電聯車是蘆洲線371系,轉向架是中鋼生產,齒輪箱是台塑重工
努力向上!GO GO 大學! wrote:EMU100型自強號...(恕刪) 鐵路電氣化剛完成的時候,台鐵大多數的人員都還是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的嫡系技術人員,EMU100剛好就是在那個時代引進。90年代以後,那些老技師都已經退的差不多,剩下大部分人員都是省府鐵路局時代招考進來的人員。那個時代公部門擺爛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加上大公路主義時代來臨,鐵路相關單位完全被冷落在一旁,那個時代可說是台鐵最黑暗的時代。一直到了2000年以後,政府才又開始注重鐵道建設,台鐵進入交通部直屬時代才又慢慢進行內部改革。未來交通部規劃鐵路局、鐵工局、高鐵局會被整合成中央層級大眾運輸的軌道局,相對地方層級的單位則是各縣市捷運局、交通局等。未來等到過去省府鐵路局時代招考的人員漸漸退完,台鐵進入公司化時代後的新進台鐵的人員比例越來越多,台鐵才有可能真正向上提昇。
真是恭喜了,一次完成兩個大標案雖然EMU800的外觀模擬圖已經出來了,但是我還是認為沒有買以下這輛,真是可惜XDhttp://www.queenslandrail.com.au/RailServices/City/Fleet/Pages/imu160.aspxhttp://www.railpictures.net/showphotos.php?locomotive=EDI/Bombardier%20160%20Series%20Interurban%20Multiple%20Unit
franz101231 wrote:真是恭喜了,一次完成...(恕刪) 個人覺得通勤電車還是比較適合"平頭"設計,像這種就不錯。目前公布的EMU800外型比較像是特快車在用的車頭外型。EMU700跟TEMU1000兩個列車的外型真的是台鐵太"假嗷",搞到最後一個車頭激凸一個車頭擋風玻璃凹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