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ision wrote:
小弟就目前做的研究及資訊跟您做個交流:
以反菸團體遊說立院修菸害防制法的論點而言,他們舉出世界銀行曾經做過調查研究,研究發現菸價每增加10%時吸菸者就會減少4%~6%
不過以目前的成效與板上大家的討論綜合來看,應該以上論點在台灣的效果還沒什麼出現
菸捐的調漲時間點及幅度小弟整理如下:
1) 民91年,菸捐5元
2) 民95年,菸捐10元
3) 民98年,菸捐20元
而全國吸菸者的從民91到現在數量都大約400多萬人,真的是有減少的狀況,若以平均一包菸在91年賣50元來算,到目前菸價等於上漲了40%,照世界銀行調查的理論來說台灣應該要下降16%~24%的吸煙人口,不過感覺上還差很多
也許您說的理論是關鍵,一次調高到200元,應該有很大的殺傷力
不過這也許會太激烈,我猜政府擔心會暴動吧 (記得之前浮動油價引來的砲聲連連的事件嗎?)
菸捐一次提高到200元會有很大的效果,但一定會產生助長私菸及劣質菸品大量增加的副作用及吸菸人口強力的友彈。但若真的是為了國民的健康著想而要有直接明確的效果,那何不直接修法下令所有的公共場所全面禁菸並由公權力強力取締及處罰呢?這才是最直接且有效果的方法啊~~~~
政府都在開公司賣菸酒了,怎麼會想放棄這塊大餅呢?不敢也不想,所以只好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逐步調高菸捐以降底支持及反對雙方對政府的衝擊,也可以從廣大的吸菸的人口中合法的搶錢去補健保的黑洞。這是政府一方面要向反菸團體交待,一方面又可以從吸菸人口搶錢的兩面手法啊,沒錯吧?
那一天吸菸人口消失到某個程度,菸捐的收入預算大量減少,政府才要擔心健保的黑洞要另外從那裏挖錢來補吧?簡單啊,在稅基減少時,那就再提高菸捐去補囉......「因提高菸捐所以吸菸人口減少,所以要再提高進一步減少吸菸人口」。從表面上來看一切合理嘛~~~~
政府的菸捐本來就是個假健康的美名向吸菸者行搶劫之實的事。因為吸菸者在這個政策的取決上一定是居於弱勢,政府怎麼規定,吸菸者就只能配合。菸捐內沒有任何一毛錢是專用於菸害疾病研究或醫療的補助,只有個位數的百分比被拿去做菸害防治和查緝私菸及劣質菸品。
就如前面有網友說,換個名字像「菸害懲罰捐」擺明要處罰你吸菸,也比菸品「健康福利捐」來得名正言順。但要吸菸者多付出金錢的代價以降低吸菸人口,並不是最有效的辦法,因為只要付得起,還是可以吸菸。只有政府以公權力介入及強力執行禁菸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吸菸人口及菸害疾病的增加。
Sunnision wrote:
所以限制問題大於菸價效應,這個論點不知道大家同意居多還是居少?...(恕刪)
同意,所以個人才認為政府並不是要強力推廣禁菸。若是政府要強力執行禁菸,那手段不應該只是增加金錢支出,而是該讓你沒辦法吸菸,只好戒掉。所以個人認為政府只是應付反菸團體及順便搶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