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kfoot wrote:
人類登入月球更沒有什麼了不起,反正99.9999999%的人也登不上去,一點都不偉大..(恕刪)


說不定真的有外星人,自從這麼多年以來,都沒聽說過要登入月球,或月面基地了.
都是XX年以前的,到現在沒半點消息,一定有問題.
就是因為有眼光(或說舊的那些高層終於學聰明,看清現實),
才會把賈柏斯請回來吧,不然就直接倒掉了
至於USB之戰輸什麼?USB又不是Apple的
Apple不過是率先採用USB而且成功的廠商
至今仍然在使用,不是嗎?
不用動不動就粉絲不粉絲的,把話講清楚就好
至於突破,介面當然是一大功臣,不過沒有掌握硬體配合也達不到
軟硬兼施

太平洋沒加蓋 wrote:
真的有眼光,就不會再...(恕刪)
C'est La Vie! 法文「這就是人生啊!」
搞不好賈柏斯的人格和記憶已經被移植到Apple的中央伺服器,等到過些年飛碟總部成立後賈柏斯就會以全新面貌重現世人,不然他們新總部幹嘛蓋成那樣,一定有問題....

太平洋沒加蓋 wrote:
說不定真的有外星人,...(恕刪)
C'est La Vie! 法文「這就是人生啊!」

皮很丘 wrote:
我家沒有任何一件蘋果...(恕刪)


我家也沒有蘋果的商品
sickfoot wrote:
就是因為有眼光,才會...(恕刪)


粉絲並不是貶意詞.
我是波多野結衣的粉絲.


USB最初是由英特爾(Intel)與微軟(Microsoft)公司倡導發起,其最大的特點是支援熱插拔和即插即用。當裝置插入時,主機列舉到此裝置並載入所需的驅動程式,因此在使用上遠比PCI和ISA匯流排方便。
USB速度比並列埠(例如EPP、LPT)與串列埠(例如RS-232)等傳統電腦用標準匯流排快上許多。原標準中USB 1.1的最大傳輸頻寬為12Mbps,USB 2.0的最大傳輸頻寬為480Mbps。近期推出的USB 3.0更從480Mbps提升到5Gbps。

人機介面裝置(HID)
USB沒有完全取代AT鍵盤介面和PS/2鍵盤滑鼠介面,但是事實上現在所有主機板製造商都提供至少多於一個USB介面。到2004年,大多數新主機板都配有多個高速USB 2.0介面,儘管有些是內建在主機板上的,需要使用電纜連線到位於主機前面板或者側面的介面。同樣的對遊戲操縱桿,手柄,寫字板和其他人機介面裝置的支援逐漸從原音效卡上的「MIDI/遊戲」介面和PS/2介面上轉移到USB上。現在帶著USB轉PS/2介面轉換插頭的USB鍵盤滑鼠相當普遍,他們可以使用任意2種介面之一。
使用專用鍵盤滑鼠的蘋果電腦1999年1月也開始使用USB介面。最初iPod只有IEEE1394介面,後來在3G的iPod,蘋果電腦開始支援USB2.0,但是還不能用作充電,現在的iPod,已經全面相容USB與IEEE1394,兩者均可充電以及連接電腦主機。


IEEE 1394,別名火線(FireWire)介面,是由蘋果公司領導的開發聯盟開發的一種高速傳送介面,IEEE 1394是由蘋果電腦所創,其他製造商也已獲得授權生產。「火線」一詞為蘋果電腦登記之商標,因此其他製造商在運用這項科技時,會採用不同的名稱。

IEEE 1394理論上可以將64台裝置串接在同一網路上。傳輸速度有100Mbit/s、200Mbit/s、400Mbit/s和800Mbit/s,目前已經制定出1.6 Gbit/s和3.2 Gbit/s的規格。Sony的產品稱這種介面為i.Link;德州儀器則稱之為Lynx。

由於早期,開發聯盟內部的製造許可證定價的糾紛,造成了此技術在市場上的推廣時機被延誤。定價時,蘋果公司想在每一個出產接頭營利1至2美元的許可費。其他聯盟公司(如Intel)覺得此價太高,如果聯盟的所有公司都要求那麼高的營利,一個介面的許可費將高達十幾美元。聯盟內許多公司也是USB開發者論壇(USB-IF)的會員。由於此糾紛,聯盟內其它公司開始重視USB 2.0。

同時在制定規格時,硬碟價格也愈來愈便宜;SCSI裝置因為LVD化而效能有了飛躍的提昇,加上USB 2.0開發較為便宜,速度也尚且夠用,因而取代了IEEE 1394,成為了外接電腦硬碟及其它周邊裝置的最常用介面。
太平洋沒加蓋 wrote:
使用專用鍵盤滑鼠的蘋果電腦1999年1月也開始使用USB介面。最初iPod只有IEEE1394介面,後來在3G的iPod,蘋果電腦開始支援USB2.0,但是還不能用作充電,現在的iPod,已經全面相容USB與IEEE1394,兩者均可充電以及連接電腦主機。...(恕刪)

最初的iPod採用IEEE1394介面,就是俗稱的firewire,是因為當初只有USB1.1
用USB1.1傳幾百上千首的音樂,不等死人才怪,而firewire就剛好,而且當時已經內建在mac電腦了
等到USB2.0普及之後(傳輸速度高於Firewire400),就轉向引入USB介面到iPod,也順便開發PC市場
mac電腦則是一直都兩者並存狀態
這跟輸贏有什麼關係???是你解讀錯誤吧
Firewire從來就不是為了取代USB而存在,而是為了穩定的高階傳輸用的
不然當初Apple大可以把鍵盤滑鼠的介面都改成Firewire而非USB
C'est La Vie! 法文「這就是人生啊!」
sickfoot wrote:
最初的iPod採用I...(恕刪)


你真是看不懂還是假看不懂啊?

兩種規格,都想要搶領導地位,哪個現在用最多,不就是贏了?

不然你一直再說的,是apple 先用USB介面?來說明一下吧!apple 是用什麼 USB?
問題是跟Apple有什麼關係?
他們兩者的用途並不相同啊
你拿者兩者比較好像在拿wifi比藍牙一樣有趣

太平洋沒加蓋 wrote:
不然你一直再說的,是apple 先用USB介面?來說明一下吧!apple 是用什麼 USB?...(恕刪)

Apple是最早捨棄舊有鍵盤和滑鼠連接器,全面改用USB滑鼠和鍵盤的電腦廠商
請參考一代iMac

C'est La Vie! 法文「這就是人生啊!」
jobs很強
強在對市場脈動的精準度
要說JOBS創新了什麼東西
還不如說jobs厲害的地方是他能在最好的時間點吧東西整合起來推出

很多東西並不是apple所率先創造出來
只是jobs有那個能力知道在那個當下什麼東西整合在一起時可以走進市場


就像apple抓準了3g的發展時間,所以它的app store紅了
但是apple 並不是第一個使用app store這個概念的公司
只不過jobs抓得準3g應用的時間點,所以apple的app store成功了

apple 也不是第一個推出tablet的公司
只不過jobs能抓準市場可以接受的時間點
所以ipad成功了

JOBS對時間的掌控無人能出其右
真正的創新概念
未必都來自jobs或apple
台灣人,貪財怕死要面子;凡事都要爭面子,說到會死人,面子可以不要,聽到有錢賺,命都可以不要...

sickfoot wrote:
Apple率先啟用光碟、USB或多點觸控,確實不算什麼突破
不過只是證明Apple比別人更有眼光,較早發覺這些技術的演進和潛力罷了
花錢也沒什麼了不起,微軟、Noka等....那時都比Apple有錢多了,更是很早就進入smart phone市場
沒先採用多點觸控的技術,只好為他們感嘆吧!...(恕刪)


請解釋一下吧!!Apple率先啟用光碟、USB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