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y5200yabe wrote:
想當年我們進公司這些老屁股
也是幹雜事做助理慢慢上來
同時也培養自己的能力
以前也是責任制 一天十小時很常見 加班很常見
領的起薪也是非常少 當然物價不同是真的
同樣的壓力與工作時間
做同樣的事情
以前我們都能承擔 工作之餘還可以進修
現在的草莓就直接閃人不幹 更多人回家肯老
這就是競爭力?
開口閉口競爭力,你懂競爭力嗎?
競爭力:一種讓你能在社會上競爭的優越力,不見得侷限在某種東西上,可能是能力,可能是學歷,也可能是學習力和創造力。
你要說沒有競爭力之前,先想想看這些競爭力是不是被社會制度和公司中食古不化的老人扼殺掉了。
今天交一個報告,一直被打槍,打槍的理由是上面的認為不行,問題在誰?
當然可能是小菜鳥寫的亂七八糟,但個人碰過最常見的狀況是上面的腦子還在30年前,對新的觀念想法及價值觀無法接受所造成的。
你要講以前社會怎樣怎樣之前,先對比現在和以前。
以前多少錢可以買房?現在呢?
以前工作是為了養家,現在呢?
以前人平均幾歲結婚?現在呢?老實說我連女朋友都不敢交,浪費時間之餘搞不好還要多一筆開支(陪吃飯陪逛街照顧對方的感受都要錢)。
社會早就變了,現在是個人至上主義,這點不管在哪國都一樣,日本的飛特族、啃老族、繭居族比例比台灣更多,美國也是,台灣怕什麼?
講不好聽點,現在社會經濟景氣這麼差是誰搞出來的?七年級生嗎?
在講七年級生之前,怎麼不先想想是不是當年的4~6年級生在那坐領高薪打混不思上進,導致台灣大環境沒被開創?人在一個對未來絕望的社會裡面,你還期望他能奉獻心力在工作上,那是不可能的。
Roger Shih wrote:
其實我也面試過很多七年級生,有的很驕傲,有的態度也很好,但比例的確是難以令人滿意,而且一般有高估自己身價之嫌。
這中間我有點意外,因為我自己找工作開出的薪資,竟會比很多七年級生還低,是我低估了自己價值嗎?
另,別說 22k 沒人要幹,其實我就幹過保全,很一般的那種,每天十二小時,月休四天,時薪絕對比勞委會規定的還低。
我幹了,當然,會去幹保全其實是有隱衷的就是,還好過去了。
一天?兩天?三天就離職,我是不覺得真能看清楚一家公司如何。
時代不同,環境不同,但該有的態度,卻是從古至今不太容易改變的,共勉。
不是高估,是以市價而沽。以前比的是學歷,現在比的是學習力+創意。
老人家都有個很爛的觀念,就是當自己估的比較保守,就會認為年輕人很敢開口很貪婪。
是的,年輕人沒有經驗,那為什麼去香港給人請人家月薪給10萬,台灣人卻只願意給2萬5還覺得高估?Where is the problem?
Mr. Eason wrote:
其實是社會經濟結構變了啦~!
這我前面早說了,一堆老人一直提當年勇,我也不知道他們在勇什麼。
弄得好像為公司奉獻無料加班是榮譽,下班不回家留下來是種好態度一樣。
工作跟興趣不合幾天就閃就被講草莓,其實菜鳥也很無辜。
yuan0812 wrote:
在下前一份工作也是在日商公司
是不是正式社員真的差很多 而且不是你在公司待越久職位就越高
辛苦了,日商真的是很兩極,特別是那種日皮台骨的更糟...
我以前也面試過日商,拘謹的要命不說,對你的學經歷東挑西揀的程度簡直要讓人抓狂,不過日籍面試官的態度卻時比台籍的好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