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建議是方案1
老人的問題除了孝養以外,心理層面的問題更需要仔細的注意。甚至全方位的考慮更有必要。
1.便當這種飲食的內容,是否適合老人的身體?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甚至是腎代謝功能的飲食,一般的便當,真的不適合。上了年紀的人,常常會一天少量數餐,吃不完忘了冷藏,很容易變質。老人的味覺嗅覺功能退化,這種無人陪伴的飲食,很危險。
2.老戰友多,這是一個絕對的好處。智力的退化,可以因為朋友間共同經驗的閒談,讓長者不會有隔離感,加上遠程記憶的清晰,可以幫助近程記憶的訓練。
3.安全上,有多人的照護,真的比花大錢改裝輔助設備讓長者半獨居來的好很多。
4.強烈建議您每天去看看父親,當做自己慢跑後的散步調整呼吸。其實每天有家屬探望的老人,精氣神真的會比較高峰,您父親會受到其他人羨慕的眼光,甚至口語表達的羨慕。這種長期自信與安慰的心靈層面,對各種老人疾病的紓緩有很大的效果,經驗上,甚至在離世的時刻非常的安詳。
每個家裡的老人問題都不同,您的情況,其實讓很多人羨慕,我真心建議您採取第2方案。讓老爸爸開心,也讓您放心。請記得每天去看看老爸爸,特別是風雨來的時候,去看爸爸,那感覺會更溫馨的難以形容。
99070109 wrote:
為什麼我會這樣問呢 ...(恕刪)
每個人家庭環境不同
父母個性不同
父母老了之後健康狀態不同
其實很難用此界定將來會怎麼做
我之前也是那種覺得把父母送進養老院
應該也沒關係
養老院有專業照顧,總比在家沒人照顧好
不過當有一天,我去醫院開小型手術
一個老人家和我在同一時間開刀
出來後,護士告訴他說「和養老人院的人說看藥袋上面的說明」
我突然覺得很心酸
為何不是和您的孩子說,而是跟養老院的人說
從那天起,我就決定不會把自己父母送進養老院
另外不少網友提起老人和小孩不同
其實那是不對的
小孩若出生有先天性疾病
需要照顧的時間,絕對不亞於老人家
不應該拿一個健康的小孩和一個重病的老人家比
老人家若是健康
其實需要我們照顧的時間也不會這麼多
要做比較,不能用不同標準
每個人對於父母的責任心和健康狀態都有一定評斷
所以無論送與不送,我覺得和孝心無關
真的花時間關心父母,比送不送養老院更重要
哈囉!你好嗎?衷心感謝!珍重再見!期待再相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