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每天至少有4個以上的路口要等一分鐘以上
就算一天只省2分鐘,一個月不也等於讓車子在那兒少噗上一小時?
等到剩3-5秒時再發動,雖然有人說發動時油耗是正常行車的10倍以上
但也不就是說只要熄火10秒以上就划算了?更別說有人進超商買東西也把機車讓它發動著...
至於造成零件損壞,我想現在的車子也不像古時候那麼爛
我從新車開超過10年的車子也沒起動部份的問題
如果這樣,那hybrid的車一路上都隨你停車起步加速而熄火起動,那不是壞得更快?
btw,有些古時留下來的觀念如今都有更正的必要
例如:古:東西沒放冷不要於進冰箱,今:稍放涼就可以放進去了,原因:古時的壓縮機馬達長時間運轉易掛掉,所以熱東西一放進去易燒掉馬達,現在的沒那麼弱機,反而是食物在外面放太久易壞,so...
例如:古:電燈點亮時最耗電(沒錯,點亮時的浪湧電流較大),所以燈不要開開關關,今:浪湧電流雖大,但也不過是正常值的數倍,所以離開房間時間超過10秒以上就該關燈...,
其實這和車車熄火是一樣的事...
KrisC wrote:
搞汽機車紅燈熄火這沒必要,引擎啟動的瞬間所消耗的電能及油耗都比高,而且容易造成車體零配件的損壞,
sanjuro wrote:
你推廣腳踏車的立義是很好...(恕刪)
敝人深信,就算腳踏車專用道建好,還是無法有效提高全民騎腳踏車的普及率,因為主要還是跟民風有關
腳踏車在都市叢林裡的確有某種程度的騎乘危險性
也因各縣市也著不同的情況,我不是專家學者,我也很難試想各種情形
我也只能依照自己觀察經驗發表自己的言論
台灣人體能上偏懶,這是根據我周圍所經驗過的同事與朋友所下的結論
結論樣本不夠大,但這不是要發表論文.科學實驗,應該不至於要這麼嚴謹,畢竟這只是個人論述
至於因為結論上扯到台灣人,大家也不用自己是台灣人的一份子就對號入座,針對這句話做表述
這跟郭台銘那個主題一樣,只因為他說全天下男人XXX,因為自己也是男的就開始反擊他不該拖人下水
為何我會結論我週遭的朋友.同事體能上偏懶,因為從他們的休閒活動就可以略知一二(放假不外乎睡覺就是吃美食)
再來他們家的距離都比我近,而且大家同事這麼久了,當然也知道他們上班的路線
原則上沒什麼重大危險性,諸如砂石車這些大問題,所以剩下的只是為與不為的問題
所以就回到我以"懶"作為結論的論述上,因為騎腳踏車真的要比較早起床,因為大家寧可晚一點起來,多睡一回
甚至同事中有人離公司才500m,竟也天天開車,雖然他家有錢想怎花是他的事
但是站在環保,保護地球環境的出發點上,是否諸如這種人應該可以走路上班即可
因為紅燈熄火這議題,其實出發點是美其名環保,但是敝人認為要做環保的方式真的很多,不一定要實施這種規定
例如也不一定要騎腳踏車,其實走路,多搭乘公眾交通工具都是很好的辦法
那回到最初始的,為何就算腳踏車專用道建好,還是無法有效提高全民騎腳踏車外出的意願
我引用我東部朋友的例子,他們家附近有條規畫很棒很漂亮的腳踏車專用道
但是都是哪些人在騎?不就不外乎都是觀光客嘛!當地人有幾個人會去專程騎的?
會啦!頂多是黃昏吃飽飯家長帶小朋友出來偶而晃晃順便騎一下下單車而已
同樣的,各縣市若建好腳踏車專用道,會帶動一些想騎車的民眾,但是比例上還是無法有效提升
因為體能上.心態上偏懶的人,一樣不會去天天騎,因為他寧可開車坐得舒舒服服的
☆星空☆ wrote:
敝人深信,就算腳踏車...(恕刪)
如果什麼事都歸咎於民風,那就無解了,你可以每天罵人懶
但騎車上班的人還是不會增加一個人
只是徒增你的一種優越感,但事實上對環保沒有半點幫助
說不定有人因為你每天罵,反而增加了一般人對單車族的度爛,就像你現在正在做的事
但是如果從"如何改善環境,來讓騎單車上班是一件快樂的事?"這個角度來想的話
能作的事情就很多.大家也可以集思廣義,但你一開始就把問題說死,那還有的談嗎?
在台北市,我本來就會這麼作,只要白天六十秒左右的紅燈,我就會熄火
(晚上我不想因為熄火沒燈被後車撞)
但我不會拿這件事跟同事嘴炮
因為我知道若是要大家都這麼作
需要有環境的配合
然後才能形成一種氣紛來影響眾人
如果每天我只是拿這件事在罵同事不懂環保
不但沒有用,而且還會反效果
環保是一種對自然的醒思,但不是一種優越心態,覺得我這樣作,所以我了不起,你沒這樣作,所以你就是懶
那對推廣環保沒有半點幫助
推行環保有三種作法:
第一是 利用一些公共政策,或配套措施,讓作環保能變的方便一些,再經過時間,慢慢形成生活習慣.
這是最難而且最慢的方法,還需要大官的開竅,但卻是唯一跟本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二是 用罰單,和警察來開單告發
這會很快,而且不太用大腦,只要一聲令下就好了,但會引起民怨
而且沒有警察的地方就沒人會把環保當回事
第三是 什麼都不作,歸咎於民風就行了
這就更簡單了,可惜對事實沒有幫助
與其光會講人懶,不如多發一些像這樣的文
http://www.mobile01.com/newsdetail.php?id=3224
讓人至少會想去試試,休閒騎起
再慢慢到上班會騎,不是很好?
關閉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