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6。今年第一次出國去日本~ 因為先前以存錢為主, 存到一定金額後才想說出國看看,體驗搭飛機的感覺,哈哈哈。幾歲出國沒差吧,重要的是這趟出去帶給你什麼樣的感受,你得到什麼?國際觀對我來說是個廣闊永無止境的東西,一個國家的歷史,一個民族的文化,這個地區正處在世界何種位置,社會型態又是如何變動,那是光靠旅遊,短期居住也無法立刻瞭解的事,雖然好多地方沒去過,可是透過網路上的資訊可以讓你開眼界。去看薩爾瓦多的生活日記,嫁到希臘的故事,奇妙的貝里斯,派駐南非體驗,柬埔寨大驚奇等等,感謝許多人分享在不同國度的生活體驗,更有許多論壇分享著各地留學經驗,很好玩的。我想,只要有顆包容開闊好奇的心,應該就踏出了第一步吧。
我26歲才第一次出國,把學貸還完跟存了點錢才出去的。用自己的錢出國才會節制,這並不是說啥都不用不買不玩,而是節制自己"不要無謂的花費"。常看到很多人遊記買了一堆小東西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到,只是當下失心瘋想買個紀念結果越買越多,回台灣還不是堆角落或是丟掉。25歲前出國,不是靠爹娘長輩資助就是自己打工的吧?(如果出社會較早就是靠自己)靠自己工作打工的很OK,不過託爹娘的福出國多次的,基本上沒有啥立場去講別人沒出過國什麼的。常在一些咖啡館聽到旁邊桌的小朋友(應該是高中還是大學),在說暑假寒假春假去哪國玩了去哪國遊學了,如果同桌有個沒出過國的還會被說:「蛤?你沒出過國嗎?」小鬼你們是在蛤尛?不是每個家庭都很有錢的好嗎。不過看看現在小朋友動不動一年出國五、六次真的很恐怖,你們爹娘到底在做啥事業這麼好賺?
newtoeic wrote:每年出國好幾次,我住...(恕刪) 如果是到其他國家當外勞 我當然沒什麼意見但沒有一定的資金要怎麼來回 怎麼吃住有錢當然就可以趴趴走 為了工作而出國 那不就像之前的澳洲打工頭腦不好 當然就代表專業知識不夠啊 頂多只能做服務業有一句話 來來台大 去去美國 是喊假的啊 不然為什麼有人說出國念碩士的數量逐年下降 有一部分不是靠獎學金 不然是靠什麼 http://topic.cw.com.tw/cw520/pg5.aspx(台北市光復國小、建中、台大電機系畢業。五年內順利拿到全美排名前五的加州理工學院博士)這就是一個例子 多數人很難有這樣的頭腦 因此 都是在台灣賺好錢才出國的也可見知識的力量有讓人昇華到另一個層次
除了沒閒之外,更多人是沒錢,出國一次1個人至少也要個2、3萬,通常還要x2, x3, x4。出國走走看看,開開眼界是很不錯,但是跟國際觀實在扯不上關係。搞不好跟虛榮心還比較有關係一點。國際觀經典台詞「我明天又要飛了」。